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地产已不是那个地产

2015年02月13日 00:18  中国房地产金融  收藏本文     

  赵轶鸣 发自上海

  在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喧嚣中,也许我们需要的则是黑铁般的冷思考。

  1月22日,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和摩根大通联合发表了一项城市经济研究排名,这份排名包括了全球300个大城市,在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城市的排名名列前茅。在经济表现最佳的前50个城市中,中国城市占了27个。这份排名是根据就业率的增长和人均经济产出做出。

  面对这份榜单,足以让不少地产人弹冠相庆,或许更多人的会再度弹起诸如黄金时代尚未过去、白银时代已经到来的老调。

  的确,回首刚刚过去的2014年,同过去的很多年一样,在不断的关于拐点的质疑声中,中国的房地产业界交出的则是一份同样傲人的答卷。所有的数据统计都在力图证明房地产依然是一个充满了前景和财富的行业。

  在最新出炉的中国房地产企业百强榜单中,冠亚军得主分别创下了销售额突破2000亿的历史新纪录,这个数字与此前千亿记录之间仅仅相隔了4年而已。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就如同一位知名地产商在上市成功的那一刻喊出的豪言壮语一般,“发展没有天花板”。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我们拨开所谓规模效应的光环,把净利润率作为指标,与诸如互联网行业进行横向比较的时候,却发现,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充其量只能算是惨淡经营。

  在2014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前十强企业公布的2014半年报中显示,净利润率最高的是中海地产,为21.8%,最低的是万达[微博]商业,只有4.2%,其余包括万科、保利、恒大、碧桂园在内的龙头房企,净利润率基本在10%到12%之间。

  而作为互联网行业中的龙头老大,阿里集团2014年度的财报显示,2014财年集团净利润率为44.57%。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比较不公平,阿里集团所在行业是方兴未艾的新兴行业,而中国的房地产业却已经经历了14个年头的大发展,利润率趋向一般化水平符合发展规律,遥想当年,在房地产市场最鼎盛的时期,哪一个开发商如果没有达到100%的毛利率,那基本属于智商有问题的那一种。

  但这样的质疑却恰恰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当中国房地产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和理性之后,开发商将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银行首席分析师曹远征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已经历史性地到了历史拐点,最重要的指标是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房地产不再像过去一样持续旺销、房价持续飙升。

  而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在一份报告中,也同样提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减速换挡期,房地产市场预期也发生一定变化,那种房地产市场全面繁荣,开发商拿地就赚钱,房地产投资收益飙升的时代显然一去不复返。即便在“限购”解除后各大城市房地产成交略有回升,但只能说随着此次楼市调控政策“见底”,此前持续“向下”的楼市将进入“缓冲期”,即使现在房地产市场完全放开,也难现当年火爆行情。

  我们无意于区探讨所谓的“观点论”,更不想去预测所谓的拐点来哗众取宠,我们只是希望,在千亿,两千亿的数据面前,在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的喧嚣中,能听到更多冷静的声音。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财经新闻国内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专车司机谈出租车:你们不好好把握饭碗
  • 体育NBA全明星给你好看 哈登汤神同首发
  • 娱乐尹相杰因涉毒被提起公诉 穿囚服受审冷静
  • 财经周小川执掌央行首遇通缩在想啥
  • 科技盘点运营商落马高管:哪些岗位最危险
  • 博客专访梁文道:我在香港被骂作“港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南科大首届毕业生超半数被世界名校录取
  • 叶檀:帮地产去库存不如直接去行政
  • 水皮:货币政策勿作茧自缚
  • 沈建光:人民币急需摆脱强势美元之困
  • 慕容散:马云证监会演讲是求监管
  • 易宪容:央行降准能否惠及实体经济?
  • 陈思进:世界经济正处于大衰退的边缘
  • 管清友:央行货币宽松进行时
  • 钮文新:央行货币政策明确转变?
  • 洪榕:炒股会是今年春节的流行词
  • 朱大鸣:央行为何不提抑制投机性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