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专家张文魁:重思资产负债表

2013年05月27日 14:35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企业界一个值得深究的现象是,过去几年工业领域的资本报酬率其实并没有明显的上升,甚至呈现下降的态势;但是,为什么投资规模却日益膨胀?这实际上指向了另外一个问题,中国企业的经营导向到底是什么?

  研究一些中国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快可以发现,2003年以来是企业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的时期,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增长都很迅速,负债也大幅度攀升,国企尤其如此。资产负债表的急剧膨胀,一方面来自资金投入的连年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来自资产价格的重估。在真实利率为负的情况下,相当于住户部门在对企业部门进行补贴,鼓励企业热衷于资金投入。而资产价格的重估,部分是因为营业收入高速增长使得资产估值可以更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土地等不动产和矿产资源的价格重估——这后面更是大有文章。

  譬如说,随着城市化推进,土地自然升值,企业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要坐在那里晒太阳就可以增加财富,并以此获得抵押贷款从而产生现金流;而土地所有权性质的改变和土地用途的变更,包括那些普遍存在的打擦边球式的用途变更,估值上升的空间又何止10倍。一亩产业用地是多少钱?但以产业用地名义获得土地,实际搞商业开发甚至住宅开发,这又值多少钱?从农民那里征用集体土地是多少钱,而到企业手里又值多少钱?这些都大大推动了资产价格重估和企业资产的膨胀。此外,矿产资源的配置和估值更是存在巨大的灰色空间,政府配置不像政府配置,市场配置不像市场配置,初次配置估值不明不白,二次三次配置估值节节攀升,并且从金融部门获得后续资金投入也十分容易,资产负债表哪能不膨胀?资产价格重估和资金投入增加相互推动,谁能够把这种游戏不断循环做下去,谁就会是赢家。

  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后,在现金流能勉强维持的情况下,不但财富效应显现,企业也可以借此扩大经营规模,不少企业的确就这样做大了。但是想想这样做的代价吧,一些很有手段玩那种资产价格重估和资金投入增加游戏的企业,其实是在借政府之手和管制性的金融体系,来强迫住户部门补贴自己,并不断增加与政府部门和金融体系的谈判筹码。

  许许多多的企业,只想着要把资产做大,继而把经营流量做大,利润并不重要,因为即使没有利润也有财富,也有谈判筹码,也能不断扩大自身的“安全冗余”。因为,现在的政府收入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企业经营流量的基础之上,政府也越来越在这种游戏中无法自拔,结束游戏意味着财政收入的危机;而金融部门也不敢中断这场游戏,因为企业资产的泡沫绝大部分是由金融杠杆搅拌而成的,资产估值的崩溃意味着金融体系的崩溃。最终,为使击鼓传花的鼓点不断敲下去,政府需要竭力维持甚至增强对资源的控制,哪怕采取饱受非议的各种调控手段;而金融体系则会倒逼央行更多的投放货币,终使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也急速膨胀。

  现在,整体经济形势下行,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资产价格重估出现反复,维持现金流成为挑战,这些都倒逼着企业界改变思维方式,将心思从做大资产负债表转向做强利润表。政府也需作出反思,不应过多过深地干预或受制于企业的规模,因为以政府有限的财力,根本保障不了那些充满泡沫的企业的“安全”,一旦这些企业在过度扩张中崩盘,牵连的将是很大的一张地方生态网。

  在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很难对资产价格的中长期走向作出清晰判断。但是,当下的中国企业们,反思过去一味求大的那张资产负债表,应该是时候了。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不代表其所在单位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共首次拥有正式党内“立法法”
  • 体育法网-李娜开门红 郑洁过关 纳达尔逆转
  • 娱乐网曝33岁陈冠希求婚成功 将娶小10岁新欢
  • 财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今年淡出改革重点
  • 科技雷军和小米的三年:曾做好死一回准备
  • 博客爆料人:埃及神庙涂鸦事件说明(图)
  • 读书常委家属枕上弄权:后院(全)
  • 教育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陷阱:花高价干苦力
  • 育儿河南56岁教师多年性侵10余名小学女生
  • 黄鸣:中国为何没能诞生乔布斯
  • 罗天昊:产业协同 长三角更胜珠三角
  • 冉学东:中投公司的尴尬
  • 张五常:30年前我为何推断中国改制
  • 章玉贵:全球变局中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 沈建光:告别传统刺激政策
  • 刘步尘:联想正在变成一个可笑的公司
  • 张茉楠:安倍经济学本质是泡沫经济学
  • 西向东:中国社保收入应该一刀切封顶
  • 陈虎:该不该庆幸中国经济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