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规模投资再开启

2015年02月05日 22:34  中国产经新闻报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马秋爽报道

  2015年刚刚过去一个月,各地方的投资盛宴就悄然开启。

  2月1日,四川省推出总投资近3万亿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而这并不是近期上马的第一个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福建、湖北、湖南、河南等都公布了上万亿投资计划,安徽、宁夏、贵州、广西、新疆、云南、江苏、浙江等省份今年投资预计也达数千亿元。

  据粗略统计,目前14个省份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总规模已经超过15万亿元,这一数字超出去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投资项目集中在交通、能源、农林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民生等领域。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至7.4%,财政增速跌至个位数。从今年一月份的数据看,经济下行压力依旧明显,财政增速再攀两位数的可能性不大。此外,国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规范日益严格,城投债受到较大的限制。那么,地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计划,资金是否存在缺口呢?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资金缺口来看,社会资金还是比较宽裕的,比如城乡居民的储蓄金额有40多万亿。

  温来成进一步指出,目前中央文件已经明确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剥离政府融资功能,再不能依赖城投债,而地方政府又要拉动经济增长,那么,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与去年相比,规模将会增大。另外,投融资平台剥离了政府融资功能后,一是将要面向市场化经营,二是要搞公私合作(PPP模式)。这样的话,企业债券的发行也将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也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然而,地方债务规模的不断增大也会带来一些隐忧。温来成表示,就目前情况而言,局部地区会出现支付危机。当前,有一些县市已经出现债券项目到期、款项不能及时回购、被告上法庭的事件。这些情况的存在,加剧了政府支付危机情况的出现。

  除了资金来源问题外,温来成表示最关键的问题是经济下滑的时候,要依靠大规模的政府投资、金融政策(比如降准)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就表明我们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还是面临很多问题。

  依靠对基建、环保、民生等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来拉动经济并不是长久之计,经济长期健康稳定的增长还需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也是契合经济新常态着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的。

  可喜的是,在某些省份的投资计划中,已经传递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信息。湖北省今年要求确保完成投资2.9万亿元以上,重点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环保、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等;贵州省今年将会扩大对五大新兴产业的投资,并完成投资4600亿元,包括电子信息产业、医药养生产业、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使农产品加工业、文化旅游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等;在北京的投资规划中,“高精尖”产业培育也是重点项目投资的五大领域之一。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管理 产经 财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农办:转基因大有前途 中国不能落伍
  • 体育NBA库里51分勇士胜小牛 哈登27分火箭胜
  • 娱乐香港金像奖提名 汤唯赵薇周迅争影后
  • 财经央行年内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 科技微信封杀支付宝等应用:说好的开放呢?
  • 博客司马南:我和家人都没有移民美国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孩子语文考97分 班级倒数第一
  • 水皮:众专家高唱牛市一万点
  • 叶檀:央行全面宽松救市
  • 钮文新:降准最佳时机已经错过了
  • 冉学东:人民币如何避免信用崩溃
  • LifeTime:欧洲央行为何对希腊出重手
  • 水皮:A股行情在忐忑中发展
  • 张捷:分清信用崩溃与货币竞争贬值
  • 易宪容:央行降准 人民币会贬值吗
  • 马光远:降准时机不对 但是正确选择
  • 沈建光:降准降息的空间全面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