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新“风口”下的慕课 离飞起来还有多久?

2015年01月06日 02:18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收藏本文     

  每经记者 赵娜 孟庆建发自北京、深圳

   相关机构预测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745亿元。拥有庞大规模前景的在线教育,近几年吸引着大量创业者和互联网巨头加入,让整个行业变得五彩纷呈的同时,各种模式、各种平台在混乱中打得不开可交,很难有一种模式可以得到市场和业界的一致认可。但随着一种新兴的在线教育模式——MOOC(慕课)在美国兴起,以及之后迅速席卷我国,特别是2014年网易旗下网易云课堂宣布引入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套计算机课程,以MOOC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以及此前清华、北大[微博]等名校都已开始在这一新“风口”上发力。MOOC的入局,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混乱的在线教育中,难有新兴模式被认可的困局。

   那么什么是MOOC?其给我国的在线教育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又面对怎样的发展瓶颈和挑战?

   MOOC(也称慕课)一词于2012年逐渐进入公众视线,简写“MOOC”的四大字母分别为Massive(大规模)、Open(开放)、Online(在线)、Course(课程)。目前,国外已有众多的MOOC平台,如美国有著名的MOOC三巨头Coursera、Udacity、edX。而在国内,2014年,教育部于4月29日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并开始推广MOOC模式。MOOC由此在国内脱离了等同于公开课的认知,走向多元化发展。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互联网企业网易、高校如清华大学等涌入MOOC平台的建设大潮里,陆续上线多家平台。

   同样在2014年,MOOC的快速发展,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同年5月31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栏目播放了一期关于MOOC的特别节目——“慕课来了”。随着关注度越来越高,业界甚至认为此业态对高等教育具有革命性意义。如今,已进入2015年,MOOC这一新业态的发展状况给我国的在线教育市场带来了哪些变化?又面临怎样的发展瓶颈和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MOOC在我国还处在早期培育阶段,各平台通过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都在加紧技术开发和内容构建,盈利模式仅有小规模的“试验”,相关MOOC证书目前作为完成学习凭证的意义更大,欠缺权威性。内容方面,国内以清华、北大等为代表的大学正进行着一场MOOC较量,部分高校甚至自掏腰包录制课程后供课给平台方。由此,高校、机构以及“体制外”创业者的入局使得国内MOOC发展有如长跑竞赛。尽管课程建设速度上,国内MOOC已可与美国比肩,但从平台建设角度看,国内平台还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易观国际[微博]分析师王琼对记者表示,MOOC模式解决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学习者能以极低的成本享受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也可通过该模式进行资源互补、提高课程质量。但在国内,此模式尚未接入用人企业这一重要角色,导致用户参与MOOC学习的积极性有限,加之证书的认可度低,限制了MOOC的发展。因此,提高社会和用人企业对MOOC的认可度已是当务之急。

  现况:高校争做课程 企业抢搭平台/

  MOOC虽然正式进入我国只有一年多时间,一些业内人士则指出,国内MOOC在课程建设的步伐上,已能与兴起地美国比肩,甚至有迎头赶超之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等国内名校都在推出自己的MOOC课程。2013年10月,学堂在线作为国内首个由高校发起的MOOC平台正式上线。2014年11月24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线教育品牌“立课教育”与巴黎HEC商学院、第一金融学院联合推出三门MOOC课程,并颁发全球金融领域认可的国际公司金融证书(ICCF)。

   “北京大学目前推出35门MOOC课程,按照计划5年将推出100门课程 。 北 大 推 出 的ChineseforBeginners课程目前选课人次已经超过2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给了很高的评价。”北京大学校长助理、MOOC推进工作小组组长李晓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MOOC课程的制作费用因课程和制作方式的不同,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目前这部分课程的制作费用由高校或MOOC平台买单。

   据李晓明介绍,“北大在MOOC课程上采用了比较节约的制作方式,每门课程平均成本大概是10万元。目前35门课程大约花费了300万元。这其中,包括课程制作和北大给予教师的补助。”

   李晓明还表示,目前,北大的MOOC课程建设费用主要来自企业募捐,相关捐助已基本覆盖掉了两年以来的制作成本。当然从课改的角度出发,北大也愿意支付这笔费用。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反向提高实体课教学质量是一方面,还可通过开放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声誉。

   在各大高校纷纷涉足课程领域的同时,一些在线教育机构、互联网企业开始在搭建平台上发力,其中果壳网涉足较早,网易则成为后起之秀。

   2013年,果壳网成立了“MOOC学院”。2014年5月8日,网易云课堂与爱课程网合作推出 “中国大学MOOC”平台。

   此外,政府层面也在力促MOOC的发展。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爱课程”中心副主任居烽告诉记者,“教育部曾召开内部会议,拟对每所985高校拨出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MOOC建设,不过目前资金还没落地。”

   国内MOOC平台的涌现已成为由小众走向大众的趋势信号。这当中,既有由互联网创业者创办的平台,也有高教社主办的爱课程网、高教社联手网易云课堂办的中国大学MOOC,以及高校参股的学堂在线等各类背景的MOOC平台。平台、高校、教师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一定程度上成为行业未来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或者说发展趋势来看,行业平台“碎片化”较为明显,其中也带来了各种利弊。

   学堂在线总裁刘文博称,出现不同的MOOC平台,不管对用户还是激励平台创新而言都是利好。如果是能互相兼容的开源平台,还可方便引进或出口课程。而在课程的制作和引进上,学堂在线目前是和校方合作,不会直接与教师产生关联。

   王琼表示,从产业链角度看,中国大学MOOC,以及学堂在线都属于平台提供商,“MOOC学院”这种由互联网创业者创办的平台相当于MOOC社区,课程与教师资源的提供方高校则属于内容提供商。现阶段国内MOOC产业链的雏形已经显露,但平台提供商并未衔接起学习者和用人企业。

   刘文博则对记者直言,国内各种类型MOOC平台的出现本是好现象,但也导致现阶段出现了一个问题——平台过于碎片化。高校都想做平台,如此不仅耗费巨大,更不利于推广标准化的兼容性平台。此外,高校层面,目前国内的部分高校还不太愿意把优质内容拿来做大范围共享。而平台方则一方面希望能有更多的院校愿意无偿向学习者共享课程,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寻找商业模式推动此事。

   与清华出资建设MOOC平台的做法不同,北大并未搞MOOC平台,并对课程投放在哪些平台十分慎重,现阶段更倾向于选择与国际化的MOOC平台合作。

   李晓明表示,北京大学MOOC课程有20门课在Coursera平台,12门课在edX,而在国内的中国大学MOOC只有两门课程进行尝试。这样主要考虑到国内相关平台出现较晚、定位不清晰,在技术和展示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的差距。因为每一门课程都需要有专业教师投入,课程合作上只存在排他性的合作,每门课程只能在单个平台推出,短期内,合作上仍主要与Coursera和edX平台合作。除此之外,北大推进MOOC工作非常注重平台的影响力和定位,商业味道过浓的平台并不适合合作。

  发展:遭遇多项瓶颈 急需社会认可/

   目前,尽管MOOC得到官方的支持,包括高校、企业在内的各方也都在积极参与,以及MOOC课程的定位与高校教改、推进教育公平、社会公益等相近,但随着外部资金进场,盈利模式是国内现有MOOC平台避不开的话题。

   对此,学堂在线总裁刘文博表示,MOOC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早期,现阶段目标以培养市场为主。目前学堂在线运营的全部课程均免费2C开放,尚未正式启动商业化进程,2B则开始做相应收费模式的试验性洽谈。未来如果证明高校之间付费课程共享或是课程2C收费等模式可行,不排除有相关商业计划。此外,如果课程收费,拟尝试将所获收入与内容提供方即校方分成。

   王琼则分析称,国内MOOC平台的大致盈利路径为2B、2C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一是向C端用户提供付费认证、考试等服务;二是向B端企业提供就业服务、企业培训等定制服务。“MOOC模式必须做到清楚区分教育公益与企业盈利才能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海外,美国两大型MOOC平台Coursera、Udacity均为盈利性机构,有关商业模式的探索也仍在进行中。

   有业内人士指出,Coursera尽管有职业介绍等增值服务门类,但还无法在贩卖认证证书之外找出支撑事业的商业模式。

   李晓明认为,“学习免费是MOOC核心生命力,但是增值服务收费是合理的,不然不能长久持续,未来关键是看一些有价值的创新增值服务,海外平台也都很着急,大家都需要思考这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MOOC模式除了盈利问题尚存盲点,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否坚持同样是考验。有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该模式的理念很好,但由于用户的“逃离成本”太小,使得国内外MOOC课程的完成率均偏低。

   刘文博称,目前,学堂在线的平均课程完成率为7%,但考虑到MOOC平台选课门槛极低,且有些用户只想学习课程中的某几个章节等因素,以课程完成率衡量MOOC课程的质量并不科学。如仅想简单提高完成率,可通过要求完成课业等方式 “筛选”学生,但MOOC模式的真正优势和价值是提倡个性化学习。

   王琼则认为,以受众角度来看,MOOC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学习者能以极低成本获取全球优秀教育资源;但是,目前国内MOOC模式尚缺少用人企业的参与,由此导致MOOC模式的就业动力不足、社会认可度不高,进而出现高“辍学率”,这也是MOOC在国内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之一。“此外,国内高校的课程很多与社会实践脱节,无法真正满足职场人士对于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的需求。”

   此外,MOOC证书的“含金量”一直是学习者比较在意的方面。刘文博对此表示,目前,学堂在线颁发的证书均为电子版,少数时候会通过线下活动授予纸质证书,但这并非常规举措,只是激励学习者的一种辅助手段。

   “证书的权威性跟国家政策的导向有直接关系。”在刘文博看来,未来国家对MOOC学分的认证政策会有所调整,一旦MOOC修学分被认可,相关证书的权威性和认可度会大大提升。

   王琼指出,目前,国内MOOC证书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认可度都较低,“未来如果想在国内引发爆点,一方面需要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加强与社会就业实践的衔接,另一方面需要用人企业介入产业链,从而形成产业生态的完整闭环。”

   居烽也坦言,目前认证证书更多的是个人参与学业的展现,社会认可度还不高。因为需要克服在线考试身份确认等问题。目前在校大学生占学员的大多数,所以更大的阻力是高等院校对MOOC教学价值的认同,同时需要用人单位的认可。尽管目前有些单位已经认可中国大学MOOC颁发的证书,如江苏、湖北承认了教师资格培训资质,“但得到社会普遍认可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除了认可度低外,记者还发现,对比国外MOOC平台的证书分类,国内的MOOC证书体系略显凌乱。比如,Coursera除了有免费的完成声明,还在2013年初推出了付 费 认 证 证 书 (VerifiedCertificate),费用多少与课程和院校的不同有关,大致在几十美元不等。而日前,Coursera宣布提供付费证书的课程将不再提供免费的完成声明,此举意在让付费证书的价值得到更多重视。

  《《《

  企业样本

  网易“中国大学MOOC”:推募捐等方式探索盈利

  每经记者 孟庆建 发自深圳

   随着MOOC热遍全球,并进入我国后被各方追捧,网易也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尝试,于2014年5月8日推出“中国大学MOOC”平台。

   网易推出的中国大学MOOC与网易公开课有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出版社旗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爱课程”中心副主任居烽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12年承接了教育部 “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计划,网易公开课作为精品课重要推广平台,在中国大学MOOC项目上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延续了和网易的合作方式。

   据居烽透露,双方具体合作方式是,网易和高教社共同组成推进团队,高教社负责和国内“985”、“211”高校对接课程制作,网易负责课程提供技术平台和推广运营。

   据了解,得益于此前精品课程推广过程中,高教社与国内高校的合作关系,中国大学MOOC的课程建设速度很快。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则表示,高教社和高校的合作关系,让中国大学MOOC平台在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竞争优势。

   对双合作的初衷和平台运营情况,居烽表示,中国大学MOOC项目主要是为中国学习者提供国际国内顶级高校的精品课程,但如果没有市场化运作,难以保持平台的正常运营。中国大学MOOC的经费主要来自高教社和一部分教育部经费,目前主要盈利方式是认证证书收费,证书费用为100元,目前颁发收费证书接近5000人。

   据记者了解,MOOC认证证书在国内认证价值还很低,因此这部分收益短时间还不能支撑平台独立运作。

   网易教育产品部总监蒋忠波则透露,目前,该MOOC平台在两个方向探索新的盈利方式;一种是考虑设置募捐、资助的方式,让授课教师有更好的收益。另外一种方式,网易尝试为通过为用人企业提供定向委培等增值服务获取佣金收入。

   对此,艾瑞资讯分析师刘冬梅指出,MOOC是在线教育未来的重要产品,市场化运作空间很大。但是对于市场化平台而言,独立运营成本很高。国内MOOC发展政策推动效应明显,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因素决定着MOOC的未来出路。对于大力推动中国大学MOOC的网易来说,其需要承担的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很高。“商业化运作成熟的Coursera目前也未能实现盈利,在国内MOOC证书价值得不到认可,与企业对接的市场缺乏培育,过多的依靠公益资金支撑,缺乏长期有效的支撑,MOOC将来能否在商业模式上实现重要突破,目前仍是未知数。”

   在蒋忠波看来,MOOC代表的高等教育互联网教学资源是刚性需求,有刚需存在就不担心变现机会。“互联网时代流量意味着收入,流量变现方式并不匮乏,在课程贩售和佣金模式基础上,增值服务是更值得看好的增长机会。”

   对于MOOC的回报,蒋忠波透露,“即便不能赚钱,如果能持续做到国内第一平台,带来的品牌价值也是无价的。”

  《《《

  高校样本

  学堂在线:小规模在线开放课进行盈利试点

  每经记者 赵娜 发自北京

   2013年10月10日,学堂在线作为国内首个由高校发起的MOOC平台正式上线。2014年初,学堂在线作为清华大学参股的公司开始独立运营。同年4月29日,edX与学堂在线达成协议,将edX平台课程唯一使用权授给学堂在线在我国运行使用。

   2014年12月30日,学堂在线正式宣布已完成1500万美元A轮融资。学堂在线总裁刘文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A轮融资后,清华大学仍是该平台的主要投资者,相关资金主要被用于平台开发和引进独家课程上。目前独家课程的制作费用主要由平台方即学堂在线自己承担,“一门好的课程,几十万元非常容易就花出去了。没有外资引入是很难做到的。”

   对于学堂在线的成立原因,刘文博称,首先,从清华大学的角度来看,其初衷有三:第一,国内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几十所顶尖大学里,MOOC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是种有效方式;第二,MOOC亦能改善校园内部教学,就此出现了SPOC (Smal Private OnlineCourse,私有的小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第三,MOOC已对现代教育理念形成冲击,出现很多相关研究课题。其次,从学堂在线的角度来看,平台技术对MOOC创新极其重要,因此决定把平台与内容一体化发展,并最终选择了开源的edX平台,这使得学堂在线可根据本土化要求对代码做二次开发,并通过课程共享做到“全球同步开课”。最后,从学习者的角度而言,MOOC最大特点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推崇个性化学习。

   据了解,学堂在线开始在SPOC业务上进行盈利试点,为高校提供定制化的网上授课平台服务。

   对于学堂在线的运营方式,刘文博则指出,学堂在线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遵循“一体两翼”的运营方式。我国的教育终究需要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并重。成立公司并独立运营是借市场力量吸引人才和资金,和清华大学、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紧密合作,则是借助行政力量。

   刘文博还透露,目前,教育部对学堂在线并未在资金上提供资助,提供的是一些“无形支持”。比如,该平台的部分员工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成员,会定期开学术会议,讨论MOOC相关课题。

   对于MOOC未来的发展趋势,刘文博认为,MOOC在国内想真正发展成功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需要国家政策层面支持,政府应考虑出台一定的政策,重点资助、扶植几个国家级的课程平台、推行标准化,帮助建设一些精品系列课,向全国做推广;二是MOOC模式修学分能否被教育部承认。“如果MOOC(修)学分被国家、大学认可,盈利对学堂在线来讲不是问题。”优质教育资源对国内院校来说是刚需,当具备下游渠道时,MOOC平台方的商业模式很容易形成。

文章关键词: 经济投资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科比准绝杀湖人胜 勒夫30+10骑士负
  • 娱乐昆凌含泪退出节目(图) 18日与周杰伦完婚
  • 财经税前万元工资企业实际支出14410元
  • 科技余额宝纠纷:运营方天弘基金俩股东掐架
  • 博客美国最高法院审理的狗血案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清华学霸为梦弃留学:科研狂人望胜哈佛
  • 水皮:人傻才买黄金 赶紧卖掉换股票
  • 孔浩:伟大复兴 A股岂能不作为
  • 李迅雷:中国公平分配财富的有效路径
  • 叶檀:2015年股市大象踩不死蚂蚁
  • 罗毅:我们坚定看金融板块长牛
  • 齐俊杰:被妖魔化的P2P网贷
  • 如松:中国的实业将会逐渐消失
  • 刘姝威:大飞机是新经济发展的推力
  • 洪平凡:世界贸易难现危机前增长
  • 易宪容:2015年美元风暴会吹向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