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落地

2014年01月02日 14:14  《国际融资》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涉及全面改革,对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把它总结归纳为四句话:第一是问题导向的改革,第二是市场导向的改革,第三是全面深化的改革,第四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改革。在第五届全球PE北京论坛上,宋晓梧发表演讲时这样说

  问题导向的改革

  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成有五大子体系: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基本保障和多层次保障共存的社会保障体系。它是从这五个大方面面临的具体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的一个改革。

  改革开放35年来,尽管我们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的30年来积累的问题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不得不改革。实际上,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的问题,生态方面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还包括政府在群众中的信任度,有些问题的挑战是空前的,有些问题已经到了临界点。对问题的严重性、迫切性,我觉得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市场导向的改革

  正是由于我们面临这么多问题,近些年来,在讨论中国下一步的方向时,发生了很大的分歧意见和争论。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向什么方向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引发了经济理论、社会理论,包括政治理论界全方位的一场大辩论。有些人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就是因为搞了私有化、搞了市场化才导致的,比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我国35%水平上,比国际上低一倍,发达国家的消费是70%~8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是国际的形势、国际化使中国大量的生产能力可以出口。但当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受2008年以来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在国际订单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就变得十分突出了。

  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靠回归政府管制和审批来解决呢?还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的改革来解决?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争论。我想说的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仍然要坚持市场导向的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市场和政府的关系问题,对这个关系问题,我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连续进行了三四年的跟踪调查,搞了论证会,也出了研究成果。我们始终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是在一个起步阶段,不太完善。有人讲中国已进入后市场化阶段,如果从后工业化角度看市场化已经很成熟了,已进入后市场化阶段,对这个提法我觉得还可以商榷。实际我们才开始着手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比如说土地市场化,还有跟PE直接相关的金融资本的市场化,劳动力的市场化和这三大要素的市场化都远远不够。就说PE,只是刚处在起步阶段,土地的市场化在这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很多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离真正市场化还很远,只能说是刚刚起步;劳动力的市场化也仍然存在着被城乡行政隔绝、垄断行业行政隔绝、公共部门和其他部门行政隔绝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过去叫基础性作用,现在叫决定性作用。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不仅是中央政府和市场的界限,现在面临的更重要的实际问题是地方政府和市场的界限。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地方政府公司化的倾向非常严重,比如经营土地,组织自己的各种金融机构,具体下达招商引资的指标、下达GDP增长指标,层层考核干部,甚至把这些指标落实到各种社会团体,甚至民主党派都要考核,把各种组织都变成经济组织去努力增长GDP。GDP是增长了,但是我们的社会关系严重扭曲了,我们各种社会组织的职能也被严重扭曲了。这些问题到了一个关键点,这就是现在需要真正深入地去研究市场和政府的界限,地方政府也是政府,它不能成为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的主体,还是要发挥市场作用,地方政府要回归政府的职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方向性的提法。当然,要具体落实下来,还是很困难的。不要说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起基础性作用的提法至少提了十多年了,从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提出来了,现在实际情况是基础性作用也没发挥出来。改革要落实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全面深化的改革

  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很多学术给中央提建议,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过去长期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环节,现在以什么改革为中心环节呢?讨论来讨论去,意见分歧非常大,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有多少经济学家就有多少突破口,每个经济学家的侧重点不一样。实际上,中国现在已经进入到纵深推进改革的时候,确实很难找一个突破口,如果需要一个主线和方向的话,很明确,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贯彻到方方面面。产能解决了,究竟是依靠政府,还是依靠市场调节。比如电视机、汽车如果没有行政控制,产能过剩问题不可能这么严重。另外,我们的产能过剩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是地方政府相互攀比,歪曲了竞争。这种情况是经济问题吗?考核干部就考核他的GDP,那就不是经济问题,变成政治体制问题了。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全面推进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全面深化改革,适应了中国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改革共同配套、共同推进的客观需求,客观上我们做到这一步,所以,已经不是当年找突破口的时候了,但是改革的主攻方向、发展方向要明确,至于说哪一项改革能像当年国企改革一样把所有问题都突破了,至少现在很难找出来。

  另外,全面深化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是哪一个部门能推动的。在这个时候,也要看到我们仍然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仍然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去搞好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生态的改革。这是符合中国当前整个发展和改革需要的。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推进改革

  我们找到了突破口,全面推进、全面深化的时候,是不是还能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呢?这个恐怕就不行了。前一阶段,学术界、理论界对此争论很大,一些人说,你摸着石头,摸着摸着过瘾了,就不想过河了,觉得现有体制挺好,现有体制发展也很快,政府起主导作用,经济发展也挺好。但一些反对声音说,你摸着石头不想过河,停留在现有体制下是非常危险的,你想把市场的优点和计划的优点结合起来,但是,也很可能是把市场的缺点和计划的缺点结合起来了,那就很危险。比如像政府主导下,特别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市场配置,为钱权交易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腐败成了很难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现象,地方政府的行为要规范,深化全面配套改革又不是哪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必须要有顶层设计。我因此认为,这几个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的,需要顶层设计。顶层设计还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顶层设计,需要有社会、政治、文化,还有生态的相应配套、互相协作来共同推进。

  我们相信,坚持这样一个问题导向的改革,坚持这样一个市场化的改革,坚持全面推进的改革,同时,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可以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这样一个前进的方向上,取得更大的成绩。(本刊记者陈醒报道,刘玉摄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湖南政协原副主席因贿选事件被双开
  • 体育英超托雷斯破门切尔西3-0 阿森纳胜保第1
  • 娱乐对话郭德纲:我不欺负人 欺负我也不行
  • 财经专家: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或超20万亿
  • 科技中兴战略架构高管调整:力求年轻化
  • 博客北京雾霾元凶查明:尾气贡献不足4%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搞怪创意:用西瓜皮烧火锅(图)
  • 管清友:2014听经济冰山碎裂的声音
  • FT中文网:2014 中国经济大变革前夜
  • 姚树洁:审计署应该介入万科税案
  • 叶檀:2014年开启权威市场经济
  • 海啸希望:世界经济危机将再次来袭
  • 水皮:六个包子引发的猜想
  • 张捷:2014年是挤水份的一年
  • 王东京:资源配置谁做主
  • 王小广:从习李新政看未来经济走势
  • 建章:诺奖经济学家为何反对计划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