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超 杭州报道

   因筹划重大事项而于2015年6月30日开始停牌的万马股份(002276),7月17日晚间发布了复牌公告,于7月20日开市起复牌,同时他们还披露,公司将与世界第一充电设备制造商法国IES-SYNERGY SAS(简称“IES”)成立合资公司,这意味着万马股份将在直流充电桩、充电器,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等新能源产品方面加快扩张步伐。

   “先有车还是先有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决策部门。不过据万马股份一位高管透露,目前主管部门已经确定要优先推动充电桩建设,万马股份此次跨国战略合作,不仅将有助于国内充电桩标准的制定,还会将车联网技术植入充电桩网络,也必将引发一轮充电桩“跑马圈地”,而最受益的则是整个电动汽车产业。

  抢占高端市场先机

   公告显示,万马股份和IES合资的新公司暂定名为浙江万马海立斯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万马海立斯”),注册资本4000万元,预计项目总投资达到7000万元,万马股份与IES将各占50%股份。

   早在2014年9月12日,万马股份控股子公司浙江万马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万马新能源”)就与IES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一起开拓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此次合资也意味着双方合作正式落地。

   资料显示,IES在世界车载直流充电器领域一直是领军企业,是全球第一大工业电动车辆的直流车载充电器供应商,是第一个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Combo标准,并且兼容CHAdeMO标准的供应商。各种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充电模块以及充电监控软件,都是IES的主营业务。

   “拉杆箱大小、可以放进后备箱的车载充电器,壁挂式超小体积的充电设备,目前全世界技术最先进的就是IES。”上述万马股份高管告诉记者。

   像雷诺、宝马[微博]、大众、奥迪、斯柯达、LAFON、DBT(日产)、Charg Point等汽车制造商和充电网络运营商,目前使用的都是IES的技术。

   根据合作双方提供的资料,万马海立斯将定位于高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领域,也不排除跟高性能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

   公告也明确提道,此次合资即是为万马布局国内外中高端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抢占先机。IES公司CEO Michel表示,公司的二代充电设备已经应用于宝马汽车等客户,而该类技术也将投入合资公司。此外,明年公司还计划推出更为先进的第三代充电设备产品。

   市场预计,2015年我国充电设施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到2020年将突破1000亿元,因此充电桩市场是一片新蓝海。而对电动汽车来说,快速充电,充电方式便捷是首选,这意味着技术更高的充电桩将更受市场欢迎。

  跑马圈地

   统计显示,2014年电动汽车共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分别比上年增长3.5倍和3.2倍。但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的同时,这些车主却面临无电可充的尴尬局面。

   万马股份相关负责人士认为,这一局面的改变是迟早的事,“以前是争论‘先有桩还是先有车’,现在基本形成共识,那就是先把充电桩建设好,先把标准制定好,然后新能源汽车才能更快发展。”

   事实上,充电桩标准一直较为混乱,目前只有特斯拉[微博]有自有专属充电桩。上述万马股份高管透露,公司的计划就是在建充电桩外,参与标准的制定。

   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消息人士表示,“修订之后的充电桩国标将在充电的兼容性和安全性方面实现突破,这将提升充电桩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充电难的问题,最终达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7月中旬,在国家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汽车信息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双新处处长许心超透露:“目前,充电桩国标的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开始征求意见,有望在今年8月正式发布。”

   事实上,很多企业已经在充电桩领域“抢跑”。据记者观察,国内进军充电桩的企业已经出现你追我赶的局面,仅上市公司中就有特锐德(300001)、奥特迅(002227)、科陆电子(002121)、阳光电源(300274)等大举投资充电桩,而万马股份则算得上是充电桩领域的一匹黑马。

   华创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张文博在其研报中提道,随着万马股份充电业务的增长及合资公司的成立,万马股份事实上早已形成一体两翼业务格局,充电业务上升至公司发展战略高度。

   数据显示,万马股份今年1-5个月的订单已经超过2014年全年,而且与2014年主要供应国家电网[微博]不同,今年更多的订单来自整车企业。

   张文博预测,未来万马股份的充电平台将服务50万电动车主,2亿电动自行车车主,5亿智能手机用户,通过自建+众筹建设模式,实现车、桩、停车位三位一体的发展。

   有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全国将卖纯电动汽车20万辆,其中一半都将由浙江汽车制造商制造,主要原因是其他地方充电桩太少。

   为了促进产业发展,国家能源局制定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个。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目前涉足充电桩的A股上市公司中,特锐德、万马股份、奥特迅等公司的充电桩专业化程度较高,对业绩贡献也相对较大,他们也对充电桩发展提出了野心勃勃的计划。

   如特锐德在2014年以来先后与10个地方政府或车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以充带车等发展战略,打造出集充电、卖车、修车、租赁于一体的云联网生态公司。

   而万马股份在充电桩建设落实速度较快,仅2014年公司就连续三批中标国网充电桩集采,联手电腾云光伏建成国内首座风光储一体化智能运维电动汽车充电站。

   万马股份一位负责充电桩项目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万马股份现在不再只停留在生产和销售这一步,而是要着眼布局整个产业链。

   万马股份在2014年11月就投资1亿元设立了爱充网。据了解,爱充网现有四大功能——购买、安装、运维、充电,解决目前用户找桩困难、等待时间长两大问题。

   万马股份上述负责人还提道,随着未来5-10年车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变化,最先就会出现在电动汽车上。比如充电桩可以GPS定位,还有WIFI,建立一个蜘蛛网式的平台,把所有充电桩和大型充电站的数据全部导入,车主利用手机就可以查找、预约充电,然后通过扫描充电桩的二维码确认充电,完成后用手机支付电费,织成一张汇聚车、人、桩、锁、车位的智能化城市充电物联网。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