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02日02:00 综合

  国际金融报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尾声临近,一批退市风险股纷纷涌了出来,这可能与监管加强有关。不过令人关注的是,一批投资者加入到炒作面临退市公司风险股票的博傻队伍之中,其中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随着沪深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尾声的临近,越来越多业绩并不理想的企业不得不交出“成绩单”。《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数据发现,从4月25日始至记者4月28日发稿,就有包括东晶电子、珠江控股、南华生物、ST宏盛、中航黑豹、星湖科技、商业城、金瑞科技、蓝丰生化、合金投资、金谷源吉恩镍业、恒立实业、大橡塑共1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的警告。其中吉恩镍业第三次发布退市提示性公告。

  除了“披星”与“戴帽”,也有许多企业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告。据Wind资讯不完全统计,上述时间段内共有*ST中富、*ST沪科\*ST金路\*ST成城、*ST水井、\*ST建机6家上市公司发布申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

  为何在年报披露的后期,这些对投资者而言的“坏消息”纷涌而至?长期以来,中国的退市制度被大家戏称“退市难,保壳易,重组多”,退市制度究竟如何发挥出更好效用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亏损+监管逼退市

  4月27日晚间,恒立实业发布2015年年报,报告期内,恒立实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6.94万元,同比下降9.42%;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681.57万元,同比亏损增长28.07%。自4月29日开市起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恒立实业”变更为“\*ST恒立”。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规定,公司股票将于4月28日停牌一天,自4月29日复牌后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

  根据公告,报告期亏损的主要原因为恒立实业本部及子公司上海恒安生产基地搬迁后订单减少、销量下降,管理费用增加。此外,恒立实业还提示,除上述退市风险外,恒立实业目前尚存在行业发展放缓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和价格下降的风险、主要客户集中和对大客户依赖的风险、人员风险、技术风险、房地产项目风险及其他风险等。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恒立实业可谓命途多舛:上市19年经历4次易主、5次重组失利、2次卖壳。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扎推出现发布退市风险警告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市场深积了很多‘垃圾股’,监管部门近段时间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更加严格。此前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报表的操作来规避退市的风险。但退市博元做假账的违法行为有了标杆作用,对一些上市公司有威慑性,这使得很多‘垃圾股’不敢这样效仿。”

  “不过主要还是经营不善,包括市场环境,进出口比较困难,大幅度萎缩,贸易额下降。产能过剩,对于传统的制造业冲击很大。”董登新补充说。

  在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看来,这是一种对投资者负责的表现。“由于证券交易所的严格监管,面临退市风险的公司股票对于投资人风险很大。因此监管部门要求他们发出提示,这是对投资者负责。”奚君羊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强调。

  除了经济下行,财务状况不好的原因,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严弘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这还与2014年实施退市新政严格有关。现在正值2015年年报的披露期,因此也会出现一些相关的反应。”

  但是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在“披星”后随着财务状况的好转,申请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告。

  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些公司发布退市风险提示的时候,也有一些公司脱离了退市的苦海。

  *ST金路4月27日晚间公告称,*ST金路提交的关于撤销股票交易退市风险警示申请已获深交所核准同意,按照有关规定,*ST金路股票将于4月28日停牌一天,4月29日开市起恢复交易并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金路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股票交易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

  公告显示,根据审计报告,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6.20亿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总资产15.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5.81万元。

  上市公司什么情况下能申请摘帽?

  奚君羊指出,“第一,上市公司本身业绩不太稳定,业绩波动,有可能通过战略定位,经营状况的改善,方针的推行,管理层的决策等一系列原因,使得经营业绩转好,实现摘帽。第二就是上市公司偶然因素的影响,一旦市场有好的消息就会使得业绩变好。第三就是通过重组,把不良资产剥离,母公司将好的资产注入。”

  “一些被披星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往往要好于大盘,这也说明壳资源比较紧俏。一些希望上市的企业就紧盯这些ST企业。也许会同这些ST企业接触,通过实质性的资产注入和实际控制人的变更来实现摘星。”严弘向记者指出。

  董登新表示,“人为操纵报表也可能使得上市公司不退市。第一种就是政府退税,财政补贴。第二种就是利润操作,将去年的亏损做得比较多。”

  “ST专业户现象”

  正如严弘所言,被披星的上市公司股票收益往往好于大盘,因此在A股市场有很多投资者就是紧盯这些上市公司。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ST新梅最新出台的一季报就发现了“ST专业户”陈庆桃的名字。

  根据*ST新梅一季报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陈庆桃以约1318万股的持股量成为排在兴盛实业和“开南帮”之后的单一持股股东,其在今年一季度完成建仓。以陈庆桃曾“狩猎”长油、博元等退市风险股的一贯风格来看,*ST新梅成为其最新“猎物”并不令人意外。由于*ST新梅自3月18日发布年报之日起即告停牌,且随后被暂停上市,这也意味着陈庆桃的持股已被锁死,其蹲守公司押注恢复上市的意图十分明显。

  对此,奚君羊分析,“就这种现象本身来说,首先是投资者者没有认识到退市严重性。通常来说,一旦公司宣布可能退市,其股价就会比较低,有些投资者此时通过搏杀,大量买进,由于股市上升有惯性,他们往往相信自己不是最后一一个接棒者。其次赌博退市可能出现的变化,比如延后一年退市,这样股票又有操作的空间。第三是认为退市公司对于重新上市流程比较清楚,重新上市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上市,就可能会连续涨停。以一两年的时间为赌注,对一些投资者来说很划算。总而言之,就一个‘赌’字,是一种纯粹的搏杀投机行为。”

  “股票投资靠搏杀,不是炒股的持久获利方式。结果往往是亏损比收益多,不能靠一两次的偶然,蒙蔽这种风险。这样损失就是必然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上市公司短期内收益不一定很高,但是有了业绩的支持,长期来说还是持续向上的。巴菲特就是这样。”奚君羊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创智5决定提出重新上市申请。据悉创智5全名“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退市前为A股软件行业公司\*ST创智,2013年沦为退市新政后的首批退市公司之一。若最终获批,公司将成为自2012年重新上市制度设立以来,首家在A股退市后实现重新上市的公司。

  建立机制规范发展

  无论是发出退市风险警告,还是撤销退市风险警告,绕不开退市制度本身。市场上“死而不僵”的公司并不少见。

  董登新表示,这些“垃圾股”不能退市跟IPO机制有关,“IPO行政审批时间比较长,上市节奏慢,往往容易造成这些‘垃圾股’死而不僵。如果注册制推行,IPO的效率会提高,企业上市成本下降,排队时间减少,大家不再去买壳,‘垃圾股’没有生存空间,就会容易退市。”

  奚君羊则表示:“退市关键就是要实现真正退市,让那些业绩持续下降的上市公司彻底消失。最近沪深两大交易所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执行得也比较强硬。同时,还要防范有些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这种利润管理的方式,来规避退市。”

  “2014年出台最严退市办法之后,其中有十几家企业都比较危险,但是最后只有博元一家退市。这说明面临退市,上市公司还有很多其他的出路。比如万福生科,是一家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创业板禁止借壳上市,但是它通过债转股方式实现了实际控制人变更,最终化解危机。类似的‘后门’很多,这往往让面临退市的企业化险为夷。”严弘解析出化解退市风险诸多绝招。

  “但对投资人而言,往往不清楚最后结果。在信息事先披露机制不健全,同时还有可能存在暗箱操作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似乎最后能够实现好收益,但博元案说明,投资人一不小心,还是容易受到损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无法追诉。因此,更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投资人渠道。”严弘强调。

  严弘认为,一些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其高管要被追责。“我们要形成一种机制,让上市企业的高管从投资人的利益出发,建立预防机制,避免事后的问责。如果事后问责的制度不全,违法违纪成本很低,那么预防机制难以建立。”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