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和他的沙漠生态经济

2013年11月04日 13:57  新浪财经 微博

  一簇簇顽强的绿色,从道路两边沿着绵延起伏的黄色沙丘,向沙漠腹地一寸寸延伸。产生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的治沙经验,以其创造的奇迹,推动中国率先进入“人逼沙退”国家行列。

  这是多年来中国政府支持的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行动之一。联合国环境署曾经推断,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而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占全国国土面积逾70%的西部地区,荒漠化率是全国的56%。当古丝绸之路在这片大漠黄沙下吟唱着中华民族往昔的荣耀时,库布其萌生的片片新绿正构建着这个古老文明连接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现代通途。

  在中国,仍有近4亿人口生活在那些面临干涸的土地上。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以来,能够首次在环境与发展方面因中国特色的创新举措写入联合国大会决议并进行推广,决定了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25年来坚持沙漠生态经济事业的中国意义。

  10月12日,全国政协常委王文彪从非洲返回位于北京的亿利资源集团总部时,多了一块奖牌,这也是他为新中国64岁华诞带回的一份特殊礼物。

  国庆前夕,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召开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他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亿利资源集团绿化库布其沙漠近6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球荒漠化面积的1/7000。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执行秘书长吕克?尼亚卡贾将奖牌颁发至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手中。

  “我更想把这块奖牌献给我的祖国,这个古老的国度有个年轻的中国梦,那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宁可不要金山银山,也要建设一个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这就是我们治沙人的中国梦。”

  回国后,王文彪还没有来得及查阅相关资料,国内媒体就已经将获奖的消息传播开来了。事实上,现代资讯传播如此之快,早在他获奖的第二天,远在美国参加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就在发言中引用了库布其实现环境和发展双赢的案例。

  是的,新中国64周年华诞前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在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3000多名与会代表参加的纳米比亚大会期间,库布其治沙案例被选定为大会官方宣传片循环播放,赢得热烈反响。短短3分钟的片长,凝聚的却是亿利资源集团与生存、发展在库布其中的“沙漠之子”们25年坚韧不拔地探索与实践。

  从内蒙古高原走出的“沙漠之子”

  库布其并不遥远。在距北京直线距离仅800公里的黄河大“几”字顶部,横亘着1.86万平方公里的黄沙,湮没了当年草丰水美的敕勒川。如此广袤,又如此年轻,她是十几万库布其人的家园。

  在亿利资源集团与沙漠争夺了25年之后,这片不毛之地长出了一大片生命的绿洲。松鼠、野兔等小动物回来了,连绝迹1000多年的仙鹤也重新回来了,雨水自然也随之而来——今年前7个月,库布其沙漠已经下了17场雨。散居在大漠深处的人们迁移到城镇集中居住,搞起了种植、旅游,生活也富裕了。而亿利人在沙漠里种甘草、沙柳,开发的沙产业也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真正做起来要比想象艰辛不止百倍。25年前的库布其,没有道路、没有植被、没有通讯、没有文化、没有医疗,一碗饭能吃出半碗沙。“如果有人问我,你的家乡是什么味道?或许就是沙尘的土味。”

  王文彪土生土长在这里,骨子里还有家乡的朴素味道。亿利资源集团的前身是这座沙漠里的一个小盐厂,18平方公里的盐海子,不仅有盐,还有丰富的芒硝、天然碱等化工资源,开采工艺简单。沙漠之外供不应求的资源,在这里却堆积如山,仿佛困在了史蒂文森笔下的金银岛。

  为了把产品运出去,60多公里的直线距离,他们却要绕行330多公里,车辆一般时速不到10公里。每年由此付出的运输成本达1700多万元,利润和生命都消耗在走出去的路上。好不容易靠地方政府和银行支持建成了一条穿沙公路,没想到晚上一阵狂风,整条路全被沙子埋了,护路的成本比修路还要高。

  要生存,必须先治沙。这是王文彪最初迫不得已的结论,也是他回顾25年来亿利资源集团壮大发展的决胜之路??沙漠绿色生态经济战略。

  “我心里明白,或许我们这代人可以选择逃离,但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父老乡亲赖以生存的家乡怎么办?我们只能奋起治沙,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最初,工人们从沙漠中找来死去的沙柳枝条,编成草方格,然后固定在道路两侧,这种方式叫打网格,成本高,效果也不好。从小生活在沙漠边缘的王文彪发现甘草在沙漠里活得很好,这个发现成了突破口,他们在穿沙公路的两侧种植了近20万亩的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生态林。几年后,在库布其沙漠之上形成了一道长65公里、宽8至10公里的绿色长廊。不但护住了路,路边的甘草还为企业带来了几百万元的收益。

  有人开玩笑说,亿利资源集团做的这件事,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做不成。因为一个树种的实验周期就要七八年,根本不符合企业的发展周期。王文彪说,好在他开始干的时候只有28岁。这位从库布其走出的“沙漠之子”,一干就是25年,亿利也形成了“坚持、坚毅、坚韧”的企业精神。

  可喜的是,王文彪并不孤单。亿利资源集团的治沙事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场由政府支持的绿色行动在库布其开展起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等地方政府出台“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的政策,广泛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投资、百姓市场化参与的独特模式。昔日的盐场成为这次绿色行动的主力之一。

  从那时开始,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又先后建起了4条公路,路两侧种植了200多万亩以甘草、沙柳、杨树为主的经济生态林,连成了“三北”防护林中的重要一环。随着一条条穿沙公路在沙漠中纵横交错,当初的小盐场也成长为亿利资源集团,在沙漠里打造了一条绿色产业链,被国际社会誉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奇迹”。

  写入联合国决议的库布其实践经验

  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中,有近6000平方公里是亿利资源集团绿化的,建成近300公里的沙漠生态绿色屏障。首都北京街头“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沙尘景象不复出现——因为有了库布其行动,因为有了七星湖绿洲。

  25年来,亿利资源集团累计投入30亿元用于治沙,这对谁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更何况前路漫漫,防治荒漠化之路远没到尽头,王文彪能持续填补这个“无底洞”吗?

  可持续,正是“库布其经验”最珍贵之处??亿利资源集团全体创始股东捐赠30%股份的永续分红收益,设立了“亿利公益基金会”,用于治沙绿化、环境改善等公益事业。联合国专家这样总结“库布其经验”:通过产业化的方式,采取市场化的导向,来应对并且防治荒漠化,找到了“治沙、生态、经济、民生”的平衡点,是一种“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相结合的“可持续公益商业治沙模式”。

  专家们认为,“库布其经验”的核心,是利用荒漠化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通过大规模的荒漠化防治,培育和带动荒漠化地区的沙产业发展;再通过沙产业的发展,反哺和促进荒漠化地区规模化防治,最终实现荒漠化地区人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提出了沙产业的概念,核心是通过高效利用太阳能,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出更大的生物量。正是这一大胆、前瞻的设想,让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展开了生动的实践。

  他们利用沙漠干旱植物的技术优势,打造“中国西北干旱地区”集园林绿化、生态修复、盐碱化治理、石漠化与荒漠化治理于一体的高端品牌,并已经输出到北京延庆,河北怀来、赤城等地。

  他们利用丰富的沙旱生植物资源,如甘草、锁阳、苁蓉等,建立育苗基地、药材基地、加工基地,形成种植、加工、市场和工贸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

  他们利用沙子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研发生产技术领先的生态环保防火保温一体化墙体材料、纳米色釉等高附加值产品,发展沙漠生态材料应用产业。

  在沙漠再生能源方面,他们依托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建设了规模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引进国外蓖麻种植新技术,发展高端生物能源;利用沙柳三年平茬的生长规律,创新研发了沙柳气化生产碳基复合肥和沙柳饲料等技术,最终促进治沙、富民、产业互动发展。

  “总结起来,无论产业重点怎么调整,沙漠生态经济是我们万变不离其宗的发展战略,‘厚道、共赢’始终是我们奉行的核心价值观。25年的实践证明,这一战略越走越清晰,越走越有后劲,越来越凸显它的张力。”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3年入门、5年入道、20年入定,谈到做百年老店,很多企业都很振奋。但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世界的经济周期已经变得越来越短,哪一项常规产业能做一百年?王文彪认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有这样的前景,沙漠可以提供广阔的空间。“只要你能坚持下来,沙漠事业可以做几百年。”

  2008年,王文彪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让他的治沙之梦站上了更高平台。他在企业“厚道、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中加入了三个字——领导力。

  2012年6月,联合国“里约+20”峰会上,库布其沙漠生态文明被列为峰会重要成果向世界推广,使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土地荒漠化零增长的目标。

  “作为全国政协常委,能够推动库布其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赢得世界声誉,也是我的荣誉。”王文彪说,对国际社会而言,可能很少有人会记住他的名字,人们记住的更多是中国,是中国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从200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坚持举办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成为联合国在全球唯一致力于世界沙漠环境改善和沙漠经济发展的国际论坛,至今年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日前闭幕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上,195个缔约方通过决议:将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作为实现防治荒漠化公约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和手段。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高度评价说:“中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战略,防治土地退化、恢复已退化土地,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监控机制,并鼓励私营部门投资沙漠产业,希望中国继续在防治荒漠化领域为世界作出表率,发挥榜样作用。”

  很多人认为沙漠是地球的癌症,望沙生畏。库布其的经验充分说明,沙漠其实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投资自然资本,能创造可观的商业价值。正因如此,“库布其模式”更显得弥足珍贵。作为联合国主管防治荒漠化的官员,吕克—尼亚卡贾希望借助“库布其模式”,推动全球防治荒漠化工作。

  库布其沙梦连通世界

  今天,新一代的沙漠人有了和祖先完全不同的生活。

  沙漠绿洲七星湖周边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在蒙语中有着“歌的故乡”这样美丽的含义。亿利资源集团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生态移民建设,让生活在这里的牧民唱起了一首新歌。

  牧民乌尼尔,一个在库布其沙漠生活了40多年的“生态难民”说,他搬到牧民新村后,一种身份变成了五种身份——用自己的“荒沙废地”入股企业,每年分红,他是股东;种树、种草、种药材,每月六七千元收入,他是工人;在企业为自己建的半亩大棚中种植蔬菜,他是农民;在企业为自己建的标准化棚圈中养牛养羊,他是牧民;闲暇为日益增多的大漠游客牵马、拉骆驼,他是导游。

  道图嘎查36户居民几乎家家如此。王文彪这个名字,代表的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与他,与亿利资源集团合作的,形成产业、生态联合体的十几万牧民、千百家企业。他们并肩挽手,在“三北”生态建设中以规模化的优势,抵御住狂沙肆虐,让水土驻足。

  25年的存量加上当前增量,库布其绿化面积已经呈几何级增长。亿利计划在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在目前近6000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0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全国2020年沙漠土地整治规划总面积的1/13。按照这一进度,2025年左右,中国则有望成为全球第一个治理好一个大型沙漠的国家。这不仅会大大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边疆稳定,也将为国家拓展可利用国土空间找到一条极具操作性的途径。

  继联合国肯定之后,很多国家,特别是非洲、中东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国家代表主动找到王文彪,希望能够开展防沙治沙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合作的治沙项目将催生第二条“坦赞铁路”开通;加纳环境与科技部部长博尼斯—阿迪库—赫鲁表示:“我将在回国后告诉政府,我们可以去中国库布其亲眼看看,库布其是我们学习商业治沙的典范。”

  当古丝绸之路在沙漠下吟唱着中华民族昔日的荣耀,库布其萌生的片片新绿正构建这古老文明连接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现代通途。据透露,联合国计划明年把防治荒漠化科技大会定在库布其举办。沙漠内外,世界的梦想相连。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西警察枪杀孕妇案:家属拒绝赔偿方案
  • 体育国锦赛-丁俊晖10-9绝杀 夺三连冠 视频
  • 娱乐张艺谋小女儿首曝光 再婚超生成悬念
  • 财经人民日报谈地方债风险:政府“家底”较厚
  • 科技即刻搜索消失中:产品跳转关停
  • 博客翟华:看《纽约时报》解读“喜大普奔”
  • 读书风流乾隆为何对那拉氏皇后恨之入骨
  • 教育"武大版"世界一流大学排行 新浪教育盛典
  • 水皮:地产调控抓住了牛鼻子
  • JohnRoss:中国投资效率是美国的两倍
  • 苏鑫:房企将进入直接融资时代
  • 连平:10月份宏观数据预测
  • 姚树洁:长安汽车挺进欧美10年太久
  • 于晓华:转基因农产品能够增产吗
  • 张庭宾:土地流转信托会是财富陷阱吗
  • 何志成:美国医保改革与啥叫社会公平
  • 李罗力: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 徐斌:官员下海潮是经改成功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