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0美元到5.5万美元的经济密钥 新加坡:法治和精英治国

2015年03月25日 22:05  华夏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赵灵敏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各国领导人发出唁电称赞他的功业,所引发的反响,远远超过了新加坡的人口和疆域所应有的影响力。李光耀的重要性,一方面来源于他对民主、治理、全球化等世界事务的洞察力,直言不讳的表达方式,这虽然有时让人不舒服,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他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来源于在他治理下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一个在1959年人均GDP只有不到400美元的弹丸小国,没有任何资源,连淡水都要进口,是一个“没有明天的国家”,却在一代人的时间里从第三世界跨越到第一世界,到2014年人均GDP达到近5.5万美元,增长了100多倍,位列世界第8位。应该说,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笔者并不同意因为新加坡很小,所以其成功就没有意义的说法。事实上,小国的成功并不是必然的,这个世界上混乱不堪的小国比比皆是。过去50年,新加坡经济经历了5次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从而使经济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形成新的飞跃,而这一切,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全盘擎画。新加坡的成功,表面上看是其经济转型升级战略的成功,根本上则是新加坡法治和精英治国理念的成功。

   新加坡独立之初,李光耀认为:“反正新加坡也没有天然资源可供跨国公司‘剥削’,有的只是勤劳的人民、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决心做到诚实称职的政府。我们的责任是为新加坡200万人提供生计。如果跨国公司能让我们的工人获得有报酬的工作,并教授他们技能、工程技术和管理的技巧,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争取过来。” 由于工业基础落后,当时的招商引资根本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几乎是有什么就招什么,能招到什么就招什么。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沿海城市一样,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成为当时新加坡的选择。为了游说美国企业进驻裕廊工业园,李光耀曾亲自访美向美国商人讲述新加坡从小渔村开始的奋斗史。

   从1970年代末开始,新加坡政府推动制造业转型,并开始淘汰传统的低端产业,把它们转移到亚洲邻国,而在本土集中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使新加坡进入了所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新一轮向电子、化学、机械以及运输设备制造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型。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政府又开始着力打造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但在亚洲,与伦敦时差8小时左右并且具有成为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基础条件的地区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在学习借鉴瑞士金融机构为客户严格保密等做法的同时,努力打造优良的健康医疗和子女教育环境等配套性设施,以此吸引更多的全球高净值人士。最终,罗杰斯这样的美国投资巨头选择居住在新加坡,而因为税制的简便,连Facebook联合创始人萨维林也在2012年移民新加坡。

   很多人认为富裕的新加坡基本上是靠银行和购物中心支持经济,事实恰恰相反。新加坡制造业和工业约占该国GDP的30%,新加坡有在代工业仅次于富士康的伟创力,有世界第三大石化基地,有世界第二大的海洋工程设备制造业。尽管跨国公司创造了新加坡40%的GDP,但其他60%的GDP大多是由中小型企业构成。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再从民营小企业到跨国大公司,新加坡经济多元化有助于该国在全球经济萧条中得以分散风险。

   在李光耀1990年卸任时,新加坡的人均GDP是12700美元,其后分别在1994、2006、2010、2011年突破了2万、3万、4万和5万美元,间隔越来越短。这说明新加坡近年来的经济转型是很成功的,已经牢牢地在一些高附加值的产业站稳了脚跟。

   新加坡经济的成功,离不开强势的行政主导。对此李光耀就曾做过解释: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政治,政府必须廉洁高效,否则将难以在全球化的竞争时代生存。不过,新加坡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比如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时候,它一般会出台一系列税收、补贴政策,而不会以指令性规定直接干预。在新加坡经济起步初期,企业需要快速建设厂房,需要税率优惠等等,新加坡政府就会在这些方面及时给予企业提供帮助;企业在迅速发展后需要高素质人才,政府就及时推出各种教育计划;要发展高科技,新加坡政府就先投入资金建造研发机构和设施,吸引相关人才,营造科研氛围,进而吸引私企注资。

   另外,新加坡政府最着力的是打造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府和公务员,以及人人平等的法律体系。新加坡实行精英治国,最好的人才都被吸纳到政府里被授以高薪,同时对公务员操守的要求近乎偏执,政府的廉洁高效举世闻名;李光耀在剑桥大学接受了法律教育,又做过律师,因此虽然强势,但施政仍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在新加坡,什么是政府该做的,什么是企业和社会该做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应该说,这些是新加坡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国家的根本原因。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产业经济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郭正钢之妻被指诈骗5亿 怀孕后逼婚上位
  • 体育C罗战巴萨爆粗口 因诺坎普手势恐禁赛
  • 娱乐葛荟婕再轰汪峰:旧事抖出来你受不了
  • 财经国家电网两位高管22500元公款宴请被处分
  • 科技国务院普查全国政府网站:对不回复零容忍
  • 博客金扫帚奖:杨幂获最令人失望女演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各地区最佳大学排行榜 报考首选前五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水皮:全通教育是只猪 创业板多杀多
  • 钮文新:要当心创业板 留一半清醒
  • 李大霄:所谓高成长大都是美丽童话
  • 凯恩斯:创业板估值泡沫有理 不可怕
  • 易宪容:银行业已告别利润高增长时代
  • 冉学东:商业银行的利润拐点真的来了
  • 徐斌:楼市泡沫后注定是股市泡沫
  • 向小田:泡沫中的A股生存法大提示
  • 余丰慧:公积金新政不能止于贴息商贷
  • 宋清辉:中国是亚投行的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