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CSA:风险为何无法共担

2013年12月18日 01:06  第一财经日报 
                  

  陈益刊

  [ 尤其是风险共担这个是很麻烦的,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他最怕的就是风险共担。比如说,客户买了你的,过了几个月,没菜吃了怎么办?相当于这个钱白给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担心 ]

  自几年前中国第一家社区支持农业(CSA)雏形发端于北京后,已有约200个CSA农场遍及全国各地,这种速度在国际社区支持农业联盟副主席石嫣看来,“比较快”。

  作为中国CSA的推动者之一,石嫣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把全国CSA农场、农夫市集、消费者合作社等非传统农业看作是一家公司,那几年间这家公司发展速度很快,现在服务的消费者至少有几十万人。

  不过有别于日本、美国的CSA模式,中国的CSA在社区消费者和农户风险共担上几乎没什么进展,而这点恰恰是国外CSA模式的要义。

  上海最早从事CSA模式的一亩田有机农庄总裁张恒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上海所有采用CSA模式的家庭农场、农庄都没有做到风险共担。“风险不大可能让消费者承担,消费者有很多盲区,比如不知道你农户具体情况,所以风险理应由农场农户承担。”

  “CSA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风险共担,但是上海十几家CSA农场都没做到这一点,他们采用的是预购的方式。而风险共担最关键还是农户与社区消费者建立起信任。”上海耕行粮食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瑞明告诉本报记者。他曾试验过风险共担的CSA模式,但以失败告终。

  预付替代风险共担

  食品安全危机让一部分消费者寻找健康食材,而有意生产健康食材的农户却愁销量。因此直接连接消费者和农户的CSA模式、市集、消费者合作社在上世纪日本、瑞士兴起,此后被引入美国,并形成成熟的多种有机农业组织运营模式。

  中国的CSA雏形也遵循相同的逻辑而生。石嫣今年在北京经营一家“分享收获”CSA农场。“农场与市民互助体现在他们会提前一个季度或一年预付菜费,我们蔬菜种出来后配送给他们,抵扣市民预付费。”

  关于CSA的风险共担,石嫣举了个例子。“有的家庭一周要三盒鸡蛋,但是母鸡受气候、生殖周期影响,我们鸡蛋供应不上,所以会通过延长消费者供应周期,或产量多时多供应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这并非是CSA风险共担,因为消费者并没有承担损失。

  国内的CSA农场大部分是预付制,即消费者提前预付所订购的蔬菜等农产品费用。“比如说消费者预订我们一百斤大米,需要提前一年预付1200元,收获后我们会给他寄过去。如果大米减产,农场第二年补上,这算不上风险共担。” 贾瑞明称。

  张恒告诉本报记者,自己的农场在2009年遭遇一场大水,农田基本全淹掉。虽然是CSA农场,“但欠了消费者的菜还是要还的。”

  风险无法共担

  做了5年的CSA农业后,张恒坚定认为,CSA农场在农户和消费者风险共担方面做不到。

  “中国毕竟还是信息不透明,市场体制不完善,而且消费者有很多盲区,他不知道你农户在做什么、怎么做,所以风险还是要由农户承担,让消费者承担不切实际。”张恒说。

  两年前,贾瑞明和信任他的消费者尝试了风险共担,但效果不好,最终放弃。“当时我预估大米产量是400多斤,但最后没有达到这个产量,让消费者很失望,大家虽然没有直接埋怨我,但是自己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就没继续做了。”

  张恒认为,如果风险让社区消费者承担,那企业可能无作为。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的道德水平问题。

  在最近农好农夫市集的“我所理解的CSA”沙龙上,消费者代表焦女士坦承和农户风险共担做不到。“如果纯粹的是买卖关系,我个人是不会去承担的。”

  沙龙上,梦田农场陈帅俊说:“CSA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这个不一定在我们上海或者是现在这个地方合适。尤其是风险共担这个是很麻烦的,很多人没有这个概念,他最怕的就是风险共担。比如说,客户买了你的,过了几个月,没菜吃了怎么办?相当于这个钱白给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担心。”

  虽然不支持风险共担,但张恒认为农业还是需要社区支持。“我们农户最大的难题就是进社区难,没有免费的停放点。虽然我们在全上海有600家社区允许我们进去,但是不到十分之一的社区愿意免费让我们进,它们要收费,一次要几千块钱,很贵。”

  信任是关键

  焦女士虽然不愿意和普通农户承担风险,但她愿意和贾瑞明承担风险,因为信任贾瑞明。

  对此,贾瑞明也认为CSA的风险共担最关键的正是消费者对农户的信任。

  “我们也问过消费者愿不愿意风险共担,也有一部分人愿意,但是人数不够多,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所以也做不下去。消费者不愿意与他对这种模式认识不够有关,但最关键还是信任问题,消费者不知道你(农户)的一些信息是真是假。现在的信任只是对你一个基本情况的了解,但更深层次的信任没有建立。”贾瑞明说。

  贾瑞明认为,信任还是建立在互动上。“消费者通过活动了解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你的理念,这样就好办,但现在问题是大家在彼此了解上还不够深刻。”

  石嫣称,风险共担除了靠日常沟通来建立外,还要提高自身透明度。“比如我们在送往市民的蔬菜箱子里,会有第三方的土壤质量检测报告、生物农药用量等。”

  贾瑞明也通过生产开放式平台来提高农场透明度。“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参观我们的农场,现在每个周末都有人来,而且长假时我们还会搞些活动。这也是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一种形式,也让消费者了解我们的工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新疆暴恐案细节曝光:民警入户调查遭突袭
  • 体育NBA-科比8分湖人负 詹皇准三双热火胜
  • 娱乐曝汤唯与海归男分手 经纪人:尊重她决定
  • 财经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是居民90倍
  • 科技美出动4艘探测器围观嫦娥3号登月
  • 博客马未都:《爸爸去哪儿》好看过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金砖5国大学排名:清华第一 聚焦四六级
  • 孙大午:解决三农问题需要放开事权
  • 沙黾农:按市值配售 优先股彻底变味
  • 叶檀:新三板分不分流资金不是大事
  • 姚树洁:城镇化新政有望破解地产危机
  • 冉学东:地方债务风险最可怕的是什么
  • 梁建章:放开计划生育不能城乡有别
  • 郑风田: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走出特色
  • 邓元杰:三鹿奶粉借尸还魂说明了什么
  • 宋文洲:日本经济非流动性的枷锁
  • 叶檀:中国版401K资金大量入市是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