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04:00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二批自贸区周年考·广东篇

  编者按

  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获批一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自贸试验区一年来的发展令人瞩目。

  广东不仅是外贸大省,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地位不容忽视,更是泛珠三角地区合作的核心,还肩负着对接港澳的重任。正因这种多重的角色和定位,广东自贸区先天具备诸多优势。这一年来,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全球,尤其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和跨境金融等方面进步显著。

  一年时间,广东自贸区刚刚起步,很多改革试验仍要深化推进,有待提升的空间也不小,21世纪经济报道将继续关注和报道。

  本报记者 戴春晨 广州报道

  广东自贸办主任郑建荣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时表示,广东自贸区要对接先进发达国家的投资贸易准则,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构筑“制度的高地”,以吸引高端产业集聚。下一步,重点将围绕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以及培育高端化的产业展开。

  4月21日,第二批自贸区跨过一周岁的节点。作为第二批自贸区之一,过去一年,广东自贸区成效如何、未来怎么走?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了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郑建荣。广东自贸区分为南沙新区、前海蛇口和横琴新区三大片区,各自设管理委员会。在省级层面,广东自贸区对口省长朱小丹领衔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广东自贸区工作办公室承担。

  郑建荣表示,广东自贸区要对接先进发达国家的投资贸易准则,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构筑“制度的高地”,以吸引高端产业集聚,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他透露,广东自贸区正在研究向商务部上报对接港澳更加开放的举措,横琴的做法可以作为一种参考。下一步,重点将围绕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以及培育高端化的产业展开。

  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形成

  《21世纪》:广东自贸试验区的一个重要定位是“对接高标准的国际投资贸易准则”,如何理解这句话?

  郑建荣:广东自贸区的总体定位分为三个层次,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全球。面向全球就是要对接发达国家的投资贸易准则,建设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通过制度创新来吸引高端产业集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2015年,围绕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共出台18份配套文件,省和市相关部门出台30多份配套文件,涵盖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航运、金融、财税、人才、知识产权、文化等重点领域。初步搭建以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的投资准入管理体制,以智能化通关体系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监管模式,以促进跨境投资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为重点的国际法律服务机制,以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为重点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政务服务体系,制度创新框架基本形成。

  《21世纪》:怎么看“制度创新”和“经济增长”这两者的关系?

  郑建荣:两者并不矛盾。制度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培育产业,但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应是高标准的规则,产业是高端化的产业,要以高标准的规则推动高端化的产业集聚。高端产业集聚,必将带动广东自贸区和珠三角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种联动效应。

  因而,广东自贸区要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强化国际贸易航运金融功能集成,推动高端产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建设,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广东自贸区要做的不是“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的高地”,不能靠税收优惠、补贴吸引企业。像一些跨国公司过来投资贸易,并不是很看重税收优惠有多少、政府有没有补贴,而是看重好的营商环境,看重贸易便利化,看重货物流转有多便捷。

  八成以上目标明显收效

  《21世纪》:《广东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对三个片区做了功能定位的区分,前海蛇口片区是金融业对外开放示范窗口、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等;南沙要做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枢纽,发展航运物流和航运金融;横琴则是发展特色的商务金融和休闲旅游产业。从过去一年的资本投放、产业集聚来看,这三大片区的产业布局有没有按照既定的定位发展?怎么评价三大片区的发展成就?

  郑建荣:从产业集聚的情况来看,广东自贸区的三大片区正朝着总体方案的定位顺利推进,实施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如果按照各项细化的目标来说,80%以上都取得明显成效,其余的工作都在稳步推进过程中。

  不过,改革需要经历不断深化的过程。例如,4月21日广东自贸区要推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本,去年6月份的1.0版本,边检、海事、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在一个平台上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协同效应。2.0版本将更加强调实质性的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海关、边检本身的流程正在优化,“单一窗口”将这些部门串起来,整个通关便利化程度也将大大提高。

  一年的产业培育,也证明了当初我们对三大片区的产业定位是正确的。前海现在集聚了两万多家金融企业,各类金融形态形成了集聚效应;南沙新增了1100多家行业物流企业,相当于历史上的总和;而横琴已经围绕着旅游休闲、娱乐、文化引进了一批百亿级别的项目。

  不过,也不能对三大片区的产业布局给予绝对的划分,而应注重产业上的侧重。

  研究对接港澳更开放举措

  《21世纪》:对接港澳是国家赋予广东自贸区的一大功能。四大自贸区实行统一的外资负面清单,但由于“CEPA补充协议十一”的签署,内地率先在广东对港澳实行“负面清单+准入国民待遇”的政策。基于此,横琴推出了对接港澳的“短清单”。对此,您怎么看?

  郑建荣:在去年的CEPA开放领域中,还是有十多条仅在广东自贸区开放。这说明两点,一是广东对港澳已执行CEPA框架下的负面清单模式;二是在自贸试验区中,广东对港澳的开放度是最高的。广东自贸区也在研究向商务部上报对接港澳更加开放的举措,横琴的做法可以作为一种参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负面清单不能以长短界定优劣。负面清单既要有开放度,也要有透明度。透明度看的是清单列的明晰项目具体不具体,可操作性有多强。

  《21世纪》:下阶段,广东自贸区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郑建荣:广东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围绕探索高标准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以及培育高端化的产业展开。总的来说,还是要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做到三个“高”。

  一是高起点的规划,未来对三个片区的软硬环境、交通基础建设等进行高起点的规划。

  二是高标准的规则,投资规则、贸易规则、金融创新和法治环境对标高标准的国际规则,这有助于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三是高端化的产业,广东自贸区入驻的企业要按照之前定的产业规划,尤其要引进一些总部型的企业。我们希望推动跨国企业、央企、大型民企在区内设立区域总部或海外总部,这将有助于形成广东自贸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编辑:李博)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