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团在参观国泰安。
陈工孟。
“一带一路”的中亚、欧亚和泛亚“跨境高铁计划”,将在沿线国家掀开新的“大建设”篇章。然而,“一带一路”落地时,却遇到了人才瓶颈———沿线国家缺乏大量技能型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技能型劳动力。怎么破?
国泰安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工孟提出了“职教高铁计划”,希望能将创新体制后的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搬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用“就地培养”来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前景
职教高铁计划带职校走出去
过去20年,中国在非洲等国所投资或承接的,大多数是桥梁、道路、建筑、矿产等项目。在当地缺人、缺技术,成为异国建设的一大问题。于是,我们自己带人过去建设,补上了技术人才之缺。然而,中国技术人员远渡重洋去支援,却也其他国家看做是掠夺非洲的资源。
“一带一路”辐射了欧亚非地区,一条条绵长的交通线建设,交通沿线国内的建设,带来建设项目数量的N倍增长。如果继续沿袭以往“带人带技术”的思路,“一带一路”建设将需从我国转移大量的技能型劳动力到沿线国家去,这显得不太现实。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更希望本国的工程建设能带动本国就业。那么,如何能让“一带一路”落地时,有足够的当地技术人才来支撑?
在陈工孟看来,让职业教育创新体系,成为中国软实力,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创新的职业教育体系输出到中亚、东南亚、中东欧及非洲60多个国家,或许可以成为破解“一带一路”中当地技术人才缺乏的钥匙。他说,可以用10-15年时间,在中亚、东南亚、中东欧、拉美、非洲及中东打造1000个产校融合园区,这将拉动1000亿美元投资,创造5000亿美元年产值;在产校园区的学生,将达到1000万人,每年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200多万名实用型技术人才,而且每年选拔10%(20万人)最优秀的技术工人,输送到中国走出去的跨国企业。陈工孟将此,称为“一带一路职教‘高铁’计划”。
他说,“职教高铁计划”,将解决“一带一路”战略所需要的大量当地技能人才问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当我们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了1000万名优秀实用技术人才时,中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和影响力也就形成了,而且这是我们为这些股价所做的功德无量的事情,是实实在在的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优势
实验室已覆盖近百个学科
然而,将国内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搬到北纬30度线上,却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国内的职业教育模式,也到了亟待改革的时机。
职教体系、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一系列内容都需要创新。究竟怎么创新?这一点,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泰安”)已经做了很多。
诞生于2000年的国泰安,现已成为中国教育与中国高端金融信息领域里,最为专业、极具规模、技术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与一体化产品服务提供商。
有感于“校企合作”两张皮,校园和市场脱节,高校、职业院校学生缺乏实操、锻炼环境等因素,国泰安开发了各种学科的实验室,和各大学合作。他们用自己的数据库优势,给学生们创建一个个金融实验室、物流实验室、创业实验室等一系列实训平台,也让课堂更加接近真实工作环境,让学生们边学边实践,将课本上的知识,在实验室里一点点丰富、立体化。
如今,国泰安已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各类教育机构的近百个学科专业,提供了“教学实训”综合解决方案,不仅建设了各种仿真实验室,还通过市场信息,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培训等方面,进行着各种不同的努力和尝试。
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和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都采用了他们的综合实训解决方案。
经过努力,国泰安的服务网络已拓展到韩、日、新、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3000多家教育机构、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客户提供创新服务。
多次实践,让国泰安在为用户提供实验室设计运营、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合作共建等方面,有了更成熟、全面的优势。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实现真正的“二合一”,国泰安提出了建设“产校融合区”的设想。
如今,在“一带一路”的版图上,国泰安希望能走一条更加“接地气”的路,将这种产校融合区的概念,密植在沿线国家,为他们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规划
国内建产校融合园区先行示范
“产校融合区”如何实施?陈工孟说,他们用3年时间(2015-2018年),在全国建立10-20个创新型职教产校融合园区,作为“一带一路职教‘高铁’计划”的样板示范区。
“产校融合园区模式”被陈工孟归纳为“1+ 5模式”。他说,“1”是构建区域创新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其更“接地气”;“5”则是“产学研训创”联动。职业院校和产业园所有权或经营权合一,建立产校协同创新体系,打造区域产业发展和职教深度融合的新平台。
这个平台将可开办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甚至应用型研究生,搭建职教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职校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开设通用专业、特色专业、特需专业;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素质拓展和实训实践,职业院校管理机制也要创新。
在办学上,融合区内,可配合重大项目在当地建立“定向技能人才培训中心”;在“一带一路”国家现有的产业园区,或以中资主导的产业园区里,可锲入兴办职业技能学校;在现有的职业院校里引入系列产业。
在政策引导方面,陈工孟认为,可筹集设立规模化、专业化的“一带一路”教育产业发展基金,作为推动职教“高铁计划”的金融创新平台。职校不管国营、民营,都该给予同样的政策扶持,引入竞争机制,购买服务。
现在,国泰安在计划着教育信息化,希望通过互联网教育、O 2O系统,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助推一把,把过去几年的沉淀,推出一系列创新课程,通过网络课程、培训服务等,让产校融合园区在一带一路沿线铺开,不仅帮沿线国家建设培养当地人才,也为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在当地培养技术人才。
经过一系列革新的产校融合区,或将成为承载中国职教改革的先行力量,从点到面带动,较好地解决长期困扰我国职业教育的种种弊端,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闯出一条新路子。陈工孟希望通过参与实现中国梦、教育梦,来实现国泰安的梦想,成就一家受人尊敬的、百年不朽的世界级的伟大公司。同时,也希望能引领中国乃至全球教育、金融改革创新,使之能向健康、合理、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文/夏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