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15:42 中国经营报

  走过两年牛市的债券市场,如今进入了多事之秋。

  一方面违约风险频繁“引爆”,另一方面,监管层开始严密监控债市杠杆水平。债市这次的风险真的大了!

  5万亿杠杆资金涌入债市,监管层已摸底半年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在经历了2015年下半年A股市场的异常波动之后,高达23.5万亿元之巨的银行理财资金通过场内场外加杠杆的方式不断流入债券市场,推高了债券市场整体的杠杆水平。

  海通证券的研究显示,在债市总杠杆资金水平上,在场内杠杆方面,当前银行间待购回债券余额达到3.4万亿元,交易所待购回债券余额接近1万亿元;在场外杠杆方面,银行资金委外比例不超过10%,按照23.5万亿元来看,理财委外资金不超过2万亿。若50%投向债市,那么作为债券场外杠杆的优先级资金或在1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债市的场内场外杠杆资金总量已达5.4万亿元左右。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一家大行资产管理部人士透露,从去年10月开始,银监会就开始对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委外资金的情况进行摸底。“摸底的内容包括委外资金的规模,杠杆率情况等等。不过,截至目前,也只是摸底,并未对于银行委外投资的行为出台限制措施。”

  部分地方的银监局也组织过当地的银行报送委外资金的规模和杠杆情况。“监管层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于这种情形的关切,希望各家银行做得不要太过分。但是监管层对于直接出台一些禁止的政策也比较谨慎,因为一旦忽然收紧政策,市场震动,有形成更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上述人士表示。

  目前,银行委外资金加杠杆的情形愈演愈烈。各家银行委外资金的杠杆率并不相同,整体而言,大行的杠杆率略低,小的银行的杠杆率略高。业内人士透露,有的杠杆率高达两倍甚至以上的水平。

  债市杠杆一旦处理不好,风险随时爆发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国内债券市场杠杆率已明显攀升,基金公司杠杆率的上升尤其值得警惕。债市如果像去年A股市场那样进入无序降杠杆的状态,对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带来不容忽视的冲击。

  徐高还指出,面对债市的高杠杆,监管者或迟或早会认识到其危害性,进而采取措施引导市场降杠杆。而如果调控不及时,未能有效释放其中的风险,那么无序的去杠杆也很可能发生。因此,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债市因为去杠杆而调整将是大概率事件,其分别只是去杠杆过程是温和而有序,还是剧烈而无序地进行。

  债市风险若爆发影响难以估量

  2016年以来,债市违约频频发生,也进一步放大杠杆债市的风险。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数据显示,目前主要债券品种中已有25只债券实质性违约,涉及16个发行人,其中2016年以来已有11只债券违约,违约速度明显加快。违约品种涵盖了超短融在内的所有债券品种,违约主体从民企扩散至央企,再到地方国企。

  海通证券研究显示,对存续债券按照债务负担、盈利性、短期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简单筛选的结果显示,风险较高的债券仍有近500只,总额近7000亿元。违约风险上升将引发质押率下调或质押资格丧失、估值风险上升、流动性下降,机构被迫解杠杆,虚胖的需求被打回原形,拥挤抛售下流动性风险和债市调整风险均将被进一步放大。

  徐高指出,在实体经济明显复苏,大量资金脱虚入实之时,债市高杠杆维持下去的难度越来越大。基金被迫进入快速去杠杆乃至无序去杠杆的可能性正在上升。那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带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冲击将远大于去年的股市异常波动。毕竟,股市融资量占整个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还不到5%。但是债市(尤其是银行间市场),却是全社会流动性的总源头。(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中金在线综合经济参考报、中国证券网、华尔街见闻)

  来源:中金在线微信公众号(cnfol-com)

  — END —

  中国经营报

  1985年1月5日创刊

  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商业财经报纸

  30年来与中国企业同步成长

  对话商业领袖 传播商业理想 服务商业人群

  中经自媒体微联盟覆盖

  财经、金融、招商、汽车、TMT、奢侈品、旅行、航空、房地产等多领域

  近200名一线资深记者

  第一时间发布有价值的行业资讯

  让我们与中国商业共同成长!

  微信:chinabusinessjournal

  微博:@中国经营报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