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创意文化传播CEO杨博智:3D“打”出新生意

2015年01月26日 15:55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卢华磊 摄影|吴文涛

  这是一个非常初级的行业,很多人将精力用在制造设备上。而杨博智则从使用体验入手,加入设计和营销,产生出一门新生意。

   假如你家里的炒锅突然破了一个洞你会怎么办?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去超市再买个新的。但生于1984年的杨博智不这么想,在他的设想中,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就应该从某个设计网站下载一个心仪的炒锅图纸,然后去门口的3D打印店亲手打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炒锅——和超市中批量生产的炒锅不同,这种订制式的炊具完全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任意设计。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在锅底打上你的名字。”武汉落地创意文化传播CEO的杨博智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他当前的工作就是为了满足此类消费者的需求。

   2012年底,杨博智和几个创业伙伴一起进入3D打印行业,他们设立了“记梦馆”——一个“3D照相馆”项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在全国设立了40多个实体店,拥有超过60个人像扫描点,服务人群达到数万人次,并且在2013年底拿到了A轮1500万元人民币的融资,按杨博智的描述,算是一跃成为“业内第一”的3D打印概念公司。

   “我们几个都是设计师出身,都喜欢设计,爱好摄影,我们就想能不能将设计和摄影结合起来操作。” 杨博智对《财经天下》周刊说。用户在“记梦馆”制作三维人像的体验类似于拍摄照片,工作人员用扫描设备将拍摄者进行立体扫描,扫描所得的三维画面转化成数字图像上传到电脑中,再经过电脑软件的矫正修改,这个图像就可以转输进3D打印机进行打印,最终消费者会得到一个缩小版的“三维照片”。和普通的照片不同,这次的照片不再是一张相纸,而是一个立体的人像雕塑。

   听起来这并不是一个复杂过程,就像用扫描仪将一幅图扫描到电脑后再打印出来一样。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杨博智需要先找到一台合适的“三维扫描仪”,他和创业伙伴一共搜集了7个国家的21款设备,最终选定一台原本用来“扫描坦克”的手持扫描仪。

   “我们需要那些能够在高强度的工作下还能保持稳定运行的设备,同时它输出的数据也要方便我们对接,数据的清晰度和精细度能达到我们未来模式升级的要求。”

   这个扫描仪还得保持较高的扫描速度。“如果扫描一个人像需要十几分钟,那么用户的体验就很不好。”最终,他们选中的这款扫描仪原本被用来扫描像涡轮叶片这样的“非标准件”,在大型设备的制造中,这种非标件往往需要单独开模设计,用这种扫描仪器扫描立体人形最快只需半分钟。

   “这是一个非常初级的行业,很多人都将精力用在制造设备上,希望研发更好的3D打印机,而我们则是从应用入手将我们的设计思路和营销思路结合到这种新技术上。” 杨博智说。

   在做3D打印之前,他开过一家设计公司,为快消公司做各类产品设计和品牌推广,他自认比那些一味研发产品的“工科男”更懂得如何“服务消费者”。

   2012年底,他和创业伙伴从美国进口了第一台3D打印机,花费了300万元人民币。这笔钱是杨博智从2008年创立设计公司以来积攒的盈余。

   “我当时定了一个底线,假如3D创业失败,赔完这笔资金就算了。”杨博智说他们当初的想法还比较孩子气,就觉得3D打印挺好玩儿,带着点儿玩票的性质。

   整个过程率性又仓促,他们那时候还在写字楼内办公,面对狭窄的电梯,这个庞然大物根本无法运送到办公室。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在楼下另租一个展览室。

  在还未曾正式营业的时候,这个展览室就迎来了不少关注,人们对这种“高科技玩意儿”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杨博智们每天都迎来数十批参观客人,一次次地给进店的人讲解什么是“3D打印”,以及如何打印出一个立体版的人物雕塑。

   不过为了接待参观者,他们的工作完全都被打乱了,整个项目停滞了半年。感觉到不妥后,杨博智决定开设专门的实体店铺来接待此类参观者。

   第一个“记梦馆”开设在武汉的江汉路步行街,那是武汉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之一,但让杨博智忧虑的是,初期进店询价体验的客户依旧是慕名而至的消费者,那些门口游览的旅客很少进来体验或者购物。

   深感“转换率过低”的杨博智改变了思路,他不愿意坐等顾客上门“拍照”,而是让店员尽量招徕路人进店体验扫描的乐趣。当人们看到自己立体的形象出现在电脑上时,总会带来一些惊喜。

   “对普通人来说,能直接看到自己的后脑勺,是一种充满乐趣的过程。”这种方式让“记梦馆”的产品转换率提高了2至3成。

   现在“记梦馆”项目已经拓展到第四代店铺,除了最初的“打印人像”之外,他们还开发了更多的“模块”。例如“小小造梦家”模块就专门针对儿童群体设计,孩子们可以在iPad上用三维软件自行设计各类物品,并最终通过3D打印机打成实物。

   虽然孩子们创造的“产品”很难称得上美观,但家长们往往都愿意为此付出金钱用来收藏这些“产品”。而杨博智更看重的是家长们在门店中的停留时间,此前人们即便是体验扫描乐趣,最多也就待几十分钟,而现在为了孩子们在这儿能安心玩耍,家长往往会在店内等待1到2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家长们会消费更多来打发时间。

   现在“记梦馆”的产品丰富了很多,还开拓了U盘、手机壳、吊坠项链等。无一例外,这些产品都贴着“个性化定制、专属于你个人的礼品”等标签。而杨博智目前也拥有超过60台3D打印机,在全国设立了两个3D打印工厂,可打印的材料超过1500种,包含塑料、石膏、金属等常见材料。

   “从商业模式上看,我们最大的优势在于零库存,人们订制了我们产品,我们再去生产打印,所以不会有任何的库存积压。”杨博智说。他现在也开始为店铺寻找新的加盟者,他们自建了一个O2O的新业态——线下利用实体店铺的扫描来接单,线上他们收取到三维影像之后在自己的3D打印工厂中打印生产然后快递寄送给消费者。

   而这还远不是他全部的梦想,在杨博智看来,3D打印的春天才刚刚开始。他还在尝试将3D打印推向更广阔的市场。2014年6月,他推出了一个嫁接在3D打印上的新项目——“意造网”和“记梦馆”这样针对普通消费者的定位不同,“意造网”的服务对象为那些更为专业的设计师和铸模企业。“这些人设计好自己的作品后就可以上传到我们网站,选择打印材料和尺寸,我们打印出来。”杨博智说,“‘意造网’的未来是一个连接在设计师和消费者之间的三维设计打印平台。” 按照这样的描述,未来的“意造网”可能就是上文所描述的可以下载炒锅图纸的“某个设计网站”。

   “实际上,3D打印可以想象的东西太多了,我们现在扫描了数万个消费者,如果这个数字扩大到数十万、数百万,那么我们还可以玩儿大数据了。”这是杨博智另一个彰显野心的方向,他希望这些包含了“人体形态、皮肤颜色、面部轮廓”的数据将会成为服装设计公司为消费者“定制个性化服饰”最得力的工具。

  杨博智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蓝海”之中。

文章关键词: 经济公司发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杨卫泽被中纪委带走前欲跳楼被摁住
  • 体育NBA-哈登37分火箭胜 詹皇34分骑士胜
  • 娱乐曝陈赫前妻怀孕8个月 点赞张子萱豪放照
  • 财经45天3提成品油消费税合法吗
  • 科技IBM否认裁员11万:仅裁不到1万
  • 博客陈赫回应隐瞒离婚:我错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人流现低龄化过半青少年性行为无防护
  • 金岩石:A股为何大起大落
  • 杨德龙:坚守蓝筹股 兼顾消费股
  • 叶檀:市场对不守信用央行有计可施
  • 马光远:索罗斯退休是金融危机尾声?
  • 刘军洛:中国央行为什么买什么亏什么
  • 如松:普京看懂了黄金 中国人没看懂
  • 杨红旭:中央会拯救三四线住宅高库存
  • 张化桥:刚上市的公司就是不行
  • 易宪容:淘宝网的假货何时了?
  • 天天说钱:政府救楼市 将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