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药价放开会否重蹈“一放就乱”

2014年12月09日 00:12  中国经济周刊  收藏本文     

  药价放开会否重蹈“一放就乱”?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施行已近20年的现行药品定价制度即将迎来基础性变革。国家发改委近日在向全国8家医药行业协会发出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拟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药品政府定价或指导价,让药品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

  这项变革指向的矛盾极其明确,因为我国药品市场长期纠结的离奇现象是:一方面,药价虚高始终是群众殷切期盼亟须解决的社会生活突出问题;另一方面,制药企业数量众多,生产结构大量雷同,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制药企业非但无法攫取超额利润,真实情况反而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不足8%,位列全国十二大工业行业倒数第二,也就是说,药价虚高并非市场因素所造成。

  上述现象充分说明,行政规制未必能引出合意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反而搅乱市场自发的价格纠错机能,以及滋生相关人员寻租、设租腐败土壤。这也正是为什么新一届领导集体执政以来,始终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反复强调“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所在。

  当然,药价虚高、药品市场秩序紊乱等问题不会仅仅因为药价放开一笔勾销。事实上,现行药品定价制度固然引致种种弊端,它所立足的现实背景是,1992—1996年间,我国就曾一度尝试放开药价,但是很快因为药价飞涨,药品价格重新被纳入政府直接管制范围。

  那么药价再次放开会否重蹈“一放就乱”?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确定一个前提性的认识,即是否能交还市场决定价格,取决于是否具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目前来看,经过近20年渐进式改革,我国制药行业与医卫体系均已取得长足进步,连接两者的医保制度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也在逐步完善之中。此外,随着政府加深认识、加快转变自身职能,归属政府的财政保障与市场监管等权责边界也在不断明晰,施政的力度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之中。

  不过这仍然是一个必须小心谨慎对待的课题,药价放开后留存的难题起码还包括:一方面,医药以及与之相伴的医疗服务本身固有的诸多特性,譬如信息严重不对等、需求极度缺乏弹性、高度专业化与差异性引致局部自然垄断等等,决定了在此特殊领域,市场与政府相互关系本就非常难以协调和共处;另一方面,我国堪堪起步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远未完成市场统一与均衡,这主要体现在医保体系零碎分散、民营医院有近于无、专业保险机构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发育迟缓,等等。总之,对于药价放开,既可以将之视为承继前期改革阶段性成果的顺势而为,更需要借此发现不足、改进不足,倒逼市场与政府齐头并进自我完善、相互完善。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中将:朝鲜若崩溃中国救不了不必为朝打仗
  • 体育科比14分湖人3连败 西甲梅西3球巴萨5-1
  • 娱乐网络流行语禁上广播电视 尺度需重新把握
  • 财经明年楼市政策即将定调:刺激料成主线
  • 科技恶意APP软件如何吸费:内置SP收费代码
  • 博客马未都:只有浓眉大眼才能当好人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八成海归月薪不过万 过半青睐一线城市
  • 杨红旭:卖房炒房没有想象的那么美
  • 孔浩:A股奔驰在希望的原野
  • 彦纬:为什么说彩票百害无一利?
  • 齐俊杰:学巴菲特的时代又来了
  • 高善文:A股基本面改善将制约行情
  • 陈立峰:一万亿成交量预示着什么?
  • 徐斌:新一轮信用扩张体现在股市泡沫
  • 张化桥:中国企业最不愿意做的几件事
  • 说钱:官方“变脸” 股市或大振荡
  • 张卫星:中国股市在饮鸩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