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地方自主发债不是唯一选择

2014年05月27日 01:46  第一财经日报  收藏本文     

  陈益刊

  有学者倡议,建立一个以地方债为主体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来逐步取代目前以贷款、信托和其他理财产品为主的较不透明的融资方式。针对这种说法,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并不认同。

  昨日,刘尚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现在债务需求大的还是市县一级,但它们没有发债权,而是由省(直辖市)级政府发债然后转贷给市县一级政府,这种方式与中央帮地方借债没有区别。这样代发债增加了许多环节,风险更加不可控。

  风险缘于资金无效使用

  刘尚希在他的《让地方自主发债不是唯一选项》一文中称,从近几年的试点来看,地方发债并非事先都有详细的规划和安排,不少是先发了再说,有了钱好办事,然后再来分配使用这笔钱。因此他认为,地方债的风险不是来自于债务本身,而是因为债务资金的无效使用。

  有学者认为,可通过地方政府公布全口径资产负债表和信用评级来约束地方发债行为。但刘尚希认为,信用评级、地方资产负债表等这些前提条件目前还不具备。

  “政府资产负债表公布八字没一撇,现在连资产都没有界定清楚。”刘尚希称,“资产包括企业运营资产、行政事业单位非运营资产和包括土地等自然资产。宪法规定自然资产属于国务院,那地方资产负债表怎么编?”

  而针对以信用评级来约束地方发债,刘尚希表示,现在连地方政府的资产都弄不清,评级公司如何评级?

  此外,地方政府操纵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也让评级失去意义。“以前地方有这种情况,地方政府请评级公司评级,评级结果不如政府预期后,就直接干预评级公司,评级公司就上调了评级。”刘尚希称。

  红绿灯预警机制可操作性差

  有学者担忧,地方政府违约后中央政府兜底会导致地方乱发债。对此,有专家建议,对此可建立预警机制和债务重组机制。

  一个典型的预警体系的内容可以包括:上级政府通过财务指标为下级政府打分,如果下级政府进入到“黄灯区”(风险较大的区间),上级政府就应该给予警告,要求其提出财政调整计划,削减支出、赤字和控制举债;如果进入了“红灯区”(临近违约的区间),上级政府可以直接干预地方的财务管理,包括撤换其主管财政的官员。

  对此,刘尚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这套红绿灯预警机制说起来很好,但做起来很难。

  “红灯区和黄灯区的界限如何划分?指标如何设定?如果指负债率(年末债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率),就涉及分子分母,那分子就是债务,而这又有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到底是哪一个?分母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地方都有水分,若以这个作为指标的话,地方政府可以在GDP上做文章,有什么办法让GDP是真实的呢?”

  刘尚希认为,要想约束地方发债,就必须明确地方职责,哪些是地方政府应该干的,哪些是不应该干的。

  刘尚希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未必一定要以地方政府的名义去市场上筹资发债,而是可以采用PPP(公私合营)的方式,即政府与市场合作,原有的地方投融资平台也可以用。此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考虑通过投融资机制,吸纳一些低成本资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普京:中方天然气谈判“喝了我们不少血”
  • 体育张稀哲闪击埃神救主 恒大1-1国安保榜首
  • 娱乐李心洁老公偷腥 街边热吻小三(图)
  • 财经哪些城市不能放松限购:厦门等一松就涨
  • 科技微软索尼游戏主机中国较量争相入华
  • 博客徐静波:中国战机拦截日本侦察机细节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爆笑神作《舌尖上的中国-泡面版》
  • 高善文:利率水平仍有下行空间
  • 刘纪鹏:大股东富小股东亏是股市之痛
  • 叶檀:银行资产证券与转移债务炸弹
  • 天天说钱:户籍改革将催生“鬼城”
  • 孔浩:A股投资的理想与现实
  • 清议:高利率是楼市硬着陆的真凶
  • 肖磊:揭开房地产救市谎言
  • 梁建章:北京该不该严控人口
  • 谢作诗:限购令没走限降令来了
  • 天天说钱:2000点是A股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