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一带一路”:
【区域·城市】如何经营好中国的“朋友圈”?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邹锡兰 何方竹丨北京报道
“我们大力拓展对外合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经同70多个国家和诸多的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我们的好朋友、好伙伴越来越多。”2015年3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在今年的两会上,“一带一路”无疑是最热的词汇之一,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词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三次提及,更是因为它几乎成为地方代表团小组讨论和外媒提问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秘书长张燕生对此解读称,“一带一路”的内涵是,新常态的中国用资本输出的方式进入到亚太和欧洲,构建贯穿欧亚大陆的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这是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5年提出来的一个能够影响全局,能够影响中国经济沿线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一个大的战略思路。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署有关备忘录,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亚投行的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支持亚洲的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被外界视为将为“一带一路”提供重要资金支持。张燕生透露,目前,亚投行将投资1000亿美元,要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长期维持工具,这部分钱,中国人将用的很少,更多的是用于与“一带一路”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建设,中国的合作方使用,将用于与交通、电力、通讯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项目。
而在2014年底,丝路基金也宣告注册成立。丝路基金发起人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投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开行等四家机构,首期出资100亿美元,其中外管局管理的外汇储备、中投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开行分别占比65%、15%、15%、5%,初期规模计划400亿美元。
在全国政协副主席、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看来,丝路基金并非是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而是会更注重合作项目和所在国国家的产业项目需求,偏重股权投资。 “我们希望别人把它看作是一种PE,但是比一般PE回收期限要更长一些。”周小川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张燕生还说,“一带一路”的总体规划将很快公布,其中将会包含一系列标志性工程的项目清单。政府将为民企参与“一带一路”搭建更多平台,例如“一带一路”相关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造民营企业跨境生产和贸易平台,提供跨境金融融资、供应链以及人才服务。
中国近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正一步步转化为企业和政府的对外投资,用资本输出的方式把商品、资本和服务提供给“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也为我国部分产能过剩的领域找到了释放的路径。
在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还能发挥什么作用,企业又应当如何利用这个契机,搭上快车,经营好国家的朋友圈呢?《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问题采访了代表委员。
p61-1 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I 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一带一路”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大手笔
毫无疑问, “一带一路”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周边外交的大手笔。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的外交地位也在凸显,大国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倡议,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四国期间,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中提出的。同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之后,有关“一带一路”的倡议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与热议。
目前,不仅得到了沿线各国和国内沿线省份的呼应,国内31个省份都把这一战略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中国要参与构建地区到全球的秩序,上面要有顶层设计,下面则要有战略支撑。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配套工程,“丝路基金”已经开始运作。这是截至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唯一一个配套的专项基金,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具体建设上能否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大的资金流量,需要市场来检验。
特别要指出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总数达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3%与29%。沿线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它们普遍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当然,我也要给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个醒,不要以为出国就能挖出金娃娃,要吸取以前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要了解当地国情。
“一带一路”涉及东南亚11个国家、中亚5国、蒙古国和俄罗斯,还有东欧16国,西亚、北非十几个国家以及南亚国家。目前,我国和相当一部分国家之间贸易额和相互投资额低于10%。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需求,目标重点都有区别。在未来国内区域如何融入到“一带一路”中,是各地应该仔细思考的事情。
p61-2 中: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I 摄
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摄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民企融入全球化也需要国家背书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中国企业全球化生存,已变成了“新常态”。
从一个企业工作者角度,深感未来中国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依赖更积极的全球化思考,必须在全球市场中利用中国优势找到自己的位置,主动整合不同国家、地区的差异化资源,并将这些整合后的资源带回中国,提升我们竞争力。
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一是要“走出去”,二是要“引回来”。融入全球是个互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会儿“引进来”,一会儿“走出去”。出去的目的是为了和优质项目结缘,更好地回来。我们在海外的投资,包括健康领域、保险领域,都非常希望能够引回国内,在国内加快发展。
在政策上,建议国家给予企业“走出去”更多鼓励和支持,包括立法规范、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支持、自贸区创新实践以及相应税收优惠等。在法制上,建议要加快制定并实施《境外投资法》,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的主体、程序和权责,将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民企的,改为单一部门备案制。在落地上,建议在自贸区内开通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引回来”发展的绿色通道,尤其在金融、大宗商品、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等领域给予此类企业更多支持,吸引和鼓励中国企业全球整合资源要素后回国发展,服务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
目前,我国企业应对东道国复杂政治社会关系的能力普遍较差。恳切希望政府参考国际经验,加大对民企海外投资的服务和支持。一是进一步强化国家和领导人支持民营企业融入全球的背书作用。二是商务部、驻外使领馆继续加强针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与服务机制的建设。三是加快具备全球能力的本土投行、咨询、律所、公关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综合东道国政策、法律、文化、投资环境等信息,给予企业海外投资指引和示警。
p61-3 右:全国人大代表、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
全国人大代表、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
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华融赴港上市是“走出去”重要步骤
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也将在2015年进入全面实施的重要阶段。
2014年底,我国政府设立了高达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即表明中国将鼓励更多企业在该基金规划的“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进行项目竞标和投资,尤其是中亚、中东、欧洲、南亚、东南亚等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与此同时,2014年底,华融也在宁夏设立了华融西部开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贯彻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举措。
2015年是华融预期在香港上市之年。华融选择在香港上市,也被外界看做一个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步骤。对于华融来说,上市与国际化战略是一致的。在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号召下,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化业务,稳步推进由国内业务为主向国际国内业务并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潮流。
在未来,我们还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考虑在亚太新兴市场、欧美发达地区等全球范围内开展投融资业务,帮助境内外客户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p63-1 左:全国人大代表、国际玻璃协会主席、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
全国人大代表、国际玻璃协会主席、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
国际玻璃协会主席、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董事长彭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建需求巨大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不仅可以化解国内产能过剩,也将促进我们的这些企业走向大市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重大举措。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其中集中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行业。而“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西亚、非洲、拉美等很多国家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其中,阿拉伯国家钢需求的90%需要进口。基建需求仍然巨大,市场潜力不可低估。而印度、西亚和独联体国家基建需求大,我国出口的玻璃在当地很受欢迎。
目前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在窑龄、品种、质量、能耗、环保等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逐步满足建筑、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高端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这些行业的垄断,还可以当做助推器,让光伏、钢铁、玻璃、水泥等产能相对过剩、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带动装备、技术、资本及劳务输出。
建议国家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相关配套政策,纳入国家战略专项支持计划,在政策扶持、资金信贷、人才引进、在所在国发展等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体系,探索创新制度模式,加快营造引导企业产能向境外转移的政策环境。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
但是,由于产能过剩企业往往效益不佳,走出国门的投资压力更大。以往走出国门为国外做工程总承包,工程投产后则服务结束,不能共享生产线投产后的收益。建议国家拓宽外汇储备运用渠道,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国家资金以参股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交由走出去企业代管,待项目投产盈利走向正轨后,再择机退出。
p63-2 右: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风电董事长张传卫
全国人大代表、明阳风电董事长张传卫
明阳风电董事长张传卫:新能源将点亮“一带一路”
2015年的两会,我关注如何在“一带一路”上开发新能源。在广东代表团讨论中,我围绕“一带一路”进行了题为“用新能源点亮丝绸之路”的发言。我提议把青藏高原、陕北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在广东沿海发展海上风电,并利用现有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优势,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向全球输出新能源装备、技术和资本等。
中西部地区的突出特点就是能源基地,尤其是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条件来发展新能源产业。能源是“一带一路”战略中最具操作性的产业,可以充分释放“一带一路”的政策红利。
首先,目前“一带一路”规划中所涉及的14个省区市中有9个位于中西部,国家从基础设施、财政扶持、人才培养就业、对外开放等多方面予以更多扶持,有利于增强这些中西部省区市的发展潜力。
其次,通过融资租赁、经营性租赁来实现,重点从化石能源开发,转向太阳能、风、火、水、气清洁能源开发,向东部地区输送,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输送,那么,我们将解决能源战略问题、需求问题。
第三,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生态策略、开发新能源对于保护我国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新能源的发展在未来5年可能更加轰轰烈烈,对社会带来的变革绝对不亚于互联网,尤其是这次一定能够点亮新丝绸之路!
外媒眼中的“一带一路”
印度报业托拉斯驻华记者法尔玛:
我已经连续5年报道中国两会。作为中国的邻国,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政策都将对印度产生重要影响。今年最关注的是中国的经济新常态和“一带一路”战略,尤其是如何和印度进行合作,两国双赢将成为我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
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兼总主笔钱丰: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国际区域合作战略,实际上同样能带动中国国内各省份、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大批中国企业都能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此外,中国政府还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
“一带一路”将推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沿岸沿线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贫穷的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国家急需发展,摆脱贫穷状态。在所有大国中,只有中国才有能力实施大规模的发展计划,帮助它们发展。
法国《回声报》刊文: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多重目标。一是通过带动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二是开辟向欧洲出口的更快捷的铁路线路;三是使中国更好地利用中亚地区资源;四是从长期看,通过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和安全合作,缓解中国西部的安全难题。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
在国内增长放缓成为“新常态”、海外前景不确定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情况下,中国的工业冠军企业正急于寻找新业务。这些企业往往是地方上最大的雇主和纳税人,中国预借“一带一路”提振钢铁工业!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