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卡梅伦12月初访华 不讳言“商业外交”

2013年11月14日 10:14  中国经济时报 

  时隔三年,英国首相卡梅伦期待的第二次访华之旅即将成行。

  当地时间11日晚,卡梅伦在出席伦敦的社交晚宴时宣布,将于12月初带领一支由内阁大臣和商业代表团组成的庞大阵容访华。届时,卡梅伦一行将到访北京和上海。这将是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大国领导人。

  其实早在2010年,卡梅伦就已经到访过中国。但鉴于去年5月,中英关系便降至冰点,也使得卡梅伦当时希望第二次访华的愿景落空。进入2013年后,在中英双方的一系列努力下,双边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尤其是10月中旬,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与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接连访华,被视为中英关系正式“解冻”的标志。当时,就有英国媒体分析,英国政坛中最炙手可热的两位明星人物访华其实是在为卡梅伦第二次中国行铺路。

  尽管卡梅伦此次访华的具体时间尚未公布,但鉴于此次访华的重要性,财政大臣奥斯本既定的秋季预算声明将被推迟一天,至12月5日正式发布。

  定位“商业外交”

  在伦敦的社交晚宴上,卡梅伦在演讲伊始就直言不讳地指出,12月初的中国行是其公开的“商业外交”政策的一部分。在卡梅伦看来,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是对英国发展的最大威胁。而且,全球经济并不是零和游戏,因此,卡梅伦急欲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卡梅伦表示:“由于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已经对中国未来十年发展做出规划,随着中国犹如一颗巨星在世界上冉冉升起,我将携英国一众高级大臣,以及大大小小各领域的商业领袖,与中国建立一种互利共赢、能为英国人民带来切身利益的互惠关系。”

  卡梅伦随后补充道,此行将帮助英国企业深入中国“广泛且多样化”的市场,为中国对英投资迈上新台阶扫清障碍。而且,在卡梅伦看来,这是一种长远关系,对中英两国未来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并希望双方能在未来数十年中依旧保持积极向上的势头。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经贸处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中英双边贸易达到631亿美元,同比增长7.5%。而中英合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合作方式上,从绿地投资向参股和并购等方式扩展。合作领域上,从贸易、金融和电信等部门延伸到高端制造、基础设施、品牌网络和研发中心等。

  在10月中旬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与伦敦市长约翰逊访华之时,除了中英之间的签证将有所放宽之外,中英双方还在金融、基建等领域收获颇丰。比如,伦敦还获准加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计划,曼彻斯特空港城、英国泰晤士水务系统也找到了合适的中国入股者。

  迎接中国“投资大潮”

  在英国媒体眼中,中国这个昔日的“世界工厂”已把投资重心转向了伦敦,而且这股纷至沓来的投资潮对英国来说是“史无前例”的。此前,中国投资者入股伦敦基建设施还只是这波“投资大潮”的冰山一角。有分析人士预计,卡梅伦此行必将把中英双边投资带向又一个巅峰。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英国建造核反应堆的项目中拥有股份,金融城标志性建筑劳埃德大厦已经成为中国公司的囊中之物,英国出租车公司也被中国公司所拯救。伦敦发展促进署执行总裁尹高德(Gordon Innes)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伦敦是一个开放且透明的经济体,并不惧怕中国投资,相反从中受益颇多。

  伦敦发展促进署中国区副总裁成知鱼此前告诉本报记者,促进署作为伦敦市长办公室的海外推广机构,已经帮助诸多中国企业在伦敦找到合适的机会,也在不断引导来到伦敦投资的中国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本土化。

  除了在基建领域把中国“请进来”之外,伦敦的房地产市场也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新宠”。英国网络房地产代理商Rightmove的数据显示,10月,伦敦当地房价已上涨10%。其中,不乏中国投资者的身影。

  此外,随着签证手续的便捷化,也将进一步方便中国投资者走进英国。仅去年一年,英国政府共向中国发放21万张签证,包括中国游客与投资者在内的群体为英国经济贡献了约3亿英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末代港督干扰香港内部事务引发炮轰
  • 体育蔡振华将会晤里皮 皇马:恒大成亚洲最好
  • 娱乐汪峰8分钟告白:彷徨的不是我,是当代中国
  • 财经厦门2624套保障房疑被公务员囤积
  • 科技iPad mini 2拆解:大量胶水粘合(图)
  • 博客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六大新看点
  • 读书十大元帅关系:林彪与九大元帅交恶录
  • 教育上海交大发布中国大学排名 新浪教育盛典
  • 叶檀:李氏商业帝国大挪移
  • 徐斌:财经分析领域的疯牛病
  • 黄祖斌:穷养儿富养女可能是种流毒
  • 陶冬:欧洲降息为哪般
  • 刘远举:三中全会的集权与改革
  • 赵伟:中美大小企业环境反差令人忧
  • 陈永昌:三中全会开启国企改革新思路
  • 孙立坚:十二字解读三中全会报告
  • 郑风田:全会重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有哪些特别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