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忙“出海” 优势在哪?

2015年04月29日 19:59  中国产经新闻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梁文艳报道

  国产手机进军海外掘金之旅进一步加快。

  据工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2014年全年生产手机16.3亿部,同比增长6.8%,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16.4个百分点,国内手机整体出货量有所下降。上述数据的发布意味着目前国内手机竞争激烈,除了分食国内市场这块蛋糕外,“扬帆出海”到更广阔的海外寻找市场也显得尤为关键。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联想、中兴、酷派、金立、TCL[微博]、vivo等国产品牌手机在海外都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过去的三年,随着3G和智能手机普及,国产手机行业迎来了第二轮‘春天’,中华酷联四家厂商已进入全球出货排名前八,国内市场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与2010年的2G时代相比,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在4G时代的技术差距大为缩小,这也加大了国产品牌走向海外的决心和底气。” 博隆资讯分析师朱翔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服务与品牌是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手机在海外发展可以说每一个品牌对于自身都有独特的定位,因而也就有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行业分析师覃思林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中,比较有竞争优势的国产手机包括:华为、联想、小米、TCL。

  “随着国产手机相继迈出国门,能否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显得日益重要,而其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渠道建设是保障,品牌销售是基础。”覃思林对记者说。

  据记者了解,目前华为LTE核心专利占据了接近全球总量的25%,这在中国企业里是绝无仅有的,给华为在未来手机领域里的竞争力提供了保障。此外,近两年来,华为在欧洲市场砸进大量广告宣传,也让用户慢慢接受了华为的品牌。

  覃思林表示,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决定企业胜败的不在于价格竞争,而主要取决于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而联想正是借助在PC行业的品牌优势,海外手机业务可谓顺风顺水,联想从谷歌[微博]手中收购摩托罗拉[微博],也得到了摩托罗拉多年的销售渠道和几千项专利。

  尤为一提的是,以互联网直销的渠道模式,提供高性价比手机,抢占新兴市场,是近年来小米公司迅速开拓海外市场的核心。

  专利、质量、渠道、本地化依旧是难题

  中国手机厂商海外扩张过程中虽然表现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一面,但遇到的问题也是客观存在。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小米进入印度市场后,便遭遇了爱立信[微博]专利侵权的指控。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新德里高等法院通过了爱立信申请禁止小米手机[微博]进口并销售的请求,这意味着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拓展遇上了“拦路虎”。

  覃思林对记者说,对于专利问题,最突出的案例是HTC与苹果爆发的专利大战。HTC经此一役后元气大损。因此,中国手机制造商有必要保护自己拥有的专利权,建立一个“专利库”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拥有如此后盾能减少不必要的官司,同时方便出售与交换专利,避免纠纷。

  其实,不仅是专利问题,质量问题同样不可忽视。有业内人士称,在欧美消费品市场,中国、日本、韩国等企业都因质量问题摔过跟头,欧美运营商对手机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并且一旦出现问题,很可能直接被拉入供应商黑名单,直接出局。

  据了解,美国运营商在品牌、质量、售后、元器件、生产线甚至环保等方面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门槛相对较高,国产手机企业需要在“敲门”之前做足功课;而印度、非洲、东南亚市场与中国五六年前的状况很像,处于2G向3G、功能机向智能机过渡时期,公开渠道占比非常大。

  “海外市场状况千差万别,如美国市场销售的智能手机会与Facebook、Google+、WhatsApp等本土互联网公司合作,而不是简单内置;印度等运营商则会希望与终端厂商合作推出本地化金融或者农业服务。对于国产手机企业来说,国内的经验一定不能进行照搬照抄,需要重视本地化合作与运营,提前做好功课。”覃思林进一步强调。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独家:东航客机飞7小时绕30圈降落尼泊尔
  • 体育火箭4-1小牛晋级第二轮 马刺3-2快船
  • 娱乐冯小刚三刀揭短汤唯:抽小烟贪吃智商低
  • 财经国资委称央企合并报道未向其核实
  • 科技手机选购调查:越有钱越舍得买手机 全文
  • 博客为什么中国人说英语比较难听?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奶茶妹妹另类师弟弃名校环游世界读大学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齐俊杰:证监会为什么老跟牛市过不去
  • 叶檀:拉高股市与定向QE是为地方债
  • 尹中立:股市繁荣难解融资难和贵问题
  • 徐斌:央行总在关键时候顶“牛”
  • 许一力:政治局会议可能出新刺激政策
  • 朱大鸣:应当高度重视高利贷危机
  • 冉学东:中国式QE和人民币汇率的困境
  • 叶檀:股市的杠杆噩梦
  • 朱大鸣:央行直接放水是福还是祸
  • 李锦:“央企合并潮”的是是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