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正式开业 中国首家“云”上银行 用大数据服务长尾客户

2015年06月26日 01:44  证券日报  收藏本文     

   6月25日,网商银行在杭州宣布正式开业。

   网商银行是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在2014年9月底获准筹建,由蚂蚁金服、复星、万向、宁波金润、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六家股东发起设立,注册资本40亿元。2015年5月27日,网商银行获开业批复。

   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将核心系统架构在金融云上的银行。基于金融云计算平台研发的银行核心系统,让网商银行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和弹性扩容的能力,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优势,给更多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网商银行董事长井贤栋在开业仪式上表示,从筹建之初,网商银行就将普惠金融作为自身的使命,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数据和渠道创新,来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农村金融服务匮乏等问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井贤栋说,“网商银行要以技术与数据驱动,做一家服务最好、有情有义的银行。”

   做一家有情有义的银行

   目前,网商银行的管理团队已经全部到位。据浙江银监局批复文件显示,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任网商银行董事长、俞胜法任行长、赵卫星任副行长、唐家才任首席信息官、冯亮任产品总监、童正任合规总监、车宣呈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廖旭军任内审部门负责人。具体业务有望在7月开展。

   在开业之前,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曾表示,网商银行将立足于服务小微,不做500万元以上的贷款,不做“二八法则”里20%的头部客户,而是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

   “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是网商银行的三大目标客户群体。”俞胜法说,作为现有金融机构的补充,网商银行要探索一套新的运营方式,来服务好这三类客户,必须要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

   比如说,小微企业用贷款,最看中时效,希望能“即贷即到即用”,以往,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都比较长。曾有小微企业主打趣说,“贷款买凉席,等钱到了都能买棉被了。”此外,小微企业贷款还看中灵活性,希望能随借随用、随时还款。

   “网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将由信贷关系、合同关系,还要加上朋友关系,了解朋友的需求,帮助朋友分担困难。”俞胜法说,网商银行要在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还要从小陪伴、帮助客户成长。

   依托移动互联网“永远在线”的特性,网商银行将真正实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比如,小微企业主或创业者需要贷款时,打开手机,

   就能获得贷款。就像“自来水”一样,打开龙头,随开随用。同时,提前还款的功能,也让贷款灵活性更高,可支持随时还款。

   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表示,依托大数据的分析与刻画,网商银行会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就像是根据天气预报,做到雨前送伞。”赵卫星说,这样做,网商银行就能真正的把金融服务融入场景里,“用户需要的时候就能自然而然地使用,非常便捷。”

   在俞胜法看来,网商银行的“有情有义”就体现在提前洞察客户的需求,帮助用户分担困难,陪伴用户成长。这也是网商银行的一个不同之处。

   另一个不同,在于对信用的理解。俞胜法说,网商银行希望做一家经营信用的银行。

   “以往,银行经营贷款都需要抵押、质押或担保。但是,这些都不太适用于小微企业和个人消费者。”俞胜法表示,他希望网商银行能够建立一套互联网信用体系,帮助用户发现、积累、创造和消费信用,最终让信用等于财富。

   技术与数据驱动平台化运营

   想做一家服务长尾客户的“有情有义”的银行,网商银行凭借的是自己创新的技术和数据能力,以及平台化的思维。

   根据规划,网商银行将以互联网方式经营,不设物理网点、不做现金业务,没有分行、没有柜台,纯粹线上运营。

   俞胜法透露,网商银行将基于云计算的技术、大数据驱动的风险控制能力,采取“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运营思路。

   所谓轻资产,是指不走依赖资本金、物理网点、人员扩张的发展模式,而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数据化运营。所谓交易型,是指不以做大资产规模,追求商业利润为目标,更快速的实现资金的循环流动。

   平台化的思路,则是网商银行将风险管理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场景化的客户服务能力,开放共享给同业金融机构,进而更高效的实现金融服务需求与供给的高效匹配,形成开放式、生态化的平台。

   “比如,一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超出了网商银行服务的能力范围,我们会把这些客户推荐给其他银行。还有,农村金融是网商银行的战略重点之一,但一家银行远无法满足农村市场的巨大需求,网商银行可以把自己的技术和风控能力输出给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协助他们开拓新的服务渠道,完善服务手段,共同服务农村市场。”俞胜法说,网商银行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化的方式输出自己的技术能力和风控能力,其他金融机构可以提供资金,一起服务小微企业。

   平台化运营的基础,则来自于网商银行的技术与数据。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将核心系统运行在“云”上的银行。基于金融云的架构,网商银行在大幅降低IT成本的同时,还能实现计算能力的弹性扩容,随时应对突然增长的互联网业务。

   此外,基于金融云,网商银行已经实现了“同城双活”系统架构,并计划在一年内实现“异地多活”。目前,网商银行的300多名员工里,技术与数据人员占比约2/3。

   数据则是网商银行的另一项核心竞争力。俞胜法透露,未来,网商银行与蚂蚁小贷的部分业务将逐步融合。这意味着,网商银行将继承蚂蚁小贷的大数据风控体系。

   这套体系已经实践了五年。在过去5年里,蚂蚁小贷已经为160多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解决了融资需求,累计发放贷款超过4000亿元,整体不良率低于1.5%。

   俞胜法表示,在云计算技术与大数据驱动的基础上,通过“轻资产、交易型、平台化”的经营思路,网商银行希望最终形成一个“小银行、大生态”的局面,与同业金融机构一起为小微企业、个人消费者和农村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首家开在“云”上的银行是如何运转的?

   有APP没网点、没有信贷员、核心系统跑在“云”上、放贷由机器和大数据决定而不是人……这样一连串描述,跟人们熟悉的银行似乎相去甚远。

   6月25日开业的浙江网商银行,就是这样一家有些不一样的银行。甚至说它是银行,不如说它是一家有银行牌照的科技公司。未来,平台化运营的网商银行还将把这些技术能力和服务输出给其他金融机构。

   没有信贷员也能服务数百万小微企业

   庞大的信贷员队伍是传统银行开展业务的基础,从银行发布的财报来看,几家大型银行的员工数都超过10万。作为一家没有经营地域限制的银行,目前网商银行将服务覆盖到全国的员工数却至只有区区300人。

   不仅员工总数少,在人员构成上,网商银行业也行别具一格。在这300人中,2/3为时下最紧俏的人才——数据科学家,而传统银行最重要、也最庞大的构成——信贷员在这里的数量却为零。

   换句话说,这是一家没有信贷员的银行,这也意味着在这里没有人去专门拉存款,也没有人去专门从事放贷款。与之配套,网商银行没有物理网点,有的只是APP;没有柜台,没有现金业务,有的只是一套网络系统。

   尽管没有信贷员,网商银行未来的贷款用户数,却可能超过大型商业银行。看起来贷款金额巨大的传统金融业,企业信贷用户数却并不多,国内许多大型商业银行这一数字也都停留在6位数的级别。而部分业务即将由网商银行继承的蚂蚁小贷,2010年成立以来,仅仅5年服务的小微企业数就已经超过了160万。

   当然,盯着用户数而不是贷款余额,这也是和网商银行未来的经营理念息息相关的。网商银行不关注能带来80%收益的20%大客户,而会立足小微,以互联网的方式去经营80%的长尾用户。

   放贷款的是机器和大数据

   既然没有前台的信贷员和柜台服务人员,众多业务由谁来完成呢?答案是机器和大数据。你可能听说过深蓝和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的在棋盘上的人机大战,也听说纽约时报搞的机器写稿,没错,现在机器和大数据开始从事信贷了。

   网商银行将是一家数据化的银行,依靠大数据来获取客户,做风险甄别。用网商银行数据科学家们的话来说就是,依托大数据的分析来给用户画像,网商银行可能比用户自己更了解用户。你何时需要贷款,有否能力偿还贷款,网商银行根据积累的大数据和建立的风险模型,可以实时甚至提前做出判断。网商银行的这些能力也继承自蚂蚁小贷,完成依靠数据做风险甄别的蚂蚁小贷,一直把不良率很好地控制在1.5%以下。

   在大数据这个“超级大脑”的帮助下,给你放贷款的将是机器,而不是人。未来在网商银行贷款,流程可能是这样的,3分钟在电脑上填写并提交贷款申请,1秒钟之内贷款发放到你的账户,过程中零人工干预。

   再来看一下传统的线下贷款业务流程,先通过营销去发现贷款用户,然后由信贷员上门做调查,回来之后准备材料,继而拿着材料上会,由客户经理和风险经理通过详实的调研和材料证明可行性,期间需要多人审批,最后由行长签字同意发放,这样一个流程最快也要72小时。

   因为没有人工干预,做决定得是机器和大数据,网商银行判断用户的标准毫无功利之心——规模大小不是问题,有无信用才是关键。流程的差别也导致单笔贷款的成本相差巨大,网商银行每发放一笔贷款的成本不到2元钱,传统的线下贷款单笔成本则在2000元左右。

   云上的银行让金融变得不一样

   在云上整体入驻的有保险、有基金、有券商、有小贷公司……这些金融行业中的部分机构已经将包括核心在内的所有系统都部署在云上。随着网商银行的开业,云上来了整体入驻新房客——银行。

   网商银行是第一家全部系统建在云上的银行。这样一个首尝螃蟹的举动,让银行业告别IBM[微博]的服务器,Oracle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从设想变成了现实。以往的银行系统是以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式IT,因为云计算,网商银行的系统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交互式IT。

   如果将银行IT系统购置的大型服务器,比作是一头能力巨大的大牛在拉车的话,云计算则是把数量众多的小牛串在一起拉车。大牛能力超凡,价格也十分昂贵。缺点是灵活性不足,只要负载的重量稍微超出大牛的能力,就需要再买入同样的一头大牛。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某大行从1999年开始,连续15年在系统方面的投入都超过了50亿,这样的成本远非中小型的金融机构所能承受。云计算则不然,它串联的是普通PC机,单个成本低廉,如果负载的业务量超出成承载能力,根据需要租来几头廉价的“小牛”加上即可。

   如此比较起来,跑在云上的银行系统,不仅能力上可扩展性更强,成本也要低得多。以单账户成本为例,国内大银行一个账户一年的IT成本大概在50元上下,小银行则在80到100元之间,而网商银行这一成本则在1元以下。IT系统成本高,也是一些银行对小额账户收取年费的重要原因。再从银行最日常的支付业务来看,银行每笔的成本在几毛钱,而跑在云上的网商银行只需要不到两分钱。技术优势及其带来的成本下降,成了网商银行可以去大力拓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基础。

  网商银行的技术基石——蚂蚁金融云

   浙江网商银行是中国第一家完全跑在“云”上的银行。网商银行系统由蚂蚁金服专家团队自主研发,将最先进的核心银行系统思想与互联网金融理念相结合,采用全分布式的金融架构,完全基于蚂蚁金服和阿里云[微博]自主研发的金融云计算平台、移动互联平台、金融大数据平台和OceanBase数据库开发。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通过蚂蚁金融云技术成功地自主研发了网商银行系统,充分证明蚂蚁金融云具备高度的业务扩展性,足以支撑银行核心级别的复杂金融级业务。

   跑在“云”上的不仅仅是网商银行。金融云已经帮助数百家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征信、微金融等各个金融行业的系统升级到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上,高效、稳定、低成本地服务于数亿客户。目前“云”上已驻有芝麻信用、天弘基金、众安保险、蚂蚁小贷等不同金融业态的用户。这些实践充分证明了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可行性,并且沉淀了一套完整的、自主可控的金融级云计算、大数据与移动互联技术平台,以及从传统技术向新一代技术升级的丰富经验。

   蚂蚁金融云覆盖了金融业务系统研发、运行与管理所需要的整套技术服务,包括金融级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IAAS、平台即服务PAAS、数据即服务DAAS、移动互联即服务MPAAS等,未来还会推出面向各个金融行业的业务基础组件云服务平台BPAAS。这些服务大大降低了分布式环境下金融系统的研发与管理的难度,同时将金融级系统标准的安全性、一致性、连续性、可靠性等特性,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高度并发、随时在线、实时互动能力,集成为技术平台的基础能力。“上云”的金融机构,只需要付出远低于传统金融技术的成本,就能够拥有处理高并发金融交易、海量大数据处理的能力,大大提升了金融业务创新与风险控制的能力。

   卓越的“云+端+数”能力,让蚂蚁金融云足以满足金融行业严苛的技术要求:

   1、“云”Cloud:通过自主可控的技术、大规模分布式金融计算架构、金融级数据库OceanBase,搭建可弹性扩展的海量并发金融交易系统;

   2、“端”Mobile:以稳定、高效、创新的移动互联技术,整合新一代生物识别技术,带给用户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体验,帮助金融机构快速触达海量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3、“数”Data:以海量大数据处理能力为基石,提升金融机构的客户洞察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实现金融业务的数据化运营。

   目前,蚂蚁金融云已经在多项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正是基于蚂蚁金融云,支付宝[微博]的实时支付处理峰值能力达到数万笔/秒;支付宝钱包支持数亿活跃用户与每天数千万笔的移动交易;支付宝大数据平台具备EB级的数据存储能力,每天深度分析处理数百PB的海量数据。

   “科技想象力、金融创造力”是蚂蚁金融云的梦想和情怀。身处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涌动的DT时代浪潮之中,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在积极转型、努力拥抱新思想、新技术。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蚂蚁金服联合广大合作伙伴,借由金融云技术平台建立起超越简单竞争、跨越单一机构、符合金融行业要求、服务于广大金融合作伙伴开放技术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为金融业务赋能,共同打造一个全球化的开放金融生态,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

文章关键词: A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网上骂人有风险:崔永元方舟子均名誉侵权
  • 体育刘翔离婚 中超-恒大平国安夺半程冠军
  • 娱乐李威前女友晒旧照:我就是被你玩过的婊子
  • 财经中石油拟出2亿元为大连溢油事故埋单
  • 科技女子告苹果软件不可卸要求重设计系统
  • 博客南宋的国力真的像传说中的那么弱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第四批虚假大学名单发布 高考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叶檀:证监会李志玲不是第一个
  • 水皮:刘姝威砍旗不怕影响万点论?
  • 肖磊:推动股市上涨的利好站不住脚
  • 齐俊杰:取消存贷比6万亿也出不来
  • 易宪容:A股暴跌后政府的维稳性
  • 马跃成:这几年楼市调控的那些成就
  • 董少鹏:改革牛与盲目看多不是一回事
  • 叶檀:中美妥协是进入自贸时代的钥匙
  • 凯恩斯:刘妹威不懂投资 乐视网低估
  • 郎咸平:用股市稳增长让经济更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