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3月7日电(记者壮锦 金悦磊)右手一个回旋,像凤凰展翅,拇指、食指、中指搓放之时,银针已瞬间准确入穴,而患者却毫无痛感。在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的诊室里,陈秀华正如同动作电影中的功夫高手一样,精准地使用着“飞针”。

  陈秀华是“岭南陈氏飞针”第四代传人,刚刚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的她有一个“飞针梦”:“我想通过传承和创新,让飞针走向世界”。

  她的第一个创新就是变革针具。陈秀华大胆采用直径细于传统针具的银针,为皮肤病、妇科病患者在脸上扎针,达到无痛针灸的效果。

  其次,则是着眼于对初学者培训的创新。陈秀华创造性地钻研出“飞针”练习四步曲:徒手练习、捻针、持针垂直旋转刺入、摆动旋转刺入。这种练习方法使初学者的培养周期从原先的三年缩短到三个月。

  陈秀华说:“外国人接触针灸不多,对针灸很敏感,往往疗效很好。”

  43岁的黎巴嫩妇女艾莎,患有纤维肌痛病长达7年,全身关节和肌肉肿胀疼痛,严重时无法从事家务劳动,难以入睡,2015年1月她专程来中国就诊。

  在询问病情、详细体查后,陈秀华为艾莎制定了切脉针灸、艾灸、水疗等内服外治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经过3次治疗,艾莎全身关节疼痛得到缓解,连睡眠也改善了。第二个疗程结束时,全身关节疼痛已明显改观,这个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艾莎和家人惊喜万分。陈秀华自豪地说,每逢广交会,很多外国人就会来广东省中医院求诊。

  在陈秀华看来,中医要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认可,重要的是要推广中医的规范化、标准化操作。“针灸可以做到标准化,包括取穴都有国际图谱,规范取穴定位和操作手法。”

  目前,陈秀华带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老中医传承合作室的团队,已针对五个病症制订出标准诊疗方案,其中干预治疗睡眠障碍的研究已提交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标准审定委员会”。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