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成效显著 平安银行2014年净利润逆势增长30%

2015年03月14日 01:12  中国经营报  收藏本文     

  GG

  3月12日,平安银行公布该行2014年年度报告。2014年,平安银行利润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净利润198.02亿元,同比增长30.01%;拨备前营业利润412.57亿元,同比增长53.69%,拨备前利润比2012年增长了近一倍。经过变革、创新、转型、发展,平安银行在业务规模、盈利能力、产品服务、经营效率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存款增速持续两年领先同业,利润快速增长,中间业务取得长足进步,经营效益实现质的提升。

  盈利能力领先市场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2014年,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平安银行应势而变,把业务结构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主攻方向,调整客户结构、资产负债结构,创新获客渠道,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与依法合规经营;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为支撑,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新金融,锻铸核心竞争力,各项业务均实现了跨越式的进步。

  2014年,该行资产总额21,864.59亿元,同比增长15.58%;净利润198.02亿元,同比增长30.01%;拨备前营业利润412.57亿元,同比增长53.69%,拨备前利润比2012年增长了近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提速给银行传统业务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平安银行通过灵活调整负债业务管理政策、引导负债结构优化、平台获客等方式,使得存款连续两年快速增长,增长速度领先市场。

  截至2014年底,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5,331.83亿元,较年初增加3,161.81亿元、增幅25.98%,增量为2013年全年增量的1.6倍。

  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再创新高。2014年,该行非利息净收入203.61亿元、同比增长77.04%,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由2013年的22.04%提升至27.74%,投行、托管、票据和黄金租赁等业务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

  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商业模式引领创新

  在“跳出银行办银行”“跨界整合”“融资+融智”“平台获客”“全产业链经营”等贯穿平安银行的创新思路下,平安银行推出的众多融合综合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特色的业务与服务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与肯定。

  平安银行传统强势业务贸易融资通过联盟获客及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在业界再次领先,全年授信余额4,432亿元,较年初增长20%;贸易融资年发放额9,498亿元,同比增长16%。“金橙保理商俱乐部”已吸纳会员190余家,占全国商业保理公司数量一半以上;“商业保理云平台”上线保理商客户261户,平台累计结算量122亿元。

  2014年,对公条线全力打造的互联网门户“橙e网”,将产品研发、平台建设与新业务拓展融为一体,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截至2014年底,“橙e网”注册客户近22万户,以“橙e网”为中心的各项公司网络金融业务发展迅速,新增日均存款1,323亿元,总收入超过65亿元。

  在零售互联网门户方面,借助集团综合金融优势,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O2O等创新业务模式的探索,以“口袋银行”和“平安橙子”为主要的移动入口,打造“客户资源整合、业务整合、数据挖掘及在线销售导向”的互联网经营平台。截至报告期末,个人网银客户数734万,手机银行客户数达540万。

  事业部方面,早期成立的事业部均开始显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交通金融事业部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存款余额771亿元,管理资产余额1,277亿元。

  地产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398亿元,贷款余额712亿元,管理资产余额1,446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

  能源矿产金融事业部存款余额393亿元,贷款余额498亿元,管理资产规模1,514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

  小企业金融事业部管理的贷款余额1,091亿元,较年初增长25%。贷贷平安商务卡持续快速增长,2014年末客户数80万户、同比增长128%;授信客户数18万户、授信余额 654亿元;贷贷卡存款余额165亿元、贷款余额超过448亿元,分别增长203%和646%。

  加大拨备及清收力度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2014年,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整个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承受了来自产业转型和经济减速的双重压力,也使平安银行的资产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201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105.01亿元,同比增长39.25%;不良率1.02%,上升0.13百分点。同时,关注类贷款有所增长,但整体不良率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该行新增逾期贷款大部分有抵押品,并已分类制定清收和重组转化方案,截至目前整体风险可控。

  平安银行已不断加大拨备及清收化解力度,提高风险抵御能力。2014年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50.11亿元,同比增长117.87%;拨贷比2.06%,拨备覆盖率200.90%。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经济投资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香港9人辱骂围攻内地游客被拘捕
  • 体育NBA欧文57分骑士加时逆转马刺 火箭连败
  • 娱乐葛荟婕斥汪峰经纪人为维护声誉致电葛母
  • 财经楼市时隔6年再遇窗口期:迎第4轮刺激政策
  • 科技央视315曾曝光的科技企业现在咋样了?
  • 博客陶短房:香港反水客粗暴行为无异于自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非985、211毕业生就业遭遇学校歧视?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冉学东:地方债置换计划不是QE胜似QE
  • 任志强:当前楼市没泡沫
  • 杨玲:A股有望再次迎来普涨行情
  • 谢百三:牛市是中国1.4亿股民的春天
  • 叶檀:国企改革落子淡马锡模式
  • 郎咸平:中国版QE是否会卷入货币战争
  • 易宪容:资金入股市难说支持实体经济
  • 叶荣添:大盘半年内破4000 疯狂地买
  • 刘杉:地方债置换是种“庞氏骗局”
  • 向小田:地方债务置换不是中国式Q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