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王延锋
下周一(9日),上证50ETF期权交易试点将正式开展,中国证券市场朝着制度健全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在我国试点股票期权,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和价格发现机制,有利于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机制,降低市场波动,有利于培育机构投资者……”证监会[微博]如此描述股票期权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意义。
投资者的疑问并没有完全消解。期权会对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促其更加稳健还是愈发波动?投资者该如何利用期权,用于保险还是用于投机?
资深证券分析师吕爱文向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期权上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将使我国资本市场更加成熟。他同时提醒投资者:“这是一个双重性质的市场。操作得当,期权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甚至获得巨额利润。操作失当,投资者会输得干干净净。”
双重属性
对于期权的功能,有人说是保险,因为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也有人说,期权是高杠杆的投机工具,可以以小博大,获得巨额利润。在吕爱文看来,期权是保险还是杠杆,不在于期权本身,而在于投资者怎么用。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期权是一种通行的风险管理工具。目前,除我国沪深交易所外,全球排名前20名的交易所中均有期权产品。我国资本市场也已经有多种风险管理工具,如利用基金管理进行风险分散,利用股指期货进行风险对冲。而本次推出的股指期权,将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风险转移功能的金融工具。
“从期权的‘保险’功能讲,你买了这种‘保险’,在风险来临时,你可以将风险转移至‘保险’。如果风险没有来临,你就白白付出了‘保费’。”吕爱文形象地解释道。
以股指期货为例,如果投资者在3000点做多一手股指期货,为了防止自己判断失误而出现股指期货不涨反跌,他可以买入一个3000点位的看跌期权。此后,如果股指期货上涨,投资者将在股指期货上赚钱,但期权失去价值,相当于付出了保费。而如果股指不涨反跌,投资者在股指期货上会亏损,但他可以依靠期权在3000点行权卖出,从而对冲风险。
在这种“保险”式的操作中,期权与期货是反向头寸。也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做多,那就在期权市场上买看跌期权;如果投资者在期货市场做空,就在期权市场买看涨期权。上交所[微博]本次推出的期权是上证50ETF期权,其操作模式也是类似。如果投资买入上证50ETF,为防止其价格下跌,可以买入一个对应的看跌期权规避风险;若要融券做空上证50ETF,可买入看涨期权。
在这种模式下,期权操作的风险很小。因为买入期权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其在对应期货、指数基金方面的头寸。投资者们只会盼望在期权上做错,而在对应的期货、指数基金等方面获得利益。相当于付出“保费”而没有发生事故,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没有对应的头寸,单纯买卖期权,将是一种风险巨大,同时也可能一夜暴富的投机。
与期货等操作模式不同,期权的杠杆率是变动的,甚至是没有限度的。但杠杆率越高,就意味着风险更大,投资者一旦看错方向,很可能血本无归。
“比如现在上证50ETF价格是2.3元,投资者买了2.3万元的看涨期权。但如果到了行权日,上证50ETF没有上涨,则投资者购买的期权便没有了任何价值。也就是说,投了2.3万元,短时间就可能亏得干干净净。”吕爱文说。
更加稳健还是波动加大?
“降低市场波动”、“培育机构投资者”,这是证监会对推出股票期权的评价。但同时,这更是一种期盼。
吕爱文认为,期权是健全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举措。随着包括期权在内的做空机制的完善,股票市场的长期走势将更加稳健,但短期可能加大波动。
长期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单边市,投资者只能做多赚钱,股市下跌则所有人赔钱。在这种模式下,投资者都拥有不断推动股市走高的利益驱动,暗藏的则是股市非理性上涨后的暴跌风险。
未来,随着做空机制的完善,多空双方互相博弈,投资者将更加理性。在期权推出之后,国内股市将有股指期货、融券、期权三种做空机制。吕爱文认为,“做空机制在增加,但仍不够健全,在多空博弈的过程中,空方可以利用的工具要少得多。在未来,股指期货、期权等会继续扩容。只有多空双方站在平等的地位,市场的估值才能够更加理性,避免出现过度狂热的行情,这将有利于股市的走势在长期更加稳健。”
但从短期来说,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的波动会加剧。“以前是单边市,现在有了多空双方的博弈,这将增加股市日常波动的程度。而且,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股票期权,都带有很强烈的杠杆作用,这也会增加波动的空间。”吕爱文说道。
市场对于股票期权的另一个期盼是形成“机构市”。“期权的推出,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投资交易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将更需要专业的机构投资者,且更利好于量化交易投资。”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对导报记者说。
但无论是降低市场波动,还是培育机构投资者,都还需要一段时间。“期权刚刚推出,只有一个标的。而且,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上交所对投资者门槛、持仓量等方面都有较多限制。虽然这是一个重大的机制,但其对市场的影响还需要观察。”吕爱文说。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经济 产经 新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