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的新身份

2014年08月12日 13:10  《财经天下》周刊  收藏本文     

  本刊记者|伊明

  拥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视频网站们不再满足于购买电影版权,它们在电影制作与精准营销上的敏锐触角可能并不输给传统电影公司。

   自从今年6月,上海电影节上,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抛出“所有电影公司最后都是给BAT打工”的言论之后,BAT即将颠覆电影产业几乎已经成为主流观点。

   BAT的声势如此之浩大,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到目前为止,除了一系列数额庞大的收购案之外,BAT还没有拿出真正的作品,来证明它们对电影这个传统创意产业的影响力。

   所以,真正代表BAT势力的新入局者,比如7月17日刚刚成立的爱奇艺[微博]影业,则表现得更加谦逊。没有要把所有电影公司当作打工者的野心,爱奇艺影业现阶段主打的业务是为电影项目加磅投资,以及为行业里其他公司提供电影宣传服务。

   “经常听到好的制片人说,我这个项目最不差的就是钱。”爱奇艺影业总裁李岩松对《财经天下》周刊说。比起跨行公司单纯的资金支持,深谙营销之道、用户数量巨大的视频网站所提供的渠道与资源性投资,在电影的宣发角度来说更有优势。

   艺恩咨询的数据表明,目前国内电视用户正大量流失,反观视频网站的日观看流量均是上亿量级。与好莱坞喜欢跟电视台合作,在宣传档期内投放费用高昂的广告推广新片不同的是,中国电影的宣传发行更多依赖于视频网站。

   以《北京爱情故事》为例,这部由万达影视出品的电影找爱奇艺为独家网络播放平台。在院线上线一周前,爱奇艺便开始对这部电影进行密集宣传。不仅如此,它还联合TCL[微博]三万家门店,循环播出展示《北京爱情故事》的片花、预告片等宣传视频,最终制作成本不高的《北爱》票房斩获4亿。

   尽管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标准来推算一部电影的票房里宣传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但《北京爱情故事》的案例还是给了爱奇艺极大的信心,验证自己以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身份切入到电影产业链的可行性。

   宣布成立公司,用李岩松的话讲就是“时机成熟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视频网站的身份由电视的补充品,变为跟电视、院线平起平坐的平台。如果单纯从用户的观看时长来衡量,视频网站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影响力甚至已经大大超过电视以及院线。

   定位的变化,使得各大视频网站在商业上拥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在此之前,视频网站与电影工业最主要的连接点是版权。视频网站通常会积极与各大制片公司洽谈,在电影完成约一个月的院线播映之后,购进网络版权进行长期播放。在这个层面上,视频网站的生意与电影频道没什么区别。

   长期的版权交易让视频网站跟各大制片公司保持良好的关系,这使得它比纯粹的外行——比如那些捧着热钱想要跨进电影门槛的煤老板、餐饮业老板更具优势。

   2013年,爱奇艺宣布“分甘同味”内容战略,开始网络视频行业对电影的“网络院线”建设;今年年初,爱奇艺启动“网络大电影”计划,利用资源和发行推广优势,培养新一代青年导演。而在宣布电影公司成立时公布的合拍电影计划,也是去年年底开始筹划的。

   正如李岩松所说,这个行业并不缺钱,缺的是靠谱的项目。做视频网站积累下的资源让爱奇艺影业可以对那些有票房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加磅,或者以宣发投入来置换票房利益。影视圈里对项目的争夺如此激烈,以至于在采访当中,李岩松始终都不肯透露爱奇艺影业的“7+1”计划的具体片单。“7+1”计划是指爱奇艺影业成立当天宣布未来一年内将联合出品7部国产电影以及一部好莱坞电影。

   “很有可能我今天上午跟媒体说我已经跟哪个项目谈好,下午那个项目就被别人抢着投资了。”在出任爱奇艺影业总裁之前,李岩松的身份是爱奇艺互联网增值事业服务部总经理。除了宣称自己是个电影爱好者之外,他的履历与电影并没有多大关联度,而他设想中的爱奇艺影业,也更接近于互联网公司。

   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对于爱奇艺影业来说,大数据是电影制作与精准营销的基础,这也是目前所有互联网电影公司向投资者“讲故事”的一大卖点。不可忽视的是,爱奇艺的背后是在国内搜索市场份额占85%以上的百度[微博]。“比如在电影开发前期,我们如果可以拿到电影剧本和人物分析,结合电影受众,放到大数据分析里,就能得到一份大多数观众都认可的演员列表。”李岩松说。在他看来,这个数据要比电影行业里通过市场调研和个人经验来甄选的选角程序更加科学严谨。

   他同时也承认,电影本质上仍旧是造梦的行业,无论技术怎么革新,哪怕是大数据也不能够代替最核心的创意环节。但是有了大数据做参考,按需制作,并配合更精细化的运营,能够让这个行业降低更多制作投资上的风险。

   大量热钱正在涌入影视行业。表面的繁荣让人误以为电影是一门很赚钱的生意,事实却并非如此。电影行业为了吸引投资常常会夸大成功的少数派,对失败案例选择闭口不谈。爱奇艺影业表示做好了接受失败案例的准备,但它坚信有技术加持,整体运营风险会比其他入局者低。

   除了过度依赖经验和创意之外,电影行业在中国不够赚钱的另一原因,在于中国电影收入中票房占比过高。在好莱坞,电影的盈利并非单纯依靠票房,它们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以电影形象为核心的衍生品在制造与销售上已形成成熟闭环,另外改编游戏也能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

   由于版权保护上的缺失,以及衍生品售卖没有足够强大的平台支撑,中国的电影产业链能讨论的始终只有作品本身。视频网站看起来有带来些许变化的可能,它们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在版权保护上也更加强势,这决定了它们有潜质成为良好的衍生品电商通路。

   爱奇艺CEO龚宇[微博]曾经提及,互联网经营的是电影的衍生产品,把电影知识产权化,将会是未来中国电影的一个待开发空间。优酷CEO古永锵[微博]对此的表述则更加直白,他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用户在观剧的时候,看上剧中主角身上穿的衣服,就能直接点击下单购买。

   不过,发展衍生品对现阶段的互联网电影公司来说更多只是画出来的大饼,毕竟它们在电影这行只是新手。

文章关键词: 财经公司企业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河南谈夫妻半夜遭强拆:私自盖房漫天要价
  • 体育许家印夜宴恒大鼓士气 克洛泽退出德国队
  • 娱乐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疑似自杀 曾获奥斯卡
  • 财经哪些省最依赖地产投资:海南等上榜(名单)
  • 科技走近全球第一超算:天河二号背后的故事
  • 博客外滩梦幻月亮(图) 西藏超级月亮(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家长PS孩子进风景伪造旅游“晒快乐”
  • 李大霄:沪港通隐藏巨大的投资机会
  • 林耘:现在判断A股是大牛市有点早
  • 龚蕾:李嘉诚为何再次抛售地产
  • 叶檀:银行成为房东不得了
  • 易宪容:中国股市投资机会真的来了
  • 竹子:市场对新退市制度投下不信任票
  • 沙黾农:赶紧把钞票换成股票
  • 魏凤春:股市9月中旬可能更乐观一些
  • 彦纬:从三部电影票房看三代人消费力
  • 连平:楼市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