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19日04:00 21世纪经济报道

  IMF副总裁朱民:用市场方法去杠杆 美联储加息需审慎

  导读

  在中国深层次的问题上,去产能,同时要去杠杆,还要结合国企改革,使得经济转型的任务艰巨,“这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

  特派记者 陆振华 华盛顿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会议4月17日周日结束。当天下午,IMF副总裁朱民在其办公室向中国媒体表示,未来世界经济走势将需关注亮点,即中国经济是否企稳,以及美联储加息是否谨慎。

  中国经济企稳难能可贵

  本次春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华盛顿就中国经济恢复的情况,向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做了解释。

  “大家(听了)都觉得松了一口气。”朱民说,在全球经济继续下滑和恢复走软情况下,中国经济企稳难能可贵;同时,中国深层次的问题也不容低估。

  朱民解释说,PMI增加、PPI降低,这说明总需求在起作用。制造业恢复起来,服务业和消费继续保持强劲,汇率得以稳住,经济开始反弹。

  IMF在4月12日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中也把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都上调了0.2个百分点,至6.5%和6.2%。中国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7%。

  在中国深层次的问题上,去产能,同时要去杠杆,还要结合国企改革,使得经济转型的任务艰巨,“这也没有先例可以参照”。

  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和银行安全,成为解决深层次问题过程中的保障。“在去杠杆、去产能和国企改革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不良贷款的增加。”

  IMF在4月13日已经对中国公司的问题贷款发出预警。该机构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说,中国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偿债能力正在下降,银行体系中具有潜在风险的贷款总额或接近1.3万亿美元。

  不过IMF也称,考虑到现有银行和政策上的缓冲空间以及中国强劲的潜在经济增长,中国商业银行的上述潜在损失是可控的。

  报告负责人、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门主管约瑟·维纳尔斯(Jose Vinals)说,中国当局已经意识到这些脆弱性,正在采取措施解决企业负债过高问题。

  债转股必须转好的债

  债转股成为近来热议的解决企业负债的方法之一。据财新传媒本月初援引一位国开行高层的话称,首批债转股规模为1万亿元,预计在三年甚至更短时间内,化解1万亿元左右规模的银行潜在不良资产。

  朱民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提问时表示:“要用市场的方法来推进去杠杆。”其中包括债转股,另外还有债务重组和破产重组等办法。

  中国在处理问题贷款上已有经验。1990年代后期曾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不良贷款,通过出售贷款,收取贷款利息以及债转股等方式,盘活问题资产。

  朱民补充说,债转股只有用在好的企业上,才有意义;在坏的企业上没有意义。必须得转好的债,转坏的债的话,风险就转移到金融系统上去了。

  中国在钢铁、煤炭等行业上的产能过剩是另一个问题。据路透社4月15日报道,日韩等国的钢铁企业正展开廉价战,将价格降至其国内三分之一的程度出口。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4月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钢铁产能过剩是世界总需求下降造成的全球性问题,强调愿通过双边及国际合作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朱民对本报表示,去产能国际合作就是“不要引起恶性的出口竞争”。在各个方面去产能的过程中,大家都要遵行这个原则。比如中国还在去(产能),别的国家又把这块补上去了,这是完全可能的。

  在美联储加息问题上,朱民表示,希望美联储谨慎而为,要以数据为基础。“要考虑溢出效应,毫无疑问(加息)是有溢出效应的。”

  朱民分析说,美国现在离2%的核心通胀率还有差距;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若物价也未达到预期,也要谨慎。

  朱民还说,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成为常态,市场关联度、集中度较之前更大。这加大了系统的不稳定性,市场流动性易紧张和恐慌。

  “美联储也越来越意识到,世界的金融波动对美国的影响,也越加将此考虑在内。”(编辑 赵海建)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