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17日02:04 证券时报

  担忧中国经济? 总理给你信心!

  证券时报记者 许岩

  每年两会,人大会议闭幕后的总理记者会都备受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今年这次是李克强总理的第三次答中外记者问,总理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充满担当的勇气来展现改革的决心以及对中国经济坚定的信心。

  此次记者会的问题,几乎将中国面对的挑战、简政放权、改革难点、国际热点等一网打尽。无论是外媒还是央媒,提问的尖锐程度可谓历届之“最”,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提到了中国的股市、汇市等“难题”,这个问题也被总理称为“当头炮”。接下来的经济下行压力、中美分歧、养老金缺口……连总理都连称“尖锐”。而这“尖锐”的背后,是当前形势的严峻和复杂。

  不必讳言,中国金融市场风波不断,A股成为全球资本市场联动下跌的主要一员,人民币汇率也再度历经“811汇改”后的最大波动,“做空人民币”也一度成为全球市场焦点问题。而由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引发对中国经济下行的担忧更受世界瞩目。

  中国经济走向如何?对这个问题,总理给出了一个底气十足的答案:“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

  那么,总理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哪里来?虽然形势严峻,困难很多,总理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信心不是凭空的,是由于中国的“弹药”很充足。

  针对经济下行,推进结构性改革。确实,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没有用“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可持续的路,就是推进结构性改革。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在改革过程中,经济有波动,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针对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随着形势的变化,需要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要实现全覆盖,因为现在金融创新的产品很多,不能留下监管空白;要增强协调性,因为金融市场产品之间关联度比较高,协调要有权威,还要做到权责一致。针对去产能引发下岗潮的担忧,总理的“弹药”很实在: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最终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针对养老金发放困难,总理说,去年养老保险收支结余3400多亿元,累计结余达3.4万亿元,全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储备1.6万亿元没有动,同时还能够划拨国有资产来充实养老基金。“老有所养不会、也绝不能是一句空话。”

  可以说,困难不少,希望也不少,情况正在好转。坚定改革和发展信念,这就是总理的信心所在。

责任编辑:柯敏 SF16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