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农庄:用酒庄的模式种有机蔬菜

2013年11月29日 14:29  《中关村》 微博

  在北京周边近千家农庄的酣战中,众多同行都选择来钱快的超市模式,唯独诺亚农庄孤军奋战,坚持会员宅配模式。在朱迅看来,超市模式对有机蔬菜来说绝对是死路一条,而会员宅配有可能会成功。

  文 本刊记者 程桔华

  从京平高速驾车,在47.5公里处,从密三路出口出来,过收费站后,走马昌营方向,到第二个红绿灯左转,走到路尽头再右转,诺亚农庄的指示牌就赫然出现在眼前。如果天气晴朗,在白桦树林的环抱中,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置身于一片静谧的诺亚农庄,看着一排排有机蔬菜大棚,还有那一群群吃得膘肥体壮的猪和羊,偶尔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母鸡下蛋之后的咯咯哒叫声,你会感觉宛若闯进国外的某座私家庄园。

  把诺亚农庄做成类似于法国葡萄酒庄的感觉是朱迅的一大愿望。3年前,他从德国留学回来,在一次与清华附中的同学聚会的时候谈到食品安全话题,感觉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恰巧其中一位同学有一块200多亩的土地闲置了五六年,朱迅顿时萌生了要自己种菜吃的念头。这一想法得到同学们的赞赏,随后他就在同学的那片土地上搭建了两个蔬菜大棚,结果发现,当蔬菜丰产的时候,自己根本吃不完,送给亲戚朋友吃也吃不完;但是当蔬菜还没长起来的时候,自己照样得到菜市场去买菜吃。

  这件事让朱迅觉得有点不靠谱,于是他又扩大了种植面积,从最初的两个棚变为二十几个棚。但是到后来他发现还是满足不了吃菜的需求,因为茄果类和叶菜类蔬菜不能种在同一个棚里,而且还要考虑土地的轮作。后来,朱迅索性大干一场,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租了1500亩土地,和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开始了一段有机农场创业之旅。

  有趣的是,这三位合伙人之前所从事的职业都与农业不沾边。朱迅是学机电的;另外两位学的分别是建筑和导弹。这样的三个“工科男”能将有机蔬菜种成什么样呢?

  科技后盾

  2013年9月19日,记者随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MBA/EMBA(BiMBA)学员考察团参观了诺亚农庄。在此之前,记者本以为有机蔬菜是不需要种植在大棚里的,甚至认为,那些露天自然生长的蔬菜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有机蔬菜。但朱迅的讲解,让我们茅塞顿开。

  “真正的有机种植,一定要在一个受控的环境里,因为要防病虫、防雨水(雨水中也会带有一些病菌)。”朱迅所强调的受控的环境,主要是指温度和湿度。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一个冬季棚。冬季棚的墙体都是用黄土垒起来的,其厚度达到了0.5米,因此也叫“土棚”。土棚最早出现在山东寿光。土墙的优点是白天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

  冬季棚的顶部使用的塑料薄膜,这样可以增加透光性。塑料薄膜的上面再覆盖一层厚棉被。白天用自动卷帘机把棉被卷起来,晚上再把棉被放下去。这样一来,冬季晴天在不加温的情况下,如果棚外是-15℃,棚内基本上能保持7℃~8℃。但是这样的温度仍无法满足青椒、茄子、西红柿等茄果类蔬菜的正常生长,所以还要采取加温措施。为此,诺亚农庄在每个冬季棚内增设了一排水空调,可以将棚内温度加到12℃~15℃。“如果不加到这个温度,潮湿的低温环境下蔬菜最容易生病,而且果实长得不丰满,形状怪异。水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先烧煤炭把水加热,水加热以后就会往棚内吹热风。水空调就是利用热风的流动来做到对整个大棚均匀加热的。这样的温控方式对蔬菜的生长特别有利。”

  棚内保持12℃~15℃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保障授粉的蜜蜂可以正常出来干活。如果低于这个温度,授粉蜜蜂就不出来了。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有机认证标准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激素或人工合成物。采用熊蜂自然授粉,是诺亚有机产品通过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美国有机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此之外,诺亚农庄还在菜畦土壤上盖地膜,在菜畦之间的沟里铺稻壳,以此来保温降湿。而为了不遮挡阳光,增加大棚的日照时间,诺亚农庄的大棚前后间隔长达10米,这样致使土地利用率只有30%。

  “中国的蔬菜不健康的原因就是因为种菜的设施太差了,设施太差就全得靠化肥和农药来维持。”面对北大国发院MBA/EMBA提出的产业标准化问题,朱迅说,“在欧洲,种菜的设施完全采用高科技,其温控系统非常发达,想要大棚维持多少温度就可以给到多少温度,想要多少光照就可以给到多少光照。”当然,诺亚农庄的设施目前还远达不到欧洲的标准,这也是中国有机农业在标准化方面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温控系统太重要了,比如夏天中午的时候温度特别高,如果没有及时做好温控,短短1个小时菜就可能减产50%。而冬季天气特别冷,一到早上太阳出来的时候就要及时拉开卷帘把棚内的湿气快速放掉,否则也会严重影响产量。传统卷帘的做法是靠绳子拉,每隔10米有一根绳子,当拉完一个大棚的时候,其实1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诺亚农庄配置的自动卷帘机大大节省了时间。”朱迅已深刻体会到种有机蔬菜的艰难,“冬季棚搭建的高度也有讲究,为了降低棚内的湿度,空间得大一些,以保证它对极冷、极热环境骤变的缓冲,这样蔬菜就不容易生病。另外也能保证通风效果。”

  为了让土地得到充分休养,实现科学轮作,诺亚农庄的大棚分为冬季棚和春秋棚。当夏季到来的时候,冬季棚的温度太高,不适合蔬菜生长,这个时候要进行高温闷棚,正好可以歇地3个月。同样,冬季的时候,春秋棚的温度又太低,也不适合蔬菜生长,也正好可以歇地几个月。

  天敌防治

  诺亚农庄要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蔬菜基地,有机蔬菜与无公害、绿色蔬菜有更高的认证标准。概括起来有四条:不能用转基因的种子;不能用化肥;不能用农药;不能用激素和人工合成物。“实际上,人体吸收的都是无机物质,化肥的危害主要是针对土壤。对人体危害最大的还是农药。农药它就是一种兴奋剂,虫子吃完以后好动,结果被活活累死。”朱迅强调,“有机蔬菜最为关键的一条就是不打农药。”

  “那蔬菜要是得了病虫害,怎么防治呢?”面对记者和国发院MBA/EMBA学员的争相发问,朱迅坦言,诺亚农庄除了在硬件设施方面采用科技元素控制温湿度从而减少蔬菜得病几率之外,主要的措施就是天敌防治。

  在诺亚农庄,有一个天敌昆虫实验室,这是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合作建立的,目的就是培养各类昆虫,然后用它们来消灭蔬菜上的害虫。例如瓢虫是专门吃蚜虫的,瓢虫又分为很多种类,像异色瓢虫、七星瓢虫、龟纹瓢虫等。此外像丽蚜小蜂、草蛉、蚜茧蜂等也全是吃蚜虫的;捕食螨是吃螨虫的。为了让这些益虫能生长繁衍,诺亚农庄还在大棚内单独再养一些麦蚜虫作为益虫的食物,但麦蚜虫本身是不吃茄果类蔬菜的。为了麦芽虫的生长,诺亚农庄又会在茄果类蔬菜棚里再种植一些芝麻等其他植物。这样一来,整个大棚就形成一个循环的生物链。

  诺亚农庄的天敌防治去年已在草莓大棚里大获成功。“整个草莓的种植期内,连生物农药都没有打过(根据国家有机认定标准,生物农药是可以用在有机种植过程中的),完全靠天敌控制草莓最容易得的白粉病病虫。”朱迅介绍,“其实很多同行种植草莓的时候,一般都会用硫黄熏蒸或农药熏蒸,熏蒸的原理是将硫磺或农药通过电加热变成小颗粒擦在草莓上,从而起到防病效果。”

  天敌防治一经试验成功便很快从草莓大棚扩展到西红柿大棚。今年夏天,诺亚农庄有两个西红柿大棚也完全是靠天敌防治,没有打任何农药,效果也非常好。现在,天敌防治的方法已经在诺亚农庄全面铺开。但是这种经济实惠的方法,也得花很大心思来做,毕竟培养昆虫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记者向天敌昆虫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昆虫吃害虫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吃掉,一种是通过卵寄生。比如丽蚜小蜂就是通过卵寄生来消灭害虫的。丽蚜小蜂产卵的时候直接寄生在害虫幼虫身上,吸收害虫幼虫身体里的营养供自身发育,等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变成黑色的幼虫,再过七八天以后就羽化成成虫。“如果不掌握这些专业知识,就很容易错过时机。”实验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棚与棚之间,我们还种植了其他作物,就是为了跟大棚蔬菜的花期错开,因为不同的花期会招引外界不同的天敌。”

  茬口与把师的管理学

  诺亚农庄实行会员制,采取送货上门的宅配模式。这种模式注定它的茬口安排是件非常复杂的事。诺亚农庄目前发展的会员大概1000名,每天每种蔬菜的需求量基本是固定的。比如,小油菜每天的需求量是200斤,乌塌菜是100斤,西红柿是400斤,茄子是300斤,……如何满足这些固定的需求量?尤其是西红柿,它的采摘受波谷、波峰期影响。波峰期一个棚一天能产1000斤,而会员只需要400斤,浪费很大;波谷期一天只能产50斤,又不能满足会员需求。怎么解决?朱迅告诉记者,这就需要把几个茬口拼起来才能凑足。朱迅的一番解释让在场准备投资有机农业的国发院EMBA校友和投资人皱紧了眉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诺亚农庄现在每年的西红柿要种六茬,茄子要种两茬。而小油菜长得快的时候,3天就一播种。慢的时候也得一周一播种。菜品越多,安排茬口就越难。这是一个很复杂也很讲究科学的流程。目前,诺亚农庄的菜品多达100多种,每年的茬口多达2000多个。朱迅感叹道:“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把师’是弄不明白的。”

  朱迅所说的“把师”在诺亚农庄很受尊重。它是对管理技师的尊称。“把师”的作用非同凡响,通过观察,他就能够看出蔬菜是不是缺水,得了什么病,怎么治,怎么打杈,怎么能让果实长得一样大,怎么能够做到均衡生产……比如一个1.8亩的茄子大棚,好的把师能使这个大棚产出1.5万斤茄子,差一点的把师就只能产出5000斤。“没有20年的种菜经验是做不到的。”

  除了种植蔬菜,诺亚农庄还养鸡、养猪、养羊。诺亚农庄的鸡和猪很有特色,是用黄粉虫喂养的,黄粉虫是动物蛋白,最大的特点是鸡和猪吃了以后特别好斗,鸡表现为互相咬嘴巴,猪表现为相互咬尾巴,就跟人吃了动物蛋白一样脾气暴躁。

  市场风险

  有机蔬菜的产量通常只能达到普通蔬菜的60%。冬天的产量会更少。跟普通蔬菜相比,有机蔬菜得病或者长虫的时候,不能打农药,当天敌防治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只能拔掉。一个棚一开始种了4000棵茄子,拔到最后可能就剩下3000棵。普通蔬菜在结果实的时候用一点速效化学肥,果实就很容易长大。有机蔬菜只能使用长效有机肥,生长过程很慢。另外,如果恰巧遇到蜜蜂比较懒,天冷不出来授粉的话,等到花期一过,这一茬蔬菜就会大受影响。这些都是让朱迅感到头疼的问题。

  当然最让朱迅头疼的还是销售难题。创业之初,朱迅并没有觉得销售会很难,因为在他看来,只要把产品做好,自然会有用户慕名而来。“北京2000多万人口,即便我们做到1%或者1‰也是很可观的,最坏的打算做到万分之一,也有2000多个会员。”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在与北京周边近千家农业产业园较量的情境下,朱迅仍然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结果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经过3年的运营,诺亚农庄目前只有1000多个会员。对于这个问题,他特别提请在场的国发院MBA/EMBA们支支招儿。

  物流配送也是横亘在诺亚农庄面前的一道坎。在北京的交通状况下,一辆小货车一天最多能送三四十户。均摊下来,配送一户菜的成本高达20元。

  “那为什么不走超市模式而非要坚持会员制的宅配模式呢?”面对北大国发院MBA/EMBA学员提出的质问,朱迅如此解答:“有机蔬菜在超市卖20多元一斤。超市从供货商手中进货的价格大概在6—7元一斤,供应商除去损耗和其他费用,实际到手的也就3元多一斤,所以供货商到农场收货的价格就只能是2元多一斤。而这个价格连人工成本都下不来!真正的有机蔬菜如果走超市模式,绝对是死路一条。而会员制的宅配模式有可能会成功。”

  放眼国际,美国的Whole Foods可供借鉴。Whole Foods于1980年成立,1992年就成功上市,现在拥有300多家店,年销售额达到120亿美元。未来在美国和加拿大门店总数会扩大到1000家。

  “我认为以后中国肯定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只是不知道谁是第一个Whole Foods。”的确,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需要时间,中国目前所处的现状相当于美国20年前,但早晚会发展到那一天。尽管现在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真正愿意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朱迅已将诺亚农庄在全中国真正做到了“本地产”、“有机”,而且四季都有茄果类蔬菜,还可自选菜品,对“成为全世界最好的有机农庄”仍有信心。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进京上访者被押回路上刺死截访者
  • 体育国足排名近10月最佳 恒大向左国字号向右
  • 娱乐王力宏新婚谢祝福 小10岁娇妻被疑有孕
  • 财经任志强答北京房价何时降:除非国务院搬走
  • 科技美建成失窃手机数据库:被盗后无法使用
  • 博客赵普:《爸爸去哪儿》不是亲子教科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0后毕业求职:要求不加班不打杂不喝酒
  • 吴玉慈:养儿防老到养儿爱老?
  • 永新人:银行受保护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 叶檀:3800万人中断社保没什么大不了
  • 齐格: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 尹中立:从三中全会看股市的重大机遇
  • 刘杉:比特币是伟大货币创新
  • 梁建章:全面放开生育对中国的好处
  • 刘远举:该不该支持张艺谋超生
  • 王小广:中国商业地产总量仍不足
  • 易鹏:GDP差距背后的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