2016年05月06日04:17 上海证券报

  教授,您的独立办公室在哪里?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真正的学术成果是长期积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做出来的,这个过程艰辛异常。我们整天都在讲学术上赶英超美,但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工作条件,是无法形成制度化保障,促进学术 “工业化”产出的,更遑论高水平的大成果!

  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对大学老师而言,是最起码的工作条件,但对国内大多数高校老师来讲,却是件十分奢侈的事。

  在欧美,无论哪一类职称的教授,都有个人办公室。复旦大学孙嘉明老师将国外教授“办公室文化”概括为自由空间、个性点缀、幽默张贴、门户开放、去等级化五个方面。教授办公室是教授个人的文化背景、修养、习性等个性化的载体,它自由、安静、方便,更为重要的是,它孕育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办公室文化”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学精神。

  笔者曾去我国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访学,经济系所在的科技管理学院有一幢独立大楼(台积馆)。除了教室,就是教师办公室和研究生自修室了。每个教授将自己办公室打扮成独具个性的私人空间。负责海外联络的黄老师,对佛学很有造诣,他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观音画像,桌子上也摆着各种佛像造型,别有一番情趣。在办公室,他除了交流学术,佛学也常常成为讨论的话题。哪怕是短期访学的老师,在到校的那一天,就会拿到一间独立办公室的钥匙。在台湾的那段日子里,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我就从清华会馆步行穿过安葬梅贻琦老校长的梅园来到办公室,生活很有规律,也很踏实。台积馆很安静,写作效率很高。四楼有茶水间,提供微波炉、咖啡机等,一楼有小卖部,中午可以吃饭,生活也极方便。

  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很大,办公条件已大大改善。一些名牌大学已拥有十分优良的办公条件,基本能保证教授一人一间办公室。但是,不少大学在“标志性”建筑方面投入过多,对教师办公室建设仍重视不够,远不能满足需要。就我所知,大部分高校教师办公条件都实行“通铺制”:一个教研室提供一间大办公室,里面放几张大桌子和铁皮柜。教研室的老师上课时就到办公室稍事休息,没课时基本上都空着,桌上、凳上积满厚厚灰尘。好一点的情况,两三个教授共用一间办公室。我曾见过某学院三个资深教授共用一间办公室,其中一位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一位是从一所985高校引进的年长的博士生导师,还有一位是刚卸任的副院长。所以,校园里常见的大学老师的“标配”是:背个松松垮垮的背包,提溜一个水壶,上课前从家赶到教室,下课就走人。如果要见学生,往往在食堂饭桌上,辅导学生、讨论问题。天气好的时候,也会遇见老师与学生一起坐在草坪上、或湖边石凳上谈话——你不要以为这很有情调,对有的老师而言,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

  都说大学老师就像个体户,学校像个合作社。如果将学术研究视作生产过程,那么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就是科研成果的生产车间。国外的大学就像一个个提供标准厂房的巨型工厂,而国内大学的学术研究环境充其量只能说是家庭手工作坊。因为大部分学校无法提供较好的办公场所,老师们上完课就只能往家里跑,备课写文章大多在家,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当然,更谈不上什么“办公室文化”和大学精神!

  如果说教授是因为资历原因,学校给他们配备一人一间的办公室,那么博士刚毕业的青椒(高校青年教师),因为面临职称晋升、教学科研、赚钱养家等多重压力,更需要有良好条件,以便让他们有更好的持续产出。因为老师们工作时,需要回避非良性互动和过度的被动交往,这样才能专心研究。独立办公室这一自由的私人空间则满足了这一要求。而类似于商业办公室或机关部门许多工作人员共用一个大面积办公室,用低矮的墙板隔开的集群“办公室”,绝不适用于大学教师!

  或许有行政主管会说,你就一个教学型大学,科研气氛不浓,给了老师办公室,房门也是关着,反而浪费资源。问题是,一个大学里总有那么几个视学术为生命的教授,他们做研究不为评职称,而是一种自觉行为。如果给他们提供好的办公场所,他们每天来学校,不说孕育“办公室文化”或大学精神,也不说形成校园里一道美丽风景,至少,对年轻人就起了很重要的标杆作用,并慢慢形成一种氛围。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真正的学术成果是长期积累、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做出来的,这个过程艰辛异常。我们整天都在讲学术上赶英超美,但如果没有一个基本的工作条件,是无法形成制度化保障,促进学术 “工业化”产出的,更遑论高水平的大成果!或许有人觉得“工业化”这个词不太恰当,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从来都是天马行空自由创造出来的,它通常是零星的、可遇不可求的,不是标准化工业流程制造出来的。诚然,学术创造需要山高水长的创作自由和空间,但一个标准化工作场所并不妨碍学术自由,相反,它一定是学术成果系统性、持续性产出的必然条件。

  (作者系浙江财经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