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美联储“维稳”对中国市场有正效应

  ◎张敬伟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耶伦29日在纽约经济俱乐部演讲时称,今年以来的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通胀前景亦不确定。“考虑到去年底以来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美联储加息步伐现在的预计是会放缓。”

  这和之前美联储鹰派发出的声音不同。在此之前,旧金山、亚特兰大、费城和圣路易斯的联储主席纷纷支持美联储4月份加息,并且强调美联储不必配合日本和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

  耶伦发出的鸽派信号,维稳意味浓厚。决定美联储是否继续加息的通胀前景“不确定”,代表着4月份的加息预期几乎成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脱离了复苏轨道。相反,这体现了耶伦的一贯风格——谨慎、稳健、有全局观。

  从美国退出QE(量化宽松),到去年底加息,耶伦让美联储成为全球的焦点,大家随时关注着美联储政策的变化。全球市场更是对美联储加息预期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焦虑性预测。

  去年12月,美联储加息的“靴子”落地,但全球市场的“心”并没有放下来,反而激起了更大范围的市场动荡。从中国股市、汇市的波动和外储的应对性萎缩,到新兴市场意料之中的资本外流,皆验证一个残酷的事实:美联储让全球市场操碎了心。

  其实,加息之后的美国基准利率依然维持在0.25%~0.5%的水平。因而,美联储尚未发力让美国基准利率进入正常化水平。而象征性的加息,让全球市场陷入焦虑动荡中,凸显两个残酷的事实:全球经济依然未能走出危机泥潭,至少是在新平庸的困局中徘徊。此外就是凭美国经济的一枝独秀,根本无法拉动全球经济实现复苏。

  这正是耶伦在加息节奏上谨慎而为的主因。从美国经济去年以来的表现看,一些核心指标一直在企稳。但是相比就业率的高企,美国核心通胀率离美联储再次加息还有相当距离。

  美国商务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联储的首选通胀指标——核心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年率上升1.67%,接近自1999年来的平均值1.72%,并且低于美联储视为稳定的2%目标水平。

  美联储不加息,将使美国经济更加平稳,有益无害。但是美联储加息,将会引发全球市场的不确定风险。去年9月份,耶伦因为中国股市、汇市的动荡而推迟加息。今年3月份的政策会议,耶伦强调全球经济和金融状况继续对美国经济构成风险,从而将美联储年内4次加息预期调降为2次。这说明,耶伦的“鸽派”主旋律是基于全球市场的综合考量。

  由于日本和欧洲推进更为宽松的负利率货币政策,美联储加息动力也受到了两大发达市场的传导性遏止。来自中国股市、汇市、楼市的压力,更让耶伦不能也不敢孤注一掷地附和美联储“鹰派”。唐突加息,美国将传导给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糟糕的市场冲击波,让新兴市场再现一波资本外流潮。来自中国和新兴市场的动荡,又会对美国市场形成负面回传。正如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德斯坦·斯洛克所言,耶伦越来越关切全球市场对美国加息的影响,她的嘴里越来越多“中国”、美元”和“全球”这样的字眼。

  耶伦的全球视野或大局观,也是无奈而为。全球经济靠美国一个引擎很难拉动,美国以加息的方式自保,在全球化市场下是不可能的。美联储不加息,在遭遇不确定风险时重新调整货币政策或重启QE,甚至像日本和欧洲那样采取负利率,也不是没有可能。政策设计者的智慧在于权衡和因时而动,而不是墨守成规。

  耶伦继续谨慎、依然维稳的姿态,带给全球市场的信号是正面的。虽然美元受挫,但是美股走高,黄金价格攀升,也为美国制造业和出口提供帮助。更要者,美联储“维稳”也对企稳的中国股市和汇市有正效应。这也有助于世界上第一、二大经济体分担全球经济风险。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责任编辑:柯敏 SF16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