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何苗北京报道

  2016年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俞正声主席作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俞正声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开拓奋进、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以加强视察调研与协商议政衔接,以调研促进协商质量提高、以协商促进调研成果转化,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召开全体会议、5次常委会议、2次专题协商会、20次双周协商座谈会。

  俞正声说,2015年,全国政协把紧扣“十三五”规划制定调研议政作为中心任务,接续调研、接力建言。从4月开始集中3个月时间,连续开展56次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活动,认真研究扩大消费需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品牌建设、建设主体功能区、促进就业创业、推动西部小康攻坚、西北地区治水、东北黑土地保护、“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大气污染防治、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湿地保护等重要问题。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在谈到紧紧围绕“十三五”开局起步建言献策方面,俞正声表示,聚焦“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重点任务,认真落实2016年协商计划,组织开展视察调研,努力形成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调研议政成果。

  分别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扶贫实效”和“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为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由2次增加到3次,针对“东北三省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问题,把视察调研和协商议政结合起来,提出意见建议。

  灵活运用双周协商座谈会,深入协商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快递条例》的制定、重视特殊教育、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切口小、专业性强、接地气的具体问题。

  每季度举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选取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土壤污染防治、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论证,提出对策建议。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3月2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本次大会的重点是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将围绕推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3次大会发言;在14次小组讨论和界别联组讨论中,专门安排3次讨论“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举行4场记者会,主题分别是:政协委员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协委员谈惠及民生共享发展、政协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政协委员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此外,政协还将在大会期间举办1次提案办理协商会,主题是“积极稳妥做好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工作,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是诸多政协委员非常关注的话题。

  此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化解过剩产能是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大约共涉及到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

  多个民主党派在大会开幕前的新闻通气会上都提出了与此相关的提案,针对转岗人员的再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思路。

  民盟中央提案建议,优化财政金融资源配置,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用工成本,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社保全国统筹,促进劳动力市场良性运转。构建社保全国统筹系统,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关系转移制度。

  民进中央则建议,创新职业教育的提供方式,提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有效性。

  (编辑:胡欣欣)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