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丽娜·朱莉的选择

2013年05月22日 02: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静雯

   37岁的好莱坞影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 14日投书《纽约时报》,发表《我的医疗选择》(My Medical Choice)。医师在她体内检查出BRCA1基因突变,这项基因缺陷使她罹患乳癌几率高达87%,罹患卵巢癌几率高达五成。为了预防罹患乳癌,她已听从医师建议,今年2月初开刀割除双乳,4月底完成乳房重建。这则新闻引发关于预防医学的激烈讨论,朱莉割除双乳是防患于未然,还是矫枉过正?基因医学的进步,到底带给人们更多治疗的选择,抑或让人们陷入杯弓蛇影的恐慌?

   据统计,欧美国家,一般族群里,200人中约有一人带有BRCA1或BRCA2基因之突变,而在具有家族性或早发性乳癌之族群中,BRCA1或BRCA2基因之突变发生率更高达三成至五成。女性如具有BRCA1基因之突变,有八成在70岁前会罹患乳癌,六成三在70岁前会罹患卵巢癌。

   这样的数字看起来确实吓人,许多有家族病史者,纷纷打探要到哪儿做基因检测、花费多少。朱莉文章刊登后,竟意外推升了专门提供BRCA基因分析检测的麦利亚德基因科技公司(Myriad Genetics)股价。

   美华防癌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 Asian Initiatives)研究发现,华裔妇女移民来美后,乳癌发病率明显增加,而第二代移民妇女的乳癌发病率几乎与美国妇女相去不远。一个族群的基因,不太可能在短短数年间“突变”,为什么来美后,华裔妇女乳癌发病率变得这么快?外在因素恐怕更甚于基因,包括饮食习惯、工作及生活形态,等等。

   有数据显示,若一个人有癌症基因,并不因为你把某个器官切除掉,就不会得癌症——把乳房或卵巢切除,癌细胞仍可转移变异,导致其它器官癌变。

   有位女同事一边看新闻一边哀嚎——亲属罹患各种癌症的实在不少,照朱莉医生的建议,她的乳房、淋巴、卵巢、子宫、脑、大肠通通都得割掉——“那我还要不要活啊?!”

   这让我想起英国医师伊莉萨白·布莱恩(Elizabeth Bryan)写的《死亡教我的歌:一个癌症家族的故事》(Singing the Life: The Story of a Family in the Shadow of Cancer),作者是儿科医生,同时也是遗传学家、癌症患者的家属。她家族中至少有5个人死于癌症:小妹中年死于卵巢癌,不久大妹发现自己得了乳癌,她的父亲也未能逃过癌症的纠缠。鉴于家人的癌症病史与遗传基因BRCA1的突变有关,作者毅然切除了子宫、卵巢和乳房。没想到,2005年6月,她还是被发现得了胰脏癌。

   不少医师认为,癌症基因就像是身体里的种子,种子能否发芽有很多因素。只要远离坏习惯,少为种子浇水施肥,发病的机会自然减低。

   话说回来,我确实佩服朱莉的勇气,身为性感偶像,身体是她最大的本钱。她能坦荡荡昭告天下自己的医疗选择,直面切除乳房并重建的事实,这本身就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对于许多认为乳房切除便丧失女性特征的乳癌患者来说,朱莉此举无疑给她们极大鼓舞。

   正如《纽约时报》开宗明义写的,这是朱莉自己想要的医疗选择,旁人无权置喙。如果一个人“对疾病的恐惧”大于“切除的勇气”,那么切除后可以让心灵获得平安稳定的力量。单是免除压力这一点,对于防癌就功不可没了。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驻朝鲜使馆确认朝鲜释放中国船员
  • 体育3红牌+点球 9人国安1-3亚冠出局 视频
  • 娱乐阿娇与韩国男友分手 交往10个月聚少离多
  • 财经传房产税试点扩至杭州南京 放弃存量征税
  • 科技电商“中庸者”当当网边缘化之困
  • 博客季羡林之子:北大没资格分享父亲遗产
  • 读书公车车祸引出的贪腐大案:中堂
  • 教育大学生发表正反可读的百字情诗走红(图)
  • 育儿女幼师膝顶男童下体幼儿园称其系临时工
  • 钮文新:做空中国第三轮开始酝酿?
  • 陈杰:中国城市住房两极分化严重
  • 沈建光:M2激增的风险在于资产泡沫
  • 赵伟:人民币逆势升值的逻辑
  • 陈虎:消灭农民是城镇化危机还是生机
  • 徐斌:期望2015年中国经济凤凰涅槃
  • 叶檀:从鱼米之乡到毒米之乡
  • 冉学东:高盛给中国的金融业上了一课
  • 水皮:黄金的下跌之路才刚刚开始
  • 杨涛:面对热钱我们应该警惕什么