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金可平抑市场波动 目标十亿吨级交易量

2014年01月07日 02:36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晴 王尔德

   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广东省碳交易试点一、二级市场顺次启动,以3.88亿的年配额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碳市场。

   1月6日,备受关注的第二次配额有偿发放完成,本次发放500万吨,最终有效申报量为389万吨,46家控排企业和新建项目单位竞价成功,以底价60元/吨成交。

   广东是第一个进行一级市场有偿发放的碳交易试点。按照工作方案,2013至2014年间有偿配额比例为3%,这对202家纳入企业和40家新建项目企业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

   但在广州交易所集团董事长、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董事长李正希看来,碳交易的启动正给企业带来融资的新机会,随着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逐步参与,市场潜力将被陆续激发。

   市场需要碳基金“护盘”

   《21世纪》:配额有偿发放是广东的重要尝试,怎么看待一级市场在碳交易市场中的作用?

   李正希:一级市场是配额发放的市场,如果只是简单发放而不采取稍微紧缩、有偿的话,可能市场运作一段时间之后会不活跃。广东这个适度有偿的方案应该是能够推动市场形成一定的竞争,因此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21世纪》:交易所在有偿发放中的角色是?

   李正希:我们是受委托提供有偿竞价服务平台,主要就是起到发现买主,发现价格,完成委托方交给的配额的有偿发放工作和竞价工作。

   《21世纪》:对第一次有偿发放的结果满意吗?

   李正希:比较满意,拍卖三百万吨,但是申报的数量是五百多万吨,所以目前来说还是供不应求,很多控排企业也在问我们,担心买不着。

   《21世纪》:因为对企业来说他现在没有买到有偿的话,免费配额就无法解冻。

   李正希:是的,当时在讨论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一次性发放完成或者数量再多一点,那样量就大了,但是还是考虑到了企业一些实际情况。

   一个是一些行业确实有部分企业没有做好准备,还需要一些时间,另一个是现在恰逢年底,也要考虑企业年终这个财务结算问题,毕竟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比如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年末参加拍卖的话,可能对最后全年的财务状况就有影响,还有一些企业必须要经董事会同意,也需要时间。

   所以最后还是考虑到了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和跨年度的财务安排问题,我想政府也好,交易机构也好,研究机构也好,还是做了很多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21世纪》:但是第一批买到的企业也有担心,比如下次拍卖价格会不会更低,或者是二级市场价格走低。

   李正希:对,但我个人认为,政府在一个周期内调整底价的可能性不太大,还是会考虑公平问题。至于二级市场的价格走势,我觉得有两个变数在影响。第一,是否允许社会投资者参与,这是个活跃市场的一个因素,会是影响价格的一个很大的方面。第二,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很重要。比如可能出现企业新上项目不足、这个新增产能不足,就会产生配额过剩,价格下降。

   《21世纪》:那假如出现第二种情况,配额过多,碳价较低,有什么办法应对?

   李正希:我认为政府应该要及时研究回购机制,建立一个碳基金来平抑市场,该护盘时护盘。另外现在企业在一级市场有偿购买的资金用途,也是需要政府层面研究的。作为我们交易机构来说,也希望能够及时跟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好,争取扩大交易的范围,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平台。

   设计广东碳市场十年规划

   《21世纪》:开盘之后,交易所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李正希:二级市场启动以后,首先要加强调研,与企业深入沟通,特别是对纳入企业的情况进行总结,看他们有什么样的问题、反馈、建议等等,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动向,因为我们的目的还是服务于企业。第二,围绕如何提高市场流动性、效率以及交易规模开展工作。比如和控排企业、金融机构、社会投资机构探讨提高流动规模和速度,开展碳期货方面的研究。第三,加强能力建设,从教育机构到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到参与买卖的企业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互通机制,这些都要做实。此外,我们也在研究编制广东碳交易市场的十年规划,按照省里要求做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一步步走。

   《21世纪》:在启动仪式上你们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也签了碳金融创新研究意向协议,在金融化这块如何考虑?

   李正希:我觉得现在还是要先稳扎稳打,做好现货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所以我们的定位不会过度考虑金融化。等条件成熟了,再去考虑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问题。

   《21世纪》: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表?

   李正希:我想就是在我们的十年规划之中去体现。在目前试点的这两三年期间,我觉得应该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把现货市场做起来。因为一个金融产品,特别是期货产品,从研究到批准,到做准备,没有几年时间是做不到的。

   《21世纪》:你们也和另外三个试点交易所签署了跨区域碳交易研究与低碳发展联盟协议,具体的合作内容是什么?

   李正希:我们跟天津、上海、湖北签的联盟协议,主要是同行之间,加强沟通跟协调的作用。多交流经验,多统一思想,统一步骤,共同培育推进整个市场的发展。

   《21世纪》:有没有一些市场链接的计划?

   李正希:我们现在很多问题就是在于平台都是条块分割,要链接首先就要打破这种状态。首先是要统一规则,统一系统,统一标准,至于在这几个统一之下,是用一套系统还是用多套独立系统,一个平台还是多个平台,我认为这不是最根本的问题。不仅仅有一艘航空母舰就行了,你还有相当多的集群才能发挥平台的作用,形成协同效应。少平台、多用平台才是正常的。

   二级市场流动性取决于企业金融意识

   《21世纪》:广东配额的总量很大,在启动仪式上一些银行也表现了对碳资产质押融资方面的兴趣,现在企业配额到手,这一块进展如何?

   李正希:现在有几家银行都比较积极,比如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和我们都谈过很多次,也在对接这些项目。目前企业配额到手才几天的时间,我相信很快会出现用配额进行质押融资的行为。市场启动后,就会有这方面的可能性。

   《21世纪》:那您对二级市场流动性怎么看?

   李正希:我想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金融意识,是否善于把碳资产盘活,转换为资金,打个时间差。比如说,企业可以在配额上交之前,利用市场进行融资。第二,取决于金融机构开展配额质押融资的力度,因为只有金融机构介入得深,企业才会知道自己拥有这样的碳资产的融资价值,它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在二级市场进行买入买出,也会带动机构投资者关注市场,利用市场,产生市场的规模效应。第三我觉得取决于企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能否使用新能源、新技术在存量排放这方面做减法,然后产生节约量,在市场进行交易。同时,在出现新增产能的时候进行购买。所以我觉得这是和整个经济大环境,大形势又是密切相关的。

   《21世纪》:交易所本身在风险控制这块有何考虑?

   李正希:交易所集团本身来说对于风险控制是相对比较成熟的,碳市场相对来说流动性不大,因此软硬件系统的压力没那么大。在规则上我们也设置了涨跌停范围,另外还可以从最大持有量和交易量上进行限制,只要规则跟系统能够安全运行,那么非人为因素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

   在人为因素这一块,应该建立的主要就是行为准入,禁止掌握核心信息的人员进入市场,要有一个管理的规避。然后是资金结算,一定要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避免交易机构自有资金跟整个市场的结算资金、清算资金这些资金混在一起,制度层面必须要有一个保障。最后对一些过度的衍生产品也要谨慎,包括是否实行做市商制度,这些都要慎重的考虑,要合适的情况下,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去推行。

   《21世纪》:对于2014年上半年的市场您有没有一个预期?因为2014年6月份是履约时间。

   李正希:从我们交易平台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做好这个二级市场,在明年6月份的时候希望能够实现十亿吨级以上的这种交易量。这主要是取决于政策,是否能扩大交易范围。

   我认为纯粹减排企业之间的交易就等于买卖,而减排企业跟机构、社会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则不同,因为投资者参与了,一次买卖过程里面就有多次交易,多次转换权益主体,我认为是具有不同的效果的。所以这个市场如果只允许排放企业之间的买卖很难,但社会投资者进入那就可能会产生多次的交易。这个时候,得益者反而是实体企业。

   《21世纪》:但是也有控排企业担心,投资机构参与之后把价格抬得过高怎么办?

   李正希:其实只要这个市场活跃,企业可以年头卖出,年头买回,价格高一点对于他来讲不一定是损失,这就是一个融资手段,这样的话市场才会活跃。减排企业之间互相买卖没用的,一定要有这个减排企业之外的企业进来。而且配额这种产品还不是证券投资那种东西,最重要用于履约的,所以社会投资者长期持有没有用。但是社会投资者的参与,一是活跃这个市场,另外也希望这个市场会产生一定波动,他能够有所获利。这个获利看起来是从排放企业那里拿到的,但是实质上,企业通过卖出把死的配额变成活的钱,在这个周期里面,它也会创造价值,然后把它创造的价值分一部分给社会投资者。

分享到: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宁夏西吉发生踩踏事故已致14人死亡
  • 体育特刊-再见!中国足球职业联赛20年
  • 娱乐春晚主持出炉 朱军下课张国立徐帆入选
  • 财经中铁总裁白中仁抑郁症意外逝世
  • 科技彭博社:纽约时报不是陈光标想买就能买
  • 博客四川凉山州儿童真实生活(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0后老板年终奖发50万豪车 考研真题答案
  • 叶檀:债券无违约 金融无信用
  • 姚树洁:深圳女童工被解救是谁之过
  • 徐斌:全球低通胀源于中国储户奉献
  • 董金鹏:苏宁杀入硅谷的商业秘密
  • 花木兰:房贷利率涨还是不涨
  • 龚蕾:2014年美国五样东西更便宜
  • 张炎夏:计划生育是计划经济孪生兄弟
  • 徐强:重启IPO留下的遗憾
  • 姚树洁:当前增速放慢利多弊少
  • 刘正山:经济学的困境与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