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不“审”问题更多

2014年07月02日 20:22  《董事会》  收藏本文     

  文/付明德

  在接下来的注册制改革中,如何建立起充分的权力制约机制,才是确保害群之马不混入资本市场的关键,而不能天真地认为只要取消监管机构的行政审批权就万事大吉

  公司因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业绩下滑,按理来说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上市公司也不例外。但在中国却不然,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下滑,都会在市场引发一阵“躁动”,尤其是对刚上市就变脸的公司。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造假的公司实在太多,一旦业绩发生变化,公众总会和“包装上市、财务造假”联系起来。

  在许多论者看来,即便“史上最严厉的核查”,也没有把住上市公司的质量关,这也为那些主张公司上市无需“审查”、想上就上的人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进行财务核查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打击“包装上市、财务造假”的行为,事实上,这一轮财务核查确实也起到了这一作用。在仅仅被抽出的十余家企业中,就查出河南天丰和广东秋盛两家企业涉嫌严重的财务造假。而至核查期满,共有268家企业提交终止审查申请,即撤回上市申请。终止审查数量占此前在审IPO企业数量的30.49%。虽然不能说这些“出逃”的企业都存在问题,但可以肯定地说,其中一定有为数不少的害群之马。试想,如果没有此次财务核查,不知道又有多少像万福生科那样的企业混入资本市场。

  财务核查只能解决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以确定申请者是否符合上市的财务条件。但无法解决企业的持续成长问题。财务数据虚假一定不会有好的成长性,但是财务数据真实,也不能保证必然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虽然过往的业绩是企业成长的基础,但企业的成长除了应当具有良好的基础外,还受制于各种内外条件。因此,依据历史推断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仅仅因为次新股业绩变脸就否定财务核查的作用并进而否定审查的作用,是不客观的。

  中国的资本市场的确存在着很多问题,在很多论者看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都和行政审批有关。“审”导致权力寻租;“审”导致造假泛滥;“审”使劣质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审”导致监管当局不敢“自揭家丑”,致使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维护。“审”意味着监管当局对上市公司的质量做了背书,导致投资者对“审”出来的公司过度信赖并因此造成投资损失。总之,中国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都是“审”出来的,只要取消审批,公司的好坏交由投资者判断,由投资者对其选择负责,中国资本市场的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种观点非常有市场,甚至是当今的主流观点。但是,这种观点显然只是看到问题的某一些方面,而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部。“审”确实导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不“审”,一定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审”的目的无非是想把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挡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毕竟资本市场不是农贸市场,不是谁想来就来谁想走就走的。因此,不能因为有害群之马混入这个市场,就否定“审”的作用。试想,如果没有人把住入口这一关,不知道会有多少害群之马混入市场。这就如同机场的安检,有安检未必会发现全部的恐怖分子,但是如果没有安检,必然不能发现恐怖分子,不能因此否定安检的作用,甚至要求取消安检。

  只要资本市场有门槛、公司上市有条件,总需要有人审查企业是否符合上市的条件,总要有人来决定申请者能否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审”还是不“审”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关键在于由谁来审、怎么审、如何确保“审”的人尽职尽责。

  这就需要建立起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由审查者对拟上市企业是否符合上市条件进行审查,同时对审查者进行充分、全面的监督,确保审查者没有任何权力寻租的空间和机会,使其尽职尽责的履行职责。因为无论是审批权还是审查权,都是权力,都需要监督,如果没有监督,必然产生腐败,不管这个权力由谁来行使。

  在接下来的注册制改革中,如何建立起充分的权力制约机制,才是确保害群之马不混入资本市场的关键,而不能天真地认为只要取消监管机构的行政审批权就万事大吉。

文章关键词: 财经经济公司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央媒:令计划是山西腐败阵营中执牛耳者
  • 体育NBA-科比三双湖人胜 詹皇缺阵骑士连败
  • 娱乐林更新独家聊王思聪:不知道他女友
  • 财经中石油腐败案46人倒下 领导骨干被连锅端
  • 科技富士康挺进电动车背后隐现特斯拉
  • 博客胡歌:我和江疏影是在一起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统考有望只考一天 仅考语数
  • 齐俊杰:公积金是穷人补贴准富人买房
  • 沙黾农:2015年A股穿越6124点
  • 如松:中国希望人民币汇率崩掉吗
  • 郎咸平:谁操控油价让俄罗斯陷危机
  • 陶冬:中国服务业的崛起与大机会
  • 叶荣添:明年5000点见 疯狂买券商
  • 徐斌:国企与土地改革三心二意
  • 许一力:86万亿养老隐形债务从何而来
  • 李大霄:2015年是一个真实的牛市
  • 冉学东:明年银行资产质量形势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