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停车越贵越拥堵

2014年09月15日 10:40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收藏本文     

  陈嫡

  城市须从全方面进行治堵,而不能把治堵的希望局限在一个简单的收费或摇号政策上

  从8月1日开始涨价的广州停车费,迄今满月。有媒体报道,一月来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不降反升。对此,广州市交委工作人员回应称,涨价实施才一个月,还未完全发挥作用,七八月属暑假期间,对交通拥堵指数可能也有影响。

  自8月份广州开始调整停车费以来,围绕其治堵效果的争论此起彼伏。在政策实施一个月之际,其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形成的极大反差——停车越贵越拥堵,激起了舆论火焰,各大网站、新闻媒体纷纷对该事件表态,其中一篇题为《广州涨停车费满月 “最高停车费”治堵效果未现》的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新闻量居高不下。

  随后,受到中秋节和其他热点新闻的分流,讨论有所淡化,舆情传播态势逐步下滑。可以说,此次舆情发酵时间长、持续时间短。

  通过城市舆情监测系统对该事件舆情传播进行固定时间段监测和分析,我们发现,国内新闻媒体和门户网站对此次事件的报道呈现三大特点:转载报道较多,关注点聚焦;中性报道居多,批评声音突出;全国各地媒体成为主力军。

  媒体对于广州用提高停车费来治理拥堵的政策表示怀疑态度。有舆论认为,从广州市停车费大幅涨价以后,交通拥堵指数不降反升的现状来看,在民众刚性出行需求之下,大幅提高停车收费,除了推动有限的停车位待价而沽、不断涨价、增加民众负担以外,并非化解交通拥堵难题的良方。同时,对于提高停车费的效用还需要较长时间评估。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以及天涯论坛和百度贴吧等自媒体传播平台上,网民的讨论较为热烈,但意见领袖发声较少。

  有媒体认为,停车费上涨并不能解决城市拥堵,收取停车费与一些城市的私家车限购政策一样,都是试图从控制车辆区域内总量的方式来治理交通拥堵问题。但不论哪种尝试,都证明了只控制持有量、而不限制出行量的方式在中国行不通,反倒让群众不满。这就要求,城市须全方位治堵,而不能把希望局限在一个简单的收费或摇号政策上。

  除了涨价、收费的经济手段,城市管理者也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完善公共交通,以多种手段解决问题,不能指望一劳永逸。

  总之,停车费涨价不是治理拥堵的“万金油”。治理城市交通拥堵,需要百年眼光的顶层谋划,需要整体的综合布局,更要扩修路、设计合理的出入口、多种交通工具便捷通达各处,而不是零敲碎打地修修补补。

文章关键词: 瞭望财经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人民论坛杂志:骂共产党恨体制是自虐心态
  • 体育英超-天使传射曼联4-0 美男篮世界杯夺冠
  • 娱乐费曼受伤贝儿遭黑 陆毅发微博怒斥
  • 财经非诚勿扰女嘉宾称苏商集团严介和性骚扰
  • 科技人物 | 多面张亚勤的微软16年
  • 博客李克强的达沃斯致辞发出什么信号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南师大军训男上女下做俯卧撑 教官道歉
  • 罗天昊:城乡一体缺钱 国企可建大功
  • 天天说钱:房地产会是日不落行业吗
  • 叶檀:中国在机器人浪潮中只能喝粥?
  • 严介和:俞斯亮爆料纯属子虚乌有
  • 许一力:印度想效仿中国 行的通么?
  • 余丰慧:CPI创年内次低并不意味通缩
  • 冉学东:经济再跌落 货币难宽松
  • 王海滨:20年内楼市很难回到以前辉煌
  • 凯恩斯:牛市的闹钟从来不会响起
  • 谢百三:本轮股市上涨主要是资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