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糖尿病“失控”

2015年01月04日 07:0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微博 收藏本文     

  一般认为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每年是2000亿元,怎么够呢?中国有那么多的糖尿病病人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吕爽/上海报道

  中国到底有多少糖尿病病人?

  “2013年中国卫生部门给出的数字是1.14亿,五年前的数字是9200万。四年间,中国多了2200万糖尿病病人,平均每年增长550万例,每天增长1.5万例,每小时增长600例,每分钟增长10例,这就是中国糖尿病的现状。”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中华糖尿病协会会长向红丁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失控”的增长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国流行病调查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仅为0.67%。但2010年国家疾病监测地区数据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

  2014年9月,柳叶刀子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杂志发表三篇关注中国糖尿病的系列文章,文章指出了中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在过去30年内猛增的现实。

  30年的猛增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中国糖尿病“后备军”的数量则更加让人担忧。

  在日益增加的糖尿病病人后面,还有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血糖不正常,但是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界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之间的状况。“他们每天都有可能变成新的糖尿病病人,现在中国血糖不正常的人有2.64亿。”向红丁说。

  而在糖尿病“后备军”的后面,还有一个高危险因素人群。“比如说家族史、老年人、肥胖者、功能代谢紊乱者,等等,他们随时可以变成糖尿病前期或者糖尿病病人。可以说,直接受到糖尿病威胁的人有6.64亿。”向红丁说。

  糖尿病有多“贵”

  “我国糖尿病防治呈现的‘三高三低’。所谓‘三高’指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发症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一个糖尿病人一年最少得四五千块钱的医药费。”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纪检组长张凤楼说。

  “一般认为中国糖尿病治疗费用每年是2000亿元,怎么够呢?中国有那么多的糖尿病病人,所以这样算来,全国每年在糖尿病治疗上的花费要更多。”向红丁说。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国际糖尿病联合会曾联合发布了一项中国糖尿病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认为,“未来10~20年,中国糖尿病导致的直接医疗开支还将快速攀升。因为中国有约500万未得到诊断的患者,当他们发现糖尿病的时候,可能已经发生中风、失明、肾脏疾病等并发症了。”

  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到2014年底为止,中国只有一份12年前完成的全国糖尿病并发症的调查。

  2002年发表的《1991—2000年全国住院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及相关大血管病变回顾性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时中国糖尿病并发症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31.9%;脑血管病变12.2%;心血管病变15.9%;下肢血管病变5.0%;眼部疾患34.3%;肾脏病变33.6%;神经病变60.3%。糖尿病并发症总患病率为73.2%。

  也就是说,当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中,1/3有高血压,三分之一有大血管病变(包括脑血管心血管),三分之一有眼病,三分之二有神经病变。

  现在12年过去了,中国糖尿病的并发症现状到底如何呢?“恐怕现在的数字远远超过那时的调查结果。”向红丁说。

  “为什么并发症这么多,还是在于‘三个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向红丁说,“我们在糖尿病的管理上做得还不够。”

  “失控”的管理

  中国已经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针对遏制糖尿病的流行趋势制定了长期策略。计划到2015年达到“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这一目标。但这一计划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待证实。

  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糖尿病患者,再多的医生也不够。“我们的医学队伍还不够健全,何况真正从事糖尿病研究又有相当水平的医生有多少?远远不够。”向红丁说。

  和中国糖尿病患者教育以医生为主力不同,美国的糖尿病教育人员多数是非医学专业人员,但他们要经过至少两年的专业培训,到国家的认证机构考试,然后正式对病人进行教育和疾病管理。

  “95%的糖尿病人,大多数是在家里度过的,病程比较长,糖尿病患者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照顾,我们现在新的科技传统医疗和互联网相结合,就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张凤楼说。

  比如,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最基础工作。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地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指导作用。

  除了血糖仪以外,移动医疗技术也给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我们希望通过血糖、血压的数据监测与记录,和对用户的个人信息的分析,综合分析用户的日常行为习惯对血糖的影响,帮助用户去形成自我健康管理认知的一个过程。”U糖CEO陈潇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向红丁认为,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肯定是糖尿病管理未来的方向,但是“也要看到统计数据,了解新技术的检测有多大的误差,能不能真正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些都还需要更多统计数据的对照”。

文章关键词: 经济投资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热身-国足4-1胜阿曼 中国之队换装耐克>
  • 娱乐北京前门刘老根会所已于去年九月关门
  • 财经外媒预测2015年中国头条:“一路一带”
  • 科技《最强大脑》人声震碎玻璃杯科学吗
  • 博客2014年365天北京天气全记录(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钢管舞女神收入远超白领(图)
  • 洪榕:影响2015年A股的6大因素
  • 如松:中国最害怕的是通货紧缩
  • 易宪容:2015年各国货币的汇率风险
  • 任志强:别我把当"万恶"地产商代表
  • 水皮:A股是不是牛市今年见分晓
  • 姚树洁:习近平新年贺词的几大特点
  • 冉学东:政府高速收费要有契约意识
  • 毛大庆:改变与梦想 给大家的寄语
  • 谢百三:2015直面从未见过的牛市
  • 孔浩:A股2015年走向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