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9日04:55 证券时报

  对于全球化战略,安邦保险有着不落后任何国内企业的热诚和积极性,最为明显就是其一年多以来的持续海外“买买买”:从华尔道夫酒店到参与对喜达屋集团的竞购,安邦保险从不掩饰它在构建跨国金融集团的上的战略意图。

  不过,安邦保险如何整合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海外公司,特别在制度、文化和战略上如何进行协调,以实现收购的协同效应?在这方面,韩国东洋人寿是一个较好的观察样本。

  在被收购一年时间里,东洋人寿引入安邦保险的集团文化,在制度上强调以绩效为中心,在渠道上落子移动互联,同时明确要借助安邦保险的全球网络、将资产管理能力打造成公司的代表性竞争力,企业在去年实现较大幅度业绩增长。

  营业收入增长10.8%

  与国内保险业动辄两位数的保费增幅不同,韩国保险业由于保险密度和深度都远高于我国,且受到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韩国保险公司很难实现双位数业绩增速。可以作为参考的是数据,韩国2015年的GDP增幅为2.6%,较前年下滑0.7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东洋人寿在2015年实现销售额4.70万亿韩元(约2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其中当期净利润1605亿韩元(约9亿元人民币);保费收入达4.23万亿韩元(约2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截至2015年底,东洋人寿总资产达22.62万亿韩元(约1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

  据介绍,在去年9月成为安邦保险集团成员之后,东洋人寿开始导入安邦保险的运作模型,实行“决策委员会制”和“执行事业部制”,同时结合东洋人寿的经营情况,公司调整配置组织架构,各大渠道均实现良好发展。东洋人寿表示,在今年一季度,东洋人寿完成公司既定目标的130%,四大渠道实现完成“开门红”,行业排名从2015年的第七上升至第六位。

  究其业绩增幅,银保渠道和法人代理渠道的扩张和深度挖掘是一个重要原因。据介绍,东洋人寿从去年以来积极开拓银行网点,银保业务规模领先韩国同业险企,保障型产品保费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1倍,创东洋开展银行业务以来的新记录,保障型产品业绩更是位于行业第一。同时,在法人代理渠道上,月新单、保障型产品、启动人数均创造东洋历史记录,特别是启动人数首次突破万人,保障型业绩完成目标的209%。

  截至2015年末,东洋人寿的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8.2%,同时公司宣布分红率进一步提高到40.1%,为韩国保险业的最高水平,使得公司股息率也达到5.2%(公布日数据)。

  聚焦资产管理业务

  在去年9月进入安邦保险集团体系后,和安邦保险集团进行从制度到战略的全面整合,成为东洋人寿管理层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工作重点除了文化上的全面融合外,还包括在制度上引入安邦保险的绩效理念、在渠道上深挖四大渠道与试水移动互联网,以及计划将资产管理能力培养成代表性竞争力。

  东洋人寿社长具汉书表示,东洋人寿面临着以低利率、低收益和低增长为代表的新常态时代,但也面临着在韩国市场获得领导地位的最好时机,东洋人寿将会把安邦保险的国际化战略与企业文化的优势积极融合在一起,打造一个全新的东洋人寿。

  在文化整合过程中,东洋人寿还引入安邦保险的以绩效为中心的企业文化,通过改进绩效奖励体系,替代以往平均分配为核心的绩效考核理念,同时,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上,东洋人寿以绩效为中心启用人才,通过制定相关制度、聘请国际化专业人才。

  在渠道上,东洋人寿为提升销售渠道的创新性,聘请了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做战略咨询,寻求专属渠道在规模效益上得到改进,并通过构建移动互联平台,开拓新的增长渠道。在移动互联方面,东洋人寿将积极推广安邦保险的过往经验,并结合韩国市场实现开拓创新,在2月份建移动互联专项组、专研移动互联的战略构思,为使移动互联平台成功上线,目前东洋人寿正在研发专属产品。

  具汉书表示,在持续低利率基调的状况下,东洋人寿将灵活利用安邦保险集团的全球网络,把资产管理能力培养成公司的代表性竞争,积极研究扩大海外投资。截至2015年底,东洋人寿的运用资金达19.16万亿韩元(约1054亿元人民币),实现增长10.6%,实现管理资产收益率4.3%。(曾炎鑫)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