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县委书记胡建军谈县域改革:议题都从基层来

2014年09月01日 11:25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收藏本文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周国洪 钱贺进 董俊/江苏沭阳报道

  作为江苏省三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的沭阳,县域改革改什么,如何改?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最基本的单元。

  苏北,拥有191万人口的沭阳县,在这轮深化改革中,将行政审批事项从218项砍到了32项。

  上世纪90年代末,沭阳就曾因激进的改革而闻名天下。虽然曾一度引发争议,但在沭阳历届党委政府的坚持下,该县从江苏最贫困地区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

  如今,作为江苏省三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的沭阳,为何再谈县域改革?改什么,如何改?《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沭阳县委书记胡建军。

  为何再谈改革

  《瞭望东方周刊》:沭阳曾依靠铁腕改革跻身全国百强县,现在的改革与过去有何不同?

   胡建军:过去沭阳是因穷改革,现在是为了可持续,追求“变则通”。这个阶段,我们的改革是怎么去深化,而不是简单去翻烧饼。

  《瞭望东方周刊》:如何理解县域改革与中央顶层设计的关系?

   胡建军: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着眼点就是在于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实践中可能会有一种现象,认为改革、创新是顶层设计,主要是中央去抓,最起码也在省、市层级,而县域没有大的政策制定空间,容易雷声大雨点小。

   我们考虑,沭阳有改革创新的传统,现在在苏北,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是洼地崛起的代表,按当年仇和书记的说法是“天黑赶路,天亮进城”。

   在新一轮改革中,我们不存在等上面作出决定、再来执行的思想。这种改革既有国家层面的战略设计,也有工作机制、举措的创新,后者更适合基层。所以我们首先明确在县一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能做什么事,要做什么事。

   《瞭望东方周刊》: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

  胡建军:一个是国家层面的改革诉求多立足顶层设计,基层该如何承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与挑战,在县域表现得最突出,县域发展也面临产业层次不高、资源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共性难题。各项改革若不能在县域得到有效支撑,就难以落到实处。这是包括沭阳在内的县级地区需要解决的首要难题。

  二是在市场驱动下,资源都流向大城市,沭阳该如何主动作为、趋利避害?比如高铁,对周边大城市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但对我们苏北县城起码目前是弊大于利的——人才、资本加速向大城市集聚,县域地区面临周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将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和地方视角下的具体政策结合,把改革落实到基层执行层面,是沭阳破解上述改革与发展难题的总思路。

   《瞭望东方周刊》:县域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你们会做哪些具体的事?

   胡建军:一是强调不等待、不观望,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改革;二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梳理出改革关键点与难点,一步一步地解决;三是结合县域实际,落实好国家、省市的各项改革举措,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我们根据改革要求,结合沭阳实际,编制了《关于2014年改革创新的若干任务》,把全年的工作以时间节点进行划分。2014年,我们的改革涵盖城乡统筹和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宣传、纪律检查、经济体制、党的建设和干部人事管理、民主法制和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建设等8个领域,共65项具体任务,其中的37项是部门日常工作,28项是改革的重大任务。

  《瞭望东方周刊》:改革任务是如何研究出来的?

  胡建军:县委几个人坐在办公室想不出来。改革创新的议题,必须发起于我们工作的一线,从最基层的各个部门、条线提出来,经过评估,县委层面再来审核决定。

  当务之急是新型城镇化

   《瞭望东方周刊》:在重大的28项改革任务中,哪些又是沭阳的当务之急?

  胡建军:县域发展重点,就是改革的重点。当前最重要是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既要抓“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弊病,又要防止农村建设片面“城市化”,禁止“新圈地运动”、“赶农民上楼”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所以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先完善各种政策设定,再逐步推动、统筹推进。对新型城镇化要有一个长期的思想准备,既不能贻误时机,也要防止急于求成。

  如沭阳试点“土地确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质押改革,我们很慎重,反复研究和讨论,并邀请省银监局等金融机构把关,确保政策风险可控后才出台。

  其二是沭阳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

  说实话,苏北产业层次总体上不太高。我们的工业规模1000亿,昆山是9000多亿,都在提新型工业化,但我们跟昆山一样吗?肯定不一样。

  经过反思,我们发现,当前江苏省的工业发展呈现区域梯度结构,苏北更适合苏南产业的转移。政策环境熟悉,再加上市场环境相似,苏南产业向苏北转移更加顺畅。

  沭阳是全国排名前列的人口大县,拥有大量优质劳动力资源,本地的传统产业也需要升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既兼顾了新兴产业发展,更突出了承接传统产业的优势,并在承接转移中更加注重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和集聚集约发展。

   第三是城市建设。沭阳面临着宿迁、淮安和连云港的资源虹吸,只有在城市建设上形成县域高地,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避免“虹吸效应”的增大。

  改革防止部门争利

   《瞭望东方周刊》:改革的落实关乎成败,你们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胡建军:在改革过程中,不少部门和同志或多或少都存在畏难情绪,甚至不作为现象,例如“功力不够、不想改”,“勇气不够、不敢改”,“方法不多、不会改”,“利益至上、不愿改”。

   我们县有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下面成立了办公室,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这个办公室是总协调,审核把关,防止各个分管领导、各个部门在改革中争利。

   同时,我们还规范了从议题提出、方案制订、方案评估到最后草案和征求意见稿出台的整个工作流程。保证改革能够快速地从基层发起,并经领导小组评估确认,最终作为一项议题纳入具体实践。

   总之,沭阳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创新。将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和地方视角下的具体政策结合,在落实层面推陈出新、激发基层活力,是沭阳的改革思路。我们将力争在新一轮深化改革中赢得更多主动、获得更多机遇、破解更多难题、释放更多红利。

文章关键词: 瞭望财经经济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部分外逃官员在国外遭陷害敲诈生活潦倒
  • 体育西甲-皇马2-0遭逆转2-4 德扬两球国安2-0
  • 娱乐陶喆大婚5歌王齐祝 造人不为做而做
  • 财经人民日报:不动产登记不会带来降价潮
  • 科技爱国者冯军:我从创业第一天就已经失态
  • 博客山西前首富是如何打造“黑金帝国”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5后美女开创意情趣用品店(图)
  • 二月立春:第三次大牛市在争论中展开
  • 明天的天:炒楼注定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 易宪容:限购放开后未来楼市走势
  • 徐斌:今年股市和楼市都崩不了
  • 叶檀:预算法直指地方政府与部委利益
  • 冉学东:地方债务实施腾笼换鸟之术
  • 许一力:中国高铁走出去背后的较量
  • 陶冬:美就业维持强势 欧央行准备QE
  • 余丰慧:驳人民日报税负水平合理论
  • 杨红旭:宏观面不支持房价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