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灵活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融资担保公司、设立政府风险担保基金等方式,切实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调动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为遏制金融“马太效应”创造条件。

  在当前经济下行、实体企业不景气、整体信贷需求萎靡等背景下,银行风险偏好转移,纷纷加大对大中企业信贷投放,通过扩大安全资产投放,以遏制飙升中的不良贷款率,其行为亦在情理之中。而令人担忧的是,即便现在已属买方信贷市场,但因银行信贷投放风险偏好,加上中小微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问题,在我国生活中实际也形成了范围不断扩散的金融“马太效应”。

  所谓金融“马太效应”,即经济落后地区、盈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及相应金融资源越来越少;而经济发达地区、盈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尤其国有大型垄断企业获得银行信贷及相应金融资源越来越多。据媒体披露,这种金融“马太效应”,在央行[微博]五次降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些大型企业贷款利率大多获得商业银行基准利率10%-15%的优惠,由于贷款数额大,对企业财务利率贡献达20%-30%。同时,大型企业由于有很好现金流,反过来更能获得巨额信贷支持,促使贷款获得更低利率。而与之相反的是,降息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影响有限,绝大多数企业在银行贷款利率都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15%;而且由于盈利能力弱,银行惧怕风险,更加不愿对其放贷,反过来又促使中小微企业更缺乏贷款优惠利率话语权。尤为突出的是,这种金融“马太效应”形成,在全国形成了金融资源倒流,即经济落后地区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加剧地区之间金融资源分配新的不平衡。

  金融“马太效应”形成,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首先,会导致大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形成新的不平等竞争,不利于经济生态环境形成。因为,大型企业大都属国有垄断行业,其发展越大,越占据更多金融资源,越是对中小微企业形成强大金融“挤出效应”,这对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不利,加剧“融资贵”破解难度,且前几年沿海中小微制造企业资金断链、关门跑路潮或有可能重演,这对实体经济无疑将是重大打击,也会使“双创”经济战略引擎受到钳制。同时,还会加剧大型企业形成新经营垄断,对国有企业改革及民资参与国企都会产生巨大阻力。其次,会打破地区金融资源分配的再平衡,进一步拉大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由于经济落后地区大多缺乏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商业银行会将信贷资源集中投向经济发达地区,会使落后地区企业信贷资源减少,更加制约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商业银行信贷宏观战略基本就是沿着这个思路走的。再次,会让银行与企业之间陷入信贷“囚徒困境”,更加恶化金融生态环境。由于金融“马太效应”存在,容易使银企双方产生互不信任、互不配合的离心离德信贷倾向,相互之间为确保信贷安全和获取信贷资金而采取“挖墙脚”式的相互损害的利益博弈行为。对大量中小微企业来说,感觉会丧失银行信贷支持,即怕银行催逼偿还贷款之后,会变卦停止给企业贷款,使企业告贷无门陷入经营困局,为此会诱发不少企业对到期贷款故意不偿还,导致信用违约,从而加速银行不良信贷资产上升,导致银企关系对立,更加恶化企业信贷环境。对银行来说,会产生信贷恐慌情绪或信贷心里阴影,即惜贷、畏贷行为,对信贷更谨慎,更注重企业身份,会实施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抽贷、断贷、压贷等行为,这样就会更加剧企业信贷危机,使实体经济陷入更大信贷风险漩涡中。

  诚然,金融“马太效应”形成,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整个社会金融经济能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绝不能等闲视之,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遏制金融“马太效应”进一步扩散。从当前看,中央政府应统筹金融经济发展大局,制定过硬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窗口”引导作用,督促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及大型股分制商业银行合理确定不同经济地区、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信贷投放数额;同时,央行对不同经济地区之间银行机构实行差异化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基准利率,确保经济落后地区信贷资源充足和中小微企业真正享受降息带来的实惠;银行监管部门制定支持中小微企业具体量化考核指标,加强督查,确保支持中小微企业信贷措施到位,为遏制金融“马太效应”奠定基础。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发挥作用,及时搭建银企对话交流平台,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银企信贷项目签约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并通过灵活运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融资担保公司、设立政府风险担保基金等方式,切实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调动银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兴趣性和积极性,为遏制金融“马太效应”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系湖南省怀化市银行监管分局)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