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汗水,一分收获

2014年12月27日 02:05  中国经营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周丽

   在2014年第十二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没有想象中的威严与锐利,言谈举止中尽显平和儒雅。

   在过去的五年中,他担任国药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的双料董事长,双频道之间的切换异常艰辛,“过去几年几乎没有周末,工作量很大,只知道每天是几号,不知道是礼拜几,每天都是在工作的状态。”他直言。

   回想过去的三十年,他感慨道,每个人的使命不同,之于他,可谓“十分汗水,一分收获”。

   改革是倒逼的

   《中国经营报》:在国药集团和中国建材集团你都是锐意改革的代表者,改革风险很大,尤其是在国企和央企,是什么驱动你一直做首当其冲的改革者?

   宋志平:改革实际上都是被迫的、倒逼的,国有企业的改革是因为国有企业仍有一些不适应市场的弊端,改革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改革要奔着问题去,改革要触动痛点。有人说我是“改革的爱好者”“改革的痴迷者”,但是世界上,没有人天生就喜欢复杂和困难。没有人喜欢去做一件痛苦的工作。改革是要脱胎换骨的,因而改革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如果理性来看,我们必须经过改革,才能够适应市场,才能轻装上阵,才能够有凤凰涅 式的辉煌。我们不是为痛苦而痛苦,为的是让国有企业更加充满活力和提升效率,让国有经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国有企业的干部和员工与国有企业共同成长,能有幸福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这样的使命和责任去做。

   《中国经营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如何突破既有利益的束缚,说服大家跟从你的决策?在兼并重组其他企业的时候,怎么协调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

   宋志平:第一,是规范和透明。当前许多人担心混合所有制改革会使国有资产流失。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要认真破解这个难题,让社会大众真正地放心。我觉得要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只能通过规范公平和透明的制度。

   第二,需要互利和共赢。光靠哪一方面都不够,无利不起早,谁都希望合作有好处。我们清晰地告诉大家好处是什么,不然谁要投资呢?混合之后,要有效益,有显而易见的好处。既有国有的资本,也有民营的资本,这个很重要,混合不是谁利用谁,不是谁消灭谁,而是双方的优势互补,即我常说的“国企的实力+民企的活力=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要有包容心,要能够互相谅解,互相信任。混合所有制里面,各个股东就像一个家庭的夫妻一样,或者像一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一样。大家有共同的家庭,但是又有各自的性格。如果想相处好,就要寻找共性,尊重个性。文化是混合所有制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和别人合作的文化、性格,那尽量不要做混合所有制,做个人职业者就可以了。混合所有制只要参与,就必须想到以后会有摩擦,会有争执。包容的文化是做好混合的思想基础。

   总之,就是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度,大家都按制度来,第二个是互利共赢,第三个是互相包容,长期合作。混合所有制不是一个权宜之计,是大家组织一个更强有力的公司,提高竞争力。利用混合所有制进行能力的互补,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忙的蜜蜂没有悲哀的时间

   《中国经营报》:作为企业家,你信奉的理想和价值观是什么?

   宋志平:我其实是个理想主义者,作为企业家来讲,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做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社会大众的幸福,为社会大众创造财富。再成功的企业家睡着了也只能睡一张床,所以实际上是在为整个社会大众创造财富。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讲这个不是漂亮话,是我这么多年由衷的价值观。

   市场竞争不需要好勇斗狠

   《中国经营报》:你在改革中一直坚持走向市场,在市场中找到了怎样的答案?

   宋志平:我觉得市场里应该有竞争,市场机制本源就是竞争。但是人类在进步,不可能去重复原始的丛林法则。有的企业现在还是用简单的“攻城略地”“你死我活”去竞争。我觉得大家今天应该把一条一条平行线融合到一起成为网络,互联互通。

   在竞争里,不能只去拼你死我活的竞争,要崇尚包容和合作。像中国建材重组了上千家企业,有些企业如果不重组,很多可能跑路、破产或者把银行的资金变成死账。通过重组,让大家都有一条活路,让更多的干部员工能够发挥聪明才智。在眼前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中,需要更融合、更包容、更平衡地来看这些问题。

   作为企业家来讲,也要学习哲学。辩证法里有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对立统一规律。一些人讲的多的是对立,不大会统一。龙永图讲,经济的发展,一定是融合的故事、包容的故事、平衡的故事。大家现在都讲“颠覆创新”,但我更主张“融合性创新”。在创新中,把已有的经验和新的创造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

   美国为什么要讲再工业化,回归实业呢?因为美国经历过过度创新,美国的金融创新曾经一度过度创新。所以我们今天的创新应该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应该是融合的、包容的、平衡的、可持续的。今天我们要用辩证的、哲学的思考来分析我们的问题。

   谁都愿意做英雄,但英雄不应该出自好勇斗狠。这不应该是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今天不需要太多狼,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整合,提高中国企业整体的竞争力,有更多的能力用于研发,用于国际化。不是你打我、我打你,而是集合更多的资源,要优势互补,能力互补。包括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混合,并不只是钱和钱之间的,而是国企的实力和民企市场的拼搏能力,融合在一起,让国企实力加民企活力等于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经营报》:如何看待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关系?具体到建材行业,应该具备怎样的互联网思维?

   宋志平:今天的互联网和传统产业,其实不是平行线,而是联系在一起。互联网只是一个手段,它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可以促进我们吃得更好,住得更好,行得更好,但它本身不能吃,不能住,也不能行。转型不意味着每一个产业都要去转行和转业,都去做电商,而是在各行各业里面,用互联网思维,用互联网手段,用云计算,用大数据,包括智能化和制造服务业等最新的商业模式和手段,对传统行业进行更新改造和转型升级。互联网如果没有实体经济,马云[微博]也活不下去。如今马云的成功,也是基于这么多年来网络的发展,尤其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和网上支付的实现。如果离开昨天,离开这些年的积累,就没有这场爆发。

   具体到中国建材,已经把互联网、信息化都用到了传统产业上。比如生产线,现在的生产线可以做到远程的控制,可以做到无人工厂。还有个性化服务,过去都是统一生产卖给大家,我们建造的新型房屋现在在互联网上可以查到房屋的房型,有两三千个房型。可以提出要求来,做成自己的房型。再比如销售产品,现在也是线上和线下结合,做了一个最大的跨境销售网,在全球卖中国的建筑材料。有网上贷款,银行可以在网上搞小额贷款,支持小企业。我们在全世界有线下的海外仓,把各种企业的产品放到海外仓里,通过网络进行支付和配送。

   其实互联网在电商方面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去中介化,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高成本。过去贸易恰恰是利用信息不对称产生贸易机会。要搭建一个信息对称的电商平台,在网络上给大家信息高度对称的服务,我们来赚取这里面的服务效益。

文章关键词: 经济投资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韦德31分热火胜骑士 科比缺阵湖人负
  • 娱乐人民日报评于正抄袭案败诉:法律不容文贼
  • 财经养老金并轨前夜:公务员或先涨工资
  • 科技12306泄密?一场被高估的恐慌
  • 博客唐师曾:我镜头下的毛泽东儿孙(组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导师回应性学女硕士出家 和任教学校有关
  • 如松:人民币决不能走卢布的道路
  • 谢百三:肖刚很无奈 看着A股发疯
  • 冉学东:股市大涨不要叶公好龙
  • 钮文新:10万亿元非银同业存款的盘子
  • 齐俊杰:陆金所值100亿美元吗?
  • 陈思进:中俄原油协定是卖国条约吗
  • 牛刀:2015年一线城市房价会暴跌
  • 徐斌:央行降准降息决定如箭在弦
  • 叶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怎么办?
  • 周彦武:油价暴跌为何没人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