闁告帒妫旈棅鈺呭礆閺夊じ绨抽柛妤嬫嫹
0

新闻

  • 行情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义务护送学生过河上学,宜宾老人27年如一日 “我就是孩子们的安全桥”

2014年11月06日 23:17  华夏时报 微博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本报记者 马广志 宜宾报道

     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可久镇有一个不知名的小山村——星山村。村里年近六旬的罗光林老人以身为桥,27年如一日坚持送学生过河求学的故事广为传颂。

    星山村辖有8个村民组,93户,2297人。地处可久镇腹地,是大山深处一个较为封闭的自然村,三面都是海拔近千米的大山。村前蜿蜒流淌的二夹河是村里学生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

    二夹河上的小桥是由一块块大石头砌成的“跳蹬子”,狭窄且易滑,很危险。27年来,罗光林老人以一已之力为孩子们撑起了一座安全的求学之桥。

  送孩子过河风雨无阻

    10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二夹河的学生渡河点。由于现在已经过了雨季和汛期,二夹河的河水不是很深。罗光林说,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踩着“跳蹬子”过河,因为这些跳蹬子并不好走,特别是下雨时,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滑进河里,所以他会一直跟着他们。

      每逢雨季和汛期,二夹河20米宽的河水水位上涨迅猛,河面上的“跳蹬子”很快就会被淹没。为了保证学生安全,罗光林便卷起裤腿,将孩子们一个个背过河。小桥过不去时,罗光林就撑竹筏渡大家过河。为此,镇政府还给他和学生配备了救生衣。

    提起接送孩子过河,罗光林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孩子们安全过河上学,我自创了好多过河的办法,最开始花了120元钱买了一个挖掘机的大轮胎,打满气就当做过河工具。但因为方向不好控制,用了一年就放弃了。后来又选用农村里收稻谷的大木桶充当过河工具。但木桶的方向同样不好控制。最后,他才制了竹筏,由自己当撑夫送孩子们过河。”

    不论刮风下雨,罗光林老人每天坚持护送村里娃娃们过河上学,这一坚持就是27年。经他护送过河的娃娃一茬又一茬,很多已经结婚生子,他接着护送他们的孩子辈过河上学。经村里人合计,罗光林护送的娃娃前前后后有300多个。如今老人已年近六旬,每天依然要拿出一半时间护送村里30多个娃娃过河。

   “我就是那座孩子们过河的安全桥。这么多年来,孩子们没有一次落水事故,我觉得是最大的幸福。”老人对记者说。

    去年,在接孩子的途中,罗光林不慎摔倒,腰背受伤,让他成了四级残疾,也落下了后遗症。“现在,不管是背娃娃,还是撑竹筏,只要用力腰背就开始疼。”随着年岁渐老,罗光林渐感体力不支。尽管如此,罗光林仍咬牙坚持了下来。但在坚定的背后,他仍然担心,当自己走不动的时候,娃娃们该怎么办?

  爱心老人圆梦

    星山村的村民和学生几十年来一直涉水过河,为何县里一直没有采取措施呢?可久镇镇长雷富均告诉记者,罗光林的事迹经报道后,高县政府拟在此建座公路桥,近日已开工建设,但这座桥距离星山村还有几公里的距离,孩子们上学还是有诸多不便。因此,罗光林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爱心人士能帮他在星山村村头搭建起一座便桥,让乡亲们和娃娃们能够不用绕道、不用趟水、不用摆渡,这样就不用他再每天撑竹筏就能安全过河了。

      不过,好消息已经传来。罗光林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出来后,感动了数千爱心网友,他们纷纷捐款,截至10月30日,短短半月时间, 通过腾讯乐捐公益平台已募集善款8万元。但这距离建桥所需资金尚有差距。

    爱心企业江铃汽车(23.250, -0.44, -1.86%)在看到罗光林老人的义举后,马上联系中国扶贫基金会,表示愿意出资为爱心老人圆建桥心愿。经过中国扶贫基金会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调研,建造一座便桥所需资金在20万以上。江铃汽车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江铃·溪桥工程”专项基金出资12万元,与爱心网友一起为爱心老人圆梦。高县及可久镇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落实设计及施工单位,筹措配套资金,动员乡亲们投工投劳,保质保量建设便民桥。

    10月30日下午3时许,爱心捐赠暨便民桥开工仪式在喜庆的鞭炮声中与各级媒体的见证下正式开启。在现场,中国扶贫基金会和江铃汽车代表亲手将爱心网友及江铃汽车的善款共20万元交到可久镇政府代表手中。可久镇镇长也当场表示,一定做好这座爱心桥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管理。在村民的见证下,这座汇聚各方爱心的便民桥当场奠基开工,罗光林老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对话:好事哪能做得完

      《华夏时报》:你没有子女,为什么要承担起护送义务呢?

    罗光林:我家就在河边,每天看着娃娃们过河上学,河水涨时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村里就属我的水性好,也会撑竹筏,我决定每天护送娃娃过河。每当看到村里这些可爱的娃娃,我想象着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华夏时报》:这么多年,村里也没人帮过你吗?

    罗光林:村里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去喽,孩子们由家里的老人照管,老人们还要干农活,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天天护送孩子过河。

    《华夏时报》:听说因为看病,你现在还有三四万元的债务。你靠什么维持生活呢?

      罗光林:我有一亩地,种些玉米和水稻,有点收入。另外,政府每月也会给我365元的村小组组长补贴,够吃的了。

    《华夏时报》:现在桥终于要建成了,你可能要“失业”了?

    罗光林:好事哪能做得完,村子有好多事值得我去做呢。我现在担任村小组的组长,乡亲们有好多事需要我帮忙哩。

   《华夏时报》:你还有什么梦想?

   罗光林:我是党员,还是劳动模范,我要把好事一直做下去。我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去一次北京,去天安门、人民大会堂看看。

文章关键词: 经济投资行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婵炲棎鍨肩换瀣矗閹达絻鈧啰鎷犻崟顕呭晥

闁告瑦鍨电粩锟�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江西政协副主席女婿造假骗官 巡视组点名
  • 体育NBA湖人首胜!科比21分书豪21分7助
  • 娱乐高圆圆想当胖新娘 笑言:邀前男友凑一桌?
  • 财经10月份CPI同比增1.6% 维持在5年低位
  • 科技策划:双11数码产品抢购全攻略
  • 博客柏林墙倒塌25周年:逃亡与涂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考研分数不够钱来凑 三万元换张假通知书
  • 沈建光: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与化解
  • 金岩石:从鄂尔多斯钱荒看银行危机
  • 高善文:房地产可能成牛市二级火箭
  • 管清友:低通胀不会触发央行全面宽松
  • 李大霄:沪港通开启A股长牛新时代
  • 易宪容:沪港通可让国人资产全球配置
  • 张化桥:不明白为什么预测房价大跌
  • 叶檀:墨西哥高铁为什么黄了?
  • 徐斌:给中国减磅外储的时间不多
  • 许一力:墨西哥敲响中国版马歇尔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