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估”有政治改革破题意蕴

2013年11月08日 13:19  《中关村》 微博

  "Third-party assessments" of political reform essay Implications

  强化“第三方评估”,是向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打造现代化政府、推进治理方式变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Strengthen the " third-party assessment ," is to democratize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mportant step is to build a modern government , to promote governance reform a major move.

  文 关 邨(北京)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民间投资政策落实情况时,听取“第三方评估”汇报。所谓“第三方评估”,系指“全国工商联”对近年来关乎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日前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谈到“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时,又提到“要创造条件,采取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加强监督”。

  “第三方评估”,兼听则明,容易接地气。避免了以往政府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窘境,摆脱了部门的利益羁绊,打破了“自拉自唱”的传统格局。最易收到不似“好声音”却是“真情况”,逆耳“不中听”却“很中用”的效果。这次“第三方评估”反映出的“注册一家公司要跑遍一座城”,避不开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问题,尽管是老生常谈,因由“第三方”提出,重锤响鼓,引发新政警觉,对症下药,多立“路标”少设“路障”,于是才赢得“松绑开路”堪称及时雨的强烈反响。

  “加强第三方评估”是政府改革的突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政府管理部门的深刻思考。“从全国改革层面看,要明确新的路线图,严格控制国企新增非主业投资,推进主辅分离,该让和能让的利益要让出来提供民企发展。”“从省级层面看,要抓住国家简政放权的机遇,争取各部委向省里下放一批部级审批权,同时积极由省向市县下放一批省级审批权,真放权、放实权,争取五年内下放削减行政审批事项30%以上。”民营经济部门有更切身的感悟,对“第三方评估”好评如潮。“从评估组织来说,有些组织是依附于政府的,他们不敢对政府施政效果进行真实评价,这就需要更独立的民间组织、商协会这样的第三方组织来评估并监督。”

  “第三方评估”是民主科学管理的助推器。当务之急,一是建立交流机制,即政府与社会、企业的交流,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进而决定削减哪些审批项目,而不是“关起门来”自家决定怎么简政放权。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各地的简政放权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考核,注重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接受各方监督,将进一步对某些“知名”条款和“点名”领域形成更强烈的改革压力。国务院这次提出“五定”即“定目标、定事项、定责任、定时间、定结果”,实际上是给“评估部门”提供了参照系,给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整改的目标。

  国务院听取“第三方评估”汇报具有示范推广意义。彰显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体现政府的创新施政理念。各地各部门都应该对重大民生工程、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引入“第三方评估”,并建立机制,形成制度。为此必须思想更加解放,“第三方”既可以是“官方”,亦可以是“准官方”,甚至是“民间”团体,用“第三只眼”看事情,往往有“旁观者清”的效果;也更体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民主精神。有时评家提出:“加强第三方评估”,首先要鼓励和允许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声;其次政府要制定评估标准和规则,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参考价值;三是可以引进一些国外先进的评估经验,强化评估独立性,完善评估的对政策效果的监督作用,真正打破“自拉自唱”的格局。

  读《中关村》刊发的《探秘长城所:从中关村走出的民间智库》报道,愚以为像“长城所”这样的知识群体,从事力所能及的“第三方评估”任务,更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强化“第三方评估”,是向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打造现代化政府、推进治理方式变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爆炸案告破嫌犯被抓
  • 体育策划-恒大冲亚洲之巅!天河谁当英雄
  • 娱乐传张学友移情女助理 住张妈豪宅逼走正宫
  • 财经专家:每年延迟退休数月对个人影响不大
  • 科技Twitter纽交所上市首日涨73%
  • 博客黄文炜:日本人下跪是一种怪异现象
  • 读书皇宫婚前性教育:谁是皇帝第一个女人
  • 教育教授强令女儿弃中文学金融 新浪教育盛典
  • 洪平凡:欧美央行的堂吉柯德精神
  • 马光远:作秀式调控是房地产紊乱之源
  • 陈永昌:中国养老面临五个独特问题
  • 徐斌:本周末决定中国未来十年命运
  • 端宏斌:一篇文章搞懂中国的房价
  • 张捷:美联储QE政策前景及影响分析
  • 刘杉:促改革将替代稳增长
  • 华生:土地制度改革六大认识误区
  • 水皮:李克强公开课究竟讲了些什么
  • 沈晓杰:孙杨是考驾照寻租链上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