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恩·莫滕森:绿色经济是丹麦发展的DNA

2014年12月30日 00:04  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本文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中丹零碳对话”之丹麦模式

  丹麦中央政府绿色国度联盟执行主席芬恩·莫滕森:绿色经济是丹麦发展的DNA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刘永刚 | 论坛现场报道

  “丹麦开辟了一条发展经济的新路径——既能够满足对日益增长却居高不下的昂贵能源的需求,又可以关注环境问题。它不可或缺地变成了国家发展的DNA。”丹麦中央政府绿色国度联盟执行主席芬恩·莫滕森(FinnMortensen)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说。

  据芬恩· 莫滕森介绍,1976 年通过的第一个国家能源计划,揭开了丹麦能源结构调整的序幕。1990 年至2001 年间,丹麦先后出台“能源2000”、“生物质能协议”等,其核心都是减排和提高能效,以税收手段强制低能效产业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并将税收反哺清洁能源产业,使其稳健发展。据芬恩·莫滕森介绍,能效是丹麦的商标,很多丹麦公司在他们所处的领域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未来很多年,丹麦能源系统将经历一场雄心勃勃的巨变。《2050 能源发展计划》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地带,已经制定的《2020能源发展计划》列出50% 的丹麦电力供应来自风能。但是风能并不是稳定的来源,所以必须辅以其他能源。丹麦输电网与其他国家相连接以平衡电力系统,如德国、瑞典和挪威。在丹麦电网中,其他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质能和一定程度上的太阳能也是重要的补充。”芬恩·莫滕森坦言。

  鉴于绿色经济相关产业具有很好的成长性,可以解决诸如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城市空间利用等一系列问题,届时发展中的大国对于与绿色经济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定会大幅增加。这也是中国需要向丹麦学习,发展绿色城市经济的重要原因。

  在谈及丹中合作时,芬恩·莫滕森表示:“丹麦公司非常认真地看待中国社会的需求和雄心。一些大型的丹麦工业咨询公司也积极前往中国参与提供解决方案。这将使中国的城市变得更加清洁,同时也能帮助节省大量能源。现在,我们丹麦公司发现中国对此抱有浓厚兴趣,并且也与国家和地方决策机构保持着友好关系。”

  在外界看来,中国政府秉持愈加开放的政策,中丹的绿色科技合作将是一项长远的事业。莫滕森非常认同这个看法。他说:“中国被公认为是丹麦政府和业务组织及公司的关键合作伙伴。我们的计划表目前已经开始启动了——丹麦政府和绿色企业正摩拳擦掌,可随时与中国的决策者沟通。我所在的组织——‘绿色国度’——每年多次接待中国代表团,我们看到,这些交换的意见和经验对于双方都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事实上,绿色经济是传统经济的一部分。但可再生能源可以让你在进口中保持独立,并能有效应对政治危机和能源战利品的爆炸性上涨等凶险境况。”芬恩·莫滕森说。

  芬恩·莫滕森致信本刊:中国经济论坛令人难忘,双方进一步合作令人期待

  尊敬的杨眉女士:

  首先,真诚感谢您邀请我参加此次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能够出席此次盛事,我感到非常荣幸。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希望我在“中丹零碳对话”环节的表现令贵方满意。除了我自己在对话环节的参与外,厉以宁先生和张来武先生在开幕式上关于中国经济政策和鼓励创新的演讲,以及关于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高端对话环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参加此次论坛,我对中国经济现状有了深入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思考。

  同时,也非常感谢您关于加强中国经济周刊与丹麦绿色国度之间进一步合作的邀请和建议。在此次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之“中丹零碳对话”的框架下,双方开展进一步国际合作非常具有前瞻意义,如2015年可否在丹麦举办中国经济论坛,并届时邀请中国的市长、企业家,国资委[微博]、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经济周刊的代表与会等。我们将尽快探讨此提议并作出决定。

  最后,再次对您的热情款待表示诚挚的感谢!

  Finn

  2014年 12月15日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国足悉尼首训两小时 右路大将意外受伤
  • 娱乐党媒:赵本山脱离主流文化 困在囚笼里
  • 财经石油暴利税起征点提高 三桶油税负减轻
  • 科技人物|霍金门徒:计算机如何比人更懂世界
  • 博客揭秘关押腐败高官的秦城监狱(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百强揭晓 北大第一
  • 如松:石油风暴之下谁也跑不掉
  • 叶檀:债券市场可能出现局部崩塌
  • 连平:新常态需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
  • 齐俊杰:五险一金凭啥占工资的一半
  • 杨剑波:我诉证监会一审结果的感想
  • 如松:俄罗斯卢布危机难说结束
  • 易宪容:政府政策再催A股“疯牛”
  • 沙黾农:5000点是A股的价值中枢
  • 许一力:央行祭出387号文的背后深意
  • 洪榕:谨防中国式牛市的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