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黄斌 北京报道

  2016-03-25 18:43

  “近两年共发行各类产品超过9000亿元,是前9年发行总量的6倍多,市场规模较2013年末增长了15倍。”3月25日,在第二届资产证券化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资产证券化白皮书(2016)》发布会上,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秘书长谢多表示,在试点规模扩容、人民银行推出发行注册制等系列政策红利的带动下,资产证券化市场实现跨越式增长,“基础资产类型持续丰富,参与主体愈加丰富,流动性也明显提升。”

  在谢多看来,中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坚持“防风险”与“促发展”相协调:一是在发展路径上,整体按照“试点-扩大试点-常规化发展”的节奏循序渐进;而是在产品层面上,强调“不搞证券化”确保产品结构简单,在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市场效率;三是在监管层面上,注册制简化发行流程,风险自留制度强化市场约束,“双评级”机制提供更多评级参考等。

  谢多认为,未来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空间巨大,原因在于:截至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存量约100万亿元,各种类型的贷款规模庞大;参考国际市场,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存量已达10万亿美元。他透露,下一步,交易商协会将立足于推动资产支持票据(Asset Backed Notes,ABN)产品创新和制度完善。

  此外,3月24日,交易商协会向相关机构下发了《不良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征求意见稿)》,此举被视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8年正式重启将至的信号。

  “目前,6家管理水平较高、资产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已获得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资格,该项工作的重启取得实质性进展。”谢多说,“协会结合不良资产证券化落地灯新形势,继续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工作。”

  (编辑:马春园)

  “抢鲜报”内容不属于《21世纪经济报道》版权授权范围。未经特别许可,请勿以任何方式使用。特此声明。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