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英

  时隔3年之久,归真堂再提上市,但风波却仍未平息。

  日前,归真堂在股转系统披露转让书,正式申请挂牌新三板。2012年归真堂谋求A股创业板上市,却因“活熊取胆”模式备受争议,归真堂上市以失败告终。

  如今,归真堂带着更大规模的黑熊以及坚定的“活熊取胆”模式,再次回到资本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归真堂在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牵扯了太多的资本运作,所以3年前寄希望于IPO成功,然后引资本进来。“而如今更多的原因则是,包括现有的创始股东在内已看到这个产业的末路,目前急于转让。”

  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也对记者表示,归真堂上市的目的一是扩大黑熊的养殖;二是通过上市圈钱;三是除了PE股东外,上市之后通过股权转让,邱荣辉家族也可以将所持股权变现。

  对此,记者联系到归真堂,但截稿前本报未收到任何答复。

  再谋上市

  12月1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新三板)披露了归真堂申请新三板挂牌上市的相关资料。股转说明书同时显示,截至8月31日,归真堂养殖黑熊899头,年可繁殖小熊100头以上。归真堂3年来黑熊养殖的数量已经翻了一倍。

  消息一出,便再次招致动物保护人士讨伐。

  “我认为从‘活熊取胆’这件事上没有任何不同,只不过熊的数量增加了。从财务报表的角度,它好像比以前赚更多钱了,没更多的变化。我也没觉得他们对待熊的方式变好了,不残忍了。所以还是要反对的。”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张小海对记者表示,此次归真堂谋新三板上市,当年的关键问题并没解决。

  12月17日,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通过官方微博发表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关于归真堂申请挂牌新三板的声明》,表示活熊取胆产业没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同一日,亚洲动物基金亦在微信、微博、官方网站等平台发表了反对归真堂挂牌新三板的声明。

  “目前归真堂的上市,最大的挑战是道德对抗,其主要原因是‘活熊取胆’,这个略显残酷的词,也让归真堂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同时监管部门必然会有一定的考量,如果归真堂还坚持主业不变,归真堂或将重蹈覆辙。”一位熟悉归真堂的业内人士公开对其他媒体表示。

  归真堂成立于2000年12月18日,2006年进行股份制改制,同年5月改制成功,原计划于2010年、2011年间上市。2012年为上市准备多年的归真堂初探上市之路。

  当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资本市场来讲道德层面的说服力不大,风险应从专业层面考察。然而结果却是,2013年6月4日,证监会官网公告,归真堂已于近日申请撤回申报材料,终止上市计划。在各方舆论压力之下,归真堂向外界表示,因“IPO不是好时机”,并表示将会择机重启上市。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此次归真堂未谋A股上市,而是新三板,并在股权转让说明书中将“公众对黑熊养殖、无管引流技术的误解及舆情影响”列为第一大风险。

  “近年来,随着动物保护观念的提升,对自然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黑熊引流胆汁备受关注,曾经引发持久、广泛而激烈的大讨论。”归真堂称,“若公司不能够有效应对上述影响,将对公司的经营产生重大的影响。”

  盈利前景存疑

  “由于新三板不设财务指标门槛和业态的限制,归真堂此次转道新三板上市可能性较大,阻力也可能较小,难度较小,上市更容易。”宋清辉对记者表示。

  新三板披露的归真堂股转说明书显示,2013年至2015年8月,归真堂净资产从3.34亿元提高到了10亿元。而2013年、2014年、2015年前8个月,归真堂的营业额分别为1.72亿元、1.73亿元和1.04亿元,同期净利润高达6129万元、6233万元和3296万元。

  股转说明书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前8个月,归真堂熊胆粉系列中药产品合计营收1.47亿元、1.57亿元、960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86.12%、90.73%、93.04%,毛利率高达87.34%、88.99%、89.36%。

  对于盈利可持续性,宋清辉对记者表示,归真堂所在的熊胆行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将来或会通过动物保护法取缔活熊取胆,再者民间保护动物的力量在觉醒,这些都对其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长期致力于动物保护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归真堂在过去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牵扯了太多的资本运作,投资人入股时寄希望于2012年IPO成功,引入资本自己变现。后来IPO失败,经过几年发展,特别是在现在市场状况下,投资人包括创始股东都看到了这个产业的末路,急于转让变现。

  实际上,近年来由于熊胆粉替代品的出现,业内也开始质疑“活熊取胆”行业存在的必要性。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凯宝”)2015年半年报中显示,该公司与重庆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联合研究的体外培育熊胆粉课题,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目前中试阶段已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预计将于2016年年底完成。

  上述项目顾问陈凯先院士认为,熊胆粉项目研发审批是一个历史性转折,意味着传统熊胆汁生产熊胆粉的模式将彻底改变。“我们不仅将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与天然熊胆粉化学等值、生物等效的熊胆粉替代品,解决熊胆的资源紧缺问题,也将对保护濒危动物做出重要贡献。”

  生产熊胆粉,归真堂并不是行业内最大的企业,但其以“活熊取胆”为主业冲击上市,不但使该企业上市可取性遭质疑,也引发了行业对“活熊取胆”必要性的质疑。时至当下,随着市场情况变化,更有业内人士认为“活熊取胆”过于残忍,并且随着熊胆粉替代品的出现,这个行业无存在必要性。

  张小海对记者表示,2006年国家林业局曾表示,不取缔活熊取胆这个产业,是因为中国人民需要熊胆,没有替代品;“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2012年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竺用这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这些官方的表态都表明我国用活熊取胆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现在有了人工熊胆,有替代品了,不停止的理由没有了,这个行业可能面临被取缔的风险,产业的前途就会有问题,无论是从生产总量,还是政策上发生的变化都有可能带来影响。”张小海表示。

  目前,国内生产熊胆粉类产品的厂家有24家。归真堂在其转让说明书中列出了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黑龙江黑宝药业、黑龙江野宝药业、四川绿野生物制药、大理瑞品金阁药业等。

  “首先人工熊胆一上市肯定会冲击引流熊胆(活熊取胆)市场,此前上海凯宝每年消耗将近20吨熊胆粉,按照一两年前的水平,国内市场每年生产出来的胆汁有将近一半是上海凯宝消耗的,但上海凯宝开发人工熊胆一旦成功,一半的销量就没有了,这对整个行业来讲是巨大的冲击,势必造成整个行业整体发展困难。”张小海向记者表示。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