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3日03:17 经济观察报

  内陆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命题

  2016-01-01 01:21

  向记者提问

  致信编辑

  分享

  大 中 小

  收藏此文

  打印此文

  评论(0)

  导语:

  “出口加工、包装仓储等等,这样的模式还是适合沿海港口城市。内陆地区搞自贸区,还是要以创新为导向的,因为你内陆地区没有地理上的优势,而创新是不受距离制约的”,12月27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研讨会”上,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如是说道。

  为加强开放型经济前沿研究、服务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在该校举办了“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战略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等地的知名专家、经济学者和自贸试验区代表约20人与会,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意义、特色定位、改革方向及可行方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讨论过程中,不少与会专家都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在当下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规则体系面临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从本质上而言,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目的,是为国家今后在更大范围内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适应甚至主导国际贸易规则做试验的“压力测试”,当下以及今后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不能再成为优惠政策、减免税费的“政策洼地”,而应成为改革创新的高地。

  自贸试验区“内迁”?

  当前,当自贸试验区在沿海地区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型的情况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在内陆设立自贸试验区实际上已经被提上日程。

  最近,国内各省级地方政府陆续召开会议,审议本省“十三五”规划建议,从其规划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内陆省份间的自贸区“争夺战”仍在延续:四川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积极创设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河南省审批通过规划建议的“建设中国(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公开信息显示,目前至少已有11省份提出“十三五”争进自贸区试验名单。

  当前自贸试验区有无“扩围”的必要?尽管当下学界也有些不同的观点,但在前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基本上在以下一些问题上有着共识:

  建设内陆自贸试验区,是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经济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动中西部地区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手段。

  同时,要注重观念体制、特别是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创新,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让资本朝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方向发展,形成促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内陆自贸区的建设也要对接国际高标准的贸易规则体系,主动开展压力测试,促进贸易公平、加强风险防控。

  据一位来自国家部委的消息人士透露,就主管部门层面而言,目前国内申报自贸试验区的内陆省份中,很多还存在“没有厘清自贸试验区到底要干什么”的问题;设立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的是要试验国际经贸的新规则,需要在一个地方先进行有限范围的风险和压力测试。

  同时,之所以要在内陆设立自贸区,是因为内陆地区跟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落差实际上已经很大了,如果把所有的自贸试验区都放在东部的话,就意味着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因为开放政策的落差,而形成了经济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有悖有于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的。

  而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杜国臣博士看来,无论是当前已经设立的自贸试验区,还是今后的新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各地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禀赋和条件开展不同的“试验”,而就内陆地区而言,在地缘和物流成本等方面相较沿海地区缺乏优势的情况下,应该从改革创新的层面发挥优势。

  “为什么内陆地区更应该改革,因为它们本身在很多方面就没有优势,同时在监管部门效率、市场环境上总体也比沿海地区要差一些,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内陆地区越是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发挥后发优势”,杜国臣说。

  内陆自贸区“角力”

  事实上,一些内陆地区在设立自贸试验区上已经形成清晰和成体系的思路。

  在西部地区,以自贸试验区的热门“候选人”之一的成都为例,尽管其申报自贸区方案的细节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公开信息显示其在“对标”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同时,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年多来,成都围绕投资管理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等重要领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上海自贸区可复制经验,并引入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第三方评估。

  据普华永道城镇化与政府服务总监高骏杰透露,他们曾接触过一个在“负面清单”上遭遇阻力的例子,一家外资教育公司筹措在内地开设分支机构营业,尽管其行业不在负面清单上,但设立公司过程中有关部门要求他们到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但找到教育行政部门后,对方又因无该项审批权限而为难……

  据了解,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成都复制推广和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的效果,普华永道评估所采用的模型与评估上海自贸区运行所采用的模型相一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都特点进行了优化和改良。负责进行评估的专业团队包括了参与过上海自贸区运行评估的上海团队、了解成都当地情况的成都政府服务团队,以及普华永道全球行业专家团队。

  在通过对500家领先的内外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与产业具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进行座谈,对一线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调研,普华永道最终对成都市复制推广及学习借鉴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而成都市商务委副主任张金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成都在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时,并非简单地走跟随战略,而是要根据内陆城市的特色,高标准对接国际投资贸易新议题和新规则。

  除了西部的成都,中部的武汉争取自贸试验区的步伐也在加快,10月下旬,得到商务部专家组审议通过的“武汉自贸区总体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等待最终批复。

  据媒体报道,武汉自贸试验区规划发展的重点包括实施有利于创新的开放措施、推进深层次科技体制改革、打造创新驱动型产业体系、建立全方位沿江协同机制、推动便利化领衔的贸易创新、完善创新型金融服务体系六个方面。

  此外,由于武汉位于长江经济带关键位置,方案突出了沿江开放特色,以打造内陆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区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示范区。其中,创新沿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支撑,促进上中下游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协调联动。

  在内陆地区争相角力下一个自贸试验区之时,商务部近期向人大常委会提交的相关报告也明确表示,由于上海之外三地自贸试验区正式运营时间较短,试点效应尚未完全显现;待四地试验区运营一段时间后,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会同相关部门对试点情况总结评估,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向国务院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而在不少政经观察人士看来,自贸试验区扩围是大势所趋,第三批自贸区很有可能落子内陆,四川、湖北、河南、获批的可能性很大。

  (杜远/文)

责任编辑:柯敏 SF164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