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凡
近日,东海岛中科炼化项目红线内最后一户村民搬迁,为该项目开工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自2008年,湛江钢铁项目拿到“路条”开始,东海岛286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躁动着,相继迎来石化、造纸等一批重工业项目。
此后,东海岛就承载了农业大市湛江接受工业文明洗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腾飞梦想。
东海岛甚至一度被定位湛江大都市圈的中心工业新城。
然而,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聚集之下,东海岛,会不会成为环保噩梦?这是湛江自从推进东海岛开发以来,一直被要求回答的问题。
尽管湛江市领导多次在各种场合强调有信心保护好东海岛的生态环境。但记者走访发现,民间对此问题的担忧从未停止过。
此外,目前虽不能确知三大项目投产之后的运行情况,但最近,湛江方面悄然调整了东海岛战略——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及其配套产业,不作为城市进行建设开发。
这意味着,未来的东海岛,将成为功能相对单一的特大工业园区。
东海岛的“春天”
自2003年启动“工业立市”战略以来,湛江,这座落魄已久的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就将未来押宝在大项目上。而其热盼来的三大项目——钢铁、石化、造纸,全都落地在东海岛。
与湛江市区隔海相望的东海岛是广东第一大岛,也是中国南海除海南岛之外的第二大岛。这个近300平方公里的亚热带风绿岛不仅拥有美丽沙滩,更拥有建设优良大港的港池及岸线条件。
再加上处于我国南方与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及欧洲海陆的重要交通走廊,1978年冶金部开始在广东选址钢铁厂时,就将此地作为了主要备选地。1992年,广东省与宝钢集团双方开始合作开展前期工作,广东批准设立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支持湛江钢铁工程在东海岛落户。
这一年刚好是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宁凌研究生毕业。他近日向本报记者回忆称,当时广东海洋大学去学校招聘,说湛江马上要建大的钢铁项目,而他就是被这吸引,从武汉来到了祖国大陆最南端。
然而,钢铁项目迟迟没有着落。此后十多年里,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至2010年8月,东海岛跨海大桥通车前,东海岛与内陆相连的只有一条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只有两车道的沥青堵海大堤)等因素,东海岛岛民依然
以养虾、种蕉为主业。岛上也开发出了一些旅游地,但游客寥寥。
2006年,东海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6家,产值超过1亿元的只有两家。其传统三大专业型农业:对虾养殖、香蕉种植及无公害蔬菜,占全区GDP一半以上,但这些农产品均是作为初级农产品出售,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当地依然对钢铁项目落地充满期待。2006年,宝钢、韶钢、湛江市政府组建湛江钢铁基地筹建办公室;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宝钢联合第三次上报建设申请。
不幸的是,这一年,全国钢铁产能突破5亿吨,钢铁产能过剩已成为诸行业之首。申请又被打回来了。
在广东省壮士断腕般压缩了1000多万吨落后钢铁产能之后,2008年3月,湛江钢铁项目终于拿到了发改委的“路条”。东海岛临港重化工业的春天终于到来。
2010年5月,中国科威特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也落户东海岛。该项目设计炼油加工能力1500万吨每年和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每年。
为了整合产业链,东海岛还配套建起了石化产业园。产业园规划50万平方公里,首期面积30万平方公里,预计至2015年,园区内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030亿元人民币。
除了钢铁和石化项目之外,被湛江称为“三大产业航母”之一的造纸业也在2011年在东海岛落地生根。当年11月,占地1800亩、投资76亿元的广东冠豪高新特种纸项目开工,一期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全面投产。
今年年初,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纸业东海岛高端纸种项目,也将落户东海岛。
粗略计算下来,至2015年,仅上述项目投资加起来将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超过2012年湛江一年的GDP总量(1870.19亿)。
有这些项目在手,湛江市市长王中丙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高调宣称,到2016年湛江GDP总量就将超过4000亿,人均GDP将会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比广东省的要求提前了一年。
生态工业岛
记者在湛江走访发现,普通市民也为东海岛即将投产的大项目感到振奋,但许多人还是对这些项目可能带来的环保隐患表示担忧。
“钢铁、石化、造纸,这都是现在别的地方不想要的项目吧?”湛江一位出租车司机跟记者聊起东海岛时说。
众所周知,中科炼化项目一开始选址广州南沙,后来因为珠三角居民反对,不得不另行择地。
对此,湛江市的主政者在无数个场合表示,坚信经济崛起和碧水蓝天是可以和谐统一的,东海岛将不仅是一个现代工业岛,而且将是一个生态工业岛。
今年三月,王中丙在一次网民接访中更是系统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首先,这些产业业主是世界五百强,对化工、对钢铁有着十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我国对产业污染、环境评价的要求已经是越来越高,钢铁和石化这两个项目都通过了国家环评,不会因为环评标准低而带来污染。
王中丙强调,大工业、大发展未必会带来大污染。“我去过新加坡的工业园,也考察过美国休斯敦、荷兰的工业园,这三个地方的炼油能力都超过六千万吨,但恰恰也是生态优美的地方,做到了经济发展跟生态环境保护同步,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与人民生活幸福感同步。”
他强调,“钢铁、石化厂建成之前,我们都会跟网民一样,用12分精神,共同支持、监督项目业主,把环境工作做好,把治理工作做到家,以实际行动验证我今天说的这些话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然而,主政者的信心还不能完全打消人们的担心。
宁陵告诉记者,他也认为这些大项目的污染相对可控,“可是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就不好说了。”
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朱坚真则最担心环保监控在实际职能部门的执行中走样。
而这在湛江确实有过教训。
2012年,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督察组发现中石化湛江两家下属企业将没有经过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通过雨水系统排放。但湛江市环保局的实时监控数据却显示,近年来这两家企业的污染排放一直处于达标状态。
督察组发现,原来企业长期将取样的管子插在一个清水瓶中。
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局长周全在督察组反馈会上气愤地拍起桌子:“明目张胆!明明发现排污超标,却没人去检查,没人去督促,还老是要挟地方政府。说什么为了国计民生,老百姓也是国计民生。”
造城转向
这个主政者心目中的生态工业岛还曾承载了湛江造城之梦。
早在2007年,湛江市就通过了一个《湛江市东海岛分区规划》,提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及其下游产业,适度拓展旅游、物流及生活居住,逐步把东海岛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海岛特色的现代化港口工业新城。
2009年,钢铁项目进一步明确之后,湛江又对这个规划进行了修编,提出,东海岛不仅要成为重要的钢铁与石化产业基地,更要成为影响整个湛江城市功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撬动点”。
最重要的是,当时规划中,湛江的城市发展路径由“以广州湾(内湾)为中心的多个发展片区”变成了“以东海岛为重心的大湛江都市圈”。去年下发的《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地级市城区扩容提质五年行动计划》中,唯一一个承载湛江城市扩容提质的就是东海岛工业新城。
然而今年,湛江方面悄然改变造城路径,“海东新区”取代了东海岛工业新城。
市委书记刘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觉得现阶段东海岛还是主要发展临港重工业,简单配套一些商务设施,而不适宜作为城市去建设。”
据了解,钢铁和石化项目的生活区目前都已经被规划在了海东新区的核心区域里。也就是说,未来,东海岛上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将每日穿梭于跨海大桥之上。
此外,湛江还把海岛旅游产业的重心落到了更小一点儿的南三岛。
如此看来,未来的东海岛之上,生态农业、海滨旅游、房地产都将逐渐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