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关系遭遇不适之症

2013年10月02日 16:45  商务部网站 

  文章来源:驻喀麦隆经商参处 2013-10-01 21:55 文章类型:编译 内容分类:调研

  《青年非洲》杂志9月27日发表涉华评论文章,现编译如下:

  在中国大举开发非洲国家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同时,非洲国家却没有从中获得实质利益,加蓬、尼日尔、乍得等国已怨声载道,正试图平衡这种交易,而不惧引发摩擦。

  山雨欲来风满楼:2012年12月,中国人丢掉了加蓬奥班戈油田(Obangue)的开采权;2013年4月,尼日尔东南部迪法油田(Diffa)周边的失业者发起了针对中国人的示威行动;8月,在乍得,中国人根据当地政府的命令被迫关闭了一处“有严重污染问题”的油田。今年3月,尼日利亚央行行长萨纽斯·拉米多(Sanusi Lamido)在《金融时报》上发表专栏文章,辛辣地宣称:“中国与我们的浪漫爱情已经结束……中国一方面攫取我们的原材料,另一方面向我们出售其工业制成品,这实质上是殖民主义。”

  20年前,当中国发现自己变成了石油纯进口国且必须从非洲获得供应之时,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这三家国有企业在非洲大陆得到了“张开双臂式的”欢迎。矿业领域也是如此。2000至2010年期间,中非贸易总额从100亿美元(约合75亿欧元)增长到了1300亿美元(约合970亿欧元)。在安哥拉、刚果金、加蓬、尼日利亚等地,中国人带去了一个简明的信号:“我们给你们借钱,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只要我们能开采你们的地下资源。”

  老政府被欺骗了吗?

  时至今日,在尼亚美和利伯维尔,当地新政府都有一种感觉,觉得前任政府在签署第一份合约之时遭到了欺骗。

  2008年,尼日尔前总统马马杜·坦贾(Mamadou Tandja)为谋求连任,急需用钱去收买政治势力。此时,中石油同意向尼提供贷款,帮其开发迪法附近的一处油田,并在选民大量集中的津德尔建设一家炼油厂。这一融资举动造成了三个严重问题。首先,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一份审计报告显示,中石油开出的发票高出了好几亿美元。其次,坦贾从中国人那里贷款的条件不佳:采用市场利率、还款期。再次,坦贾要求其合作伙伴悄悄拨给他3亿美元的报酬,这笔钱从未出现在国家财政的账目上。如今,现任总统马哈马杜?伊素福(Mahamadou Issoufou)知道他对3亿美元的“报酬”已无计可施,但至少他已将贷款的利率下调至1%,还款期从10年延长到了25年。

  另一个更惊人的案例发生在加蓬:现任总统小邦戈(Ali Bongo Ondimba)已决定从中国人手中收回日产量8500桶的奥班戈油田。具体来说,是收回中石化旗下阿达克斯石油公司持有的开采许可证,转而将其授予加蓬石油公司,加蓬一家新成立的国企。加蓬石油部长埃帝安·恩古布(Etienne NGOUBOU)控诉道:“阿达克斯管理不善,有腐败行为……出口了大量石油,却不向政府缴税。”此举引发了中国人的愤怒,阿达克斯石油公司已将该案送交国际商会仲裁院,并对美国Alex Stewart International审计公司提出诉讼,认为这家公司是上述一切的罪魁祸首。

  加蓬的资源民族主义之所以激怒中国,同时也是因为在贝林加铁矿(Belinga)问题上,两国的较量也在上演。2008年,加蓬前总统老邦戈(小邦戈的父亲)将该铁矿出让给一家工程建筑公司——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而小邦戈对出让条件的不满已是众人皆知的事实。小邦戈会不会取缔与中方的合约,转而与力拓等国际大型企业合作?这一切将取决于“奥班戈战役”的战果。

  中国人的模式:使非洲“去工业化”

  如何与中国相抗衡?加纳和尼日利亚或许找到了应对的招数。

  在阿克拉,加纳政府不仅驱逐了150多名中国非法淘金人员,还要求石油领域的中方合作伙伴为加纳后代人设立一个“遗产基金”。

  在阿布贾,尼日利亚政府三年前开始实施“(非洲)大陆本地化政策”,其实质是规定与石油天然气产业相关的经营活动必须由尼日利亚独资公司来开展,且必须使用当地劳动力。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断言:“迄今为止,中国的经贸政策旨在使我们‘去工业化’和‘不充分发展’,我们必须终止这些帝国主义式的模式。”

  中国人是否很快会撤离非洲?

  《龙与鸵鸟》一书的作者、塞内加尔人阿达马·盖耶(Adama Gaye)的回答是否定的:“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人无可匹敌,而且他们的融资实力也是西方人所不具备的。”

  活跃在西部非洲的一名欧洲商人弗兰克·提米斯(Frank Timis)也认为,“非洲矿业领域的未来属于中国公司,我了解他们有能力将高科技转化为低价值产品”。

  在赞比亚,迈克尔·萨塔(Michael Sata)2011年竞选总统期间曾许诺排斥中国人参与铜矿开发,可是一旦上任,他的语调就变得缓和了,并逐渐开始与中国人谈判。

  今年3月,就在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怒而撰文的一个星期之后,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俊称:“在非洲,我们的公司应当遵守当地法律,以谋取长远利益来取代短视行为。”显然,尼方发出的信号已顺利传递到了中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部分景区降价缺乏诚意:张家界节后才降
  • 体育中超-张琳芃郜林武磊本土球员身价前3
  • 娱乐吴尊承认已婚生女 岳父是苏丹王弟按摩师
  • 财经北京CBD房价:80平要不吃不喝工作40年
  • 科技3家大股东施压董事会要求比尔-盖茨辞职
  • 博客睡姿与性格的微妙关系(图)
  • 读书新中国成立这天蒋介石在做什么
  • 教育武汉高校社团奇葩禁恋令 吓退大一新生
  • John:城镇化意味大政府支出刚开始
  • 杨东辉:美政府关门事件回放与剖析
  • 姚树洁:英国廉租房与中国地产泡沫
  • 杨易君:中国有多少5A景区名副其实
  • 王红英:美国政府关门对经济影响分析
  • 等黑天鹅:呼吁改变中国股市休市制度
  • 朱恒鹏:国企要民营化 但不是俄式的
  • 管清友:四季度经济形势市场特点判断
  • 孔浩:遗产税房产税动了谁的奶酪
  • 梅新育:自贸区是经济不是政治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