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22日02:5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进入4月以来,以螺纹钢为代表的黑色系商品期货连续飙升,在市场上刮起一阵旋风。如今,不仅黑色系商品涨势愈演愈烈,涨价风还向其他品种扩散。疯狂的商品与股市、债市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有投资者戏言:“A股不行了,还有商品期货,还有螺纹钢。”

  昨日,商品市场火爆升级,盘中18个品种触及涨停,收盘铁矿石、PTA、大豆、豆粕等10个品种涨停,螺纹钢连续两日涨停后扩板,涨逾7%再次成为期货市场龙头。整个4月,螺纹钢、焦炭上涨29%,焦煤上涨20%,铁矿石涨25%,其他商品也都录得不同幅度上涨,棉花单月涨幅更是超过30%,在笔者的印象中,如此凌厉的普涨只在2006年和2009年出现过。

  一边是疲软的经济和股市,一边却是大宗商品的狂欢,很多人会问,这市场究竟怎么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供不应求。大宗商品涨跌背后无非是供需关系的变化,当然,需求不仅包括实体经济需求,还包含金融和投机需求。

  黑色系商品是本轮商品反弹的龙头,从基本面看,反弹有其合理性。核心逻辑是供应端去产能,而需求端在经济阶段回暖的形势下获得修复,加之库存偏低,钢市显露出复苏的苗头。3月起,国内房地产市场在一线城市带动下全面反弹,去库存加速,房地产投资增速拐头向上,带动黑色系商品价格回升。

  经济回暖改变了市场的悲观预期,与不断上涨的价格形成正反馈,在资产荒的大环境下,投机需求被激发,涨势在不同品种间轮动。据笔者了解,一些场外的逐利资金开始进入商品期货市场,近日期货公司开户数量明显上升。

  商品市场是不是已经进入所谓的博傻阶段?平心而论,虽然近期大宗商品大幅上涨,但绝对价格仍然处于历史低位,且从基本面来看,一些品种的供需状况仍支持价格上涨。

  但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首先,大宗商品反弹带来通胀预期,对债市已经产生负面效应,尤其是信用债风险频发,是否会引发流动性紧张甚至给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值得关注;其次,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影响加工环节利润水平,能否继续顺利向下游传导也非常关键,一旦经济复苏乏力,期价会再次面临下跌风险;再者,有必要重点提示一下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单边行情背后是市场两方的巨幅盈亏,这对各方的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三大期货交易所已开始警示风险。笔者在此善意提醒:期货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