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中国经济网记者 吴佳佳 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日讯(记者 吴佳佳)近年来,拐卖儿童犯罪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现象,拐卖儿童不仅严重侵犯被拐卖儿童的人身权利,还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何有效地构建打击拐卖儿童防控体系,让每个孩子与父母不再受分离之苦?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运用4G等信息技术为大家支招,建议建立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儿童失踪反应防控平台”和 “拐卖儿童突发事件警报系统”。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目前中国每年被拐卖儿童达一万人左右,而被解救的儿童仅有不到十分之一。拐卖儿童犯罪行为的治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众多难点和问题,包括法律震慑力偏弱,打拐侦破难度较大,打拐DNA信息库等信息比对手段效果有限,善后处理存在许多难点等等。目前社会上组织的多种运动式打拐、媒体式打拐终究还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真正聚焦于立法、执法的长效机制还未能建立。

  郑杰表示:“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普及、4G网络大规模商用、互联网+产业升级、大数据和云平台等科技的成熟,整个社会在信息采集、数据传递、位置定位、资料存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等规模化应用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这些信息化技术应该更好地被运用到服务社会治理、民生改善上来,尤其是应该尽快助力推进统一、高效、智能的拐卖儿童防控体系建设。”

  他认为,从具体实施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建立儿童失踪反应防控平台。建议整合当前民政、公安、司法、卫生等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在国家层面设立“全国失踪儿童服务中心”,基于移动4G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实时的、高速率的全国统一失踪儿童信息管理防控平台,加强全国数据的统一管理与实时交换,建立健全失踪和解救儿童的查询登记制度。二是加快事件响应,构建“拐卖儿童突发事件警报系统”。如果我们一旦发现儿童失踪或被拐,家长可以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将被拐儿童照片及相关信息上传至“全国失踪儿童服务中心”,由中心提请公安部门征调相关区域的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及图像识别,运营商通过4G网络向周边区域手机上发送被拐儿童的身份信息和日常照片,市政部门将相关信息投射到电子路牌及高速沿线,强制案发地周边的超市、商场、医院、博物馆、休息站等公共场所进行信息公告,微信等平台立即下发协查信息,那么失踪儿童和犯罪分子肯定会第一时间曝光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里无所遁形。

  代表委员小资料:

  郑杰,全国人大代表。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20世纪90年代又先后获得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复旦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管理硕士学位和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

  更多报道请见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