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7日06:37 第一财经日报

  TTIP谈判: 美欧约不约?

  2016年成TTIP谈判最后机会,但美欧双方的机会窗口越来越小

  冯迪凡

  [奥巴马在访问德国时对默克尔表示,不认为能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协定,但希望能在他2017年1月总统任期结束前至少就协定内容达成一致,以便提交美国国会审议。]

  TTIP或许难以成为“第二个TPP”写入奥巴马的政绩簿。

  并不能指责美欧双方团队在进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时缺乏工作动力,只是恐怕它们忙碌一通后收获无几。

  在最近这些日子里,你几乎很难在日内瓦看到美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大使鹏克(MichaelPunke),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布鲁塞尔了。

  事实是,考虑到美欧双方的政治机会窗口都正在逐渐缩小,2016年的确是谈成TTIP的最后机会;然而双方在包括政府采购、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方面的看法却又彻底不同,僵持状态消磨双方政治精英的耐心。

  当地时间4月25日,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一个论坛上评价美方团队“到目前为止,激情活力都只停留在嘴上”。

  据《第一财经日报》从多方了解,目前亦有TTIP可以使用“简约版模式”或“欧盟-加拿大模式”的建议。然而,借用WTO前总干事拉米的话来讲,“如实现较低水平的监管融合,将导致消费者协会/联盟成为政治上的反对者;如美欧可以达成在消费者保护方面更高标准,这将直接提高境内成本。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不会看到谈判能迅速结束。”

  欧盟的反击

  4月25~29日,美欧谈判团队再次在纽约碰头,开启第13轮TTIP谈判;同期奥巴马访问德国,希望以此助推谈判成功。

  鹏克也是美国贸易办公室(USTR)副代表,在TTIP谈判中,他代贸易办公室代表弗洛曼(Froman)在欧洲掌控全局。

  当然双方领导人都认为应当在2016年结束谈判,鹏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奥巴马总统这次访问(24日开始)肯定是向欧洲最高层发出上述信息的最好机会,不过我不认为双方期待着在未来2周(即本轮谈判中)能够达成交易。”

  在访问德国期间,奥巴马表示:“现在是完成TTIP(谈判)的时候了。美国已经准备好了在今年达成一个雄心勃勃、全面且高标准的协议。”

  欧洲人对这种态度嗤之以鼻。实际上TTIP谈判从2013年就开始了,中间由于美国谈判团队一度将重心放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上,TTIP并没有被当作奥巴马政府的重点。

  在欧洲有一种观点,即如果TPP这样低程度的监管融合贸易谈判都需要谈5年,如何期待TTIP这样高质量的监管融合谈判能在3年左右就结束呢?

  因而当包括美国国务卿克里都反复强调希望在2016年结束TTIP谈判,且不会降低任何一方的监管标准时,欧盟方面更加狐疑,生怕最终同美国人谈成一个低水平的交易。

  此前在一次采访中,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唐伟康(KurtTONG)也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国不对国际贸易谈判提出预设的谈判结束期限,因为这会导致谈判双方产生不良预期。

  在多重疑虑之下,欧盟方面决定在第13轮谈判展开之前开始反击。在上周末(23~24日),德法联手发出声明,向美国提出新的要价。具体而言,此次欧方希望美国可以接受欧洲风格的食物地理标识,在政府采购以及服务市场有所突破,在一系列行业领域可以达成监管融合。

  欧盟进一步希望,可以在TTIP中增加能源章节,同时接受欧盟最新的投资法庭体系。

  无处腾挪的美国

  由于其涉及高质量的监管融合,一旦达成TTIP,将直接改变世界贸易规则、产业行业标准,并对新兴贸易大国造成挑战。美国奥巴马政府亦强烈希望能将TTIP作为自己的欧洲外交遗产。

  然而现实是,目前欧美双方都不存在着更大的让步空间。在上述德法提出的包括食品地理标识、政府采购等方面的要价中,欧美对于最终结果的设想,至少在目前是南辕北辙的。

  此前欧盟已经做出努力,在上一次出价中,表示可以将多达8000个项目,总共97%的美国商品征税降至零,以敦促美国对欧洲企业开放其政府采购系统,并修改其“买美国货(BuyAmerican)”法案。

  欧洲在这场要价中明显受挫。实际上欧方也没有期待买美国货法案能被废除,尤其是正当选举年,不过欧方希望美国可以同意创建豁免条款。

  美方显然并不这么看。美国贸易办公室代表弗洛曼反击道:“欧洲企业在美国公共采购市场方面的准入是美国企业在欧洲的两倍,这是在剔除了‘买美国货’法案以及其他限制之后算出来的结果。”

  在欧洲备受争议的“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ISDS)”机制方面,美方对于欧洲所提出的意在取代ISDS的“投资法庭体系”提议也并不那么热情。

  鹏克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美国曾经进行了大量的辩证讨论,最后设计了目前的ISDS机制,也是最先进的ISDS机制,TPP中使用的就是该ISDS机制,针对欧盟所提出的国际投资法庭体系,“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定是否他们提出的解决方式是最佳的”。

  为了解决目前僵持不下的局面,业界有人提出可以先达成一个TTIP简约版本,即在TTIP中避谈政府采购等章节,仅仅在达成共识的领域集结文本。欧美双方的谈判代表在公开场合否定了这种TTIP简约版的可能性。

  另一种选择是加拿大模式,即遵从欧盟同加拿大近期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模式:尽管双边谈判在2014年就结束了,但双方使用了一个“法律审议阶段”,来继续对该自由贸易协定进行一些隐性修改。

  政治窗口期正在消失

  奥巴马在访问德国时对默克尔表示,不认为能在今年年底前批准协定,但希望能在他2017年1月总统任期结束前至少就协定内容达成一致,以便提交美国国会审议。

  针对美国国内对TTIP的批评之声,奥巴马表示在美国国内初选结束之后,可能情况会好一点。

  而欧洲的政治精英并不认同美方谈判团队将美国国内大选视为阻碍谈判的理由。

  实际上按照政治窗口期的时间推算,如TTIP谈判不能在2016年结束,则极有可能被推迟2~3年,甚至彻底谈判破裂。正如上述官员所说,2017年不仅美国将面临政府更迭,同年法国、德国也将分别举行议会选举以及大选。

  包括TTIP在内的新贸易协定谈判也正面对越来越多的背离了WTO多边系统谈判的批评之声。

  不仅精英阶层对TTIP失望,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委托民调机构YouGov进行的最新调查显示,德美民众对TTIP的支持率暴跌:仅有17%的德国人认为TTIP是好事,美国是18%;而2014年时德国的支持率还是55%,美国为53%。

  TTIP描绘的理想场景是,组成一个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涵盖全球40%的经济产出和50%的贸易活动。根据欧盟估计,TTIP一旦生效,每年将分别给欧盟和美国创造1190亿欧元和950亿欧元产值。

  尽管设想美妙,TTIP谈判带有与生俱来的艰难基因。在历史上,美欧双方数次想要进一步加强大西洋两岸的贸易与投资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美欧双方试图在经合组织(OECD)框架下协商多边投资协定,也曾试图达成一些在工业领域的监管合作,然而均不了了之。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